昨天,嘉兴数十名学生花19万元通过中介运作到武大读书。两年间在该学校读书、住宿,到最后却发现是个骗局”一事,引起各方关注。
现在,不争的情况是,嘉兴数十个家庭要讨回19万元艰辛不说,数十个孩子确实白白浪费了两年的青春。大桥的凌某是这场惊天骗局的设计者,然而,其他方面也曾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已退40万“介绍费”
教育部门介入调查
直至今日,事件的关键人物——凌某还是未现身,打电话也难联系到。
“我们都在找他,电话不接,人也找不到。找到的话,又有什么用呢?”这几天,一直在沉默中的家长魏明勇(化名)终于找到记者。与其他一些找记者反映情况的家长相比,他显得比较低调,只是一直在观望。
魏明勇认为,凌某是这个骗局最核心的人物。但在某种程度上,嘉兴一些老师所起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嘉兴这些孩子被运作到武汉去读书,这其中涉及各方面的人物,家长、学校老师、凌某、武汉方面。
魏明勇告诉记者,嘉兴的孩子最后能到武汉读书,很多帮忙介绍的班主任或老师得到了5万元的“介绍费”。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嘉兴涉及的学校不少,南湖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宁等,基本上都是民办学校。其中,位于中环路边的一所学校人数最多,多达8人。
昨天上午,记者找到这所学校的一位男老师。看得出来,花19万元读武大的事被家长确定为骗局后,这位男老师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目前,这所学校把学生介绍给凌某拿5万元“介绍费”的所有老师,已经将总共40万元的费用退还给了8位家长。
“当然压力很大,原本是一件觉得不错的事情,现在却弄成这样,即使学生的家长不来找,也觉得不好意思。”男老师说,“早发现情况的3名学生,已经找到凌某拿回了钱,那个时候他还有钱。”
据这位男老师介绍,他于2013年通过别的学校的老师认识凌某,得知有这么个“天方夜谭”的事,就到各方面调查核实,后来发现凌某曾经的老师也说是真的,才开始将凌某介绍给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慢慢地,凌某这个“神通广大”的人物在一定范围内变得很有名。
“连北大、清华的学籍都能搞到,扬言只要花得起钱。”一位曾经接触过凌某的人告诉记者。据了解,经开区一所中学的一位老师被指很早与凌某接触,早在2012年就已经开始运作学生读武汉大学一事。
凌某骗局的外衣被逐渐撕开后,这位老师面临巨大的压力。他不停地催促凌某将钱还给家长,然而很困难。后来,他干脆辞了职。“多的话我不想说,但我敢保证,我现在没有拿到一分介绍费。”
但是,也有一部分家长至今没有拿回一分钱。有的情况比较特殊,转了几个中间人,最后钱到底是凌某全部收入囊中还是怎么样,家长也不知道。至少,凌某不开口,钱的去向就成了谜。
现在,由于凌某的态度很强硬,很多家长一方面内疚,一方面愤怒,但一方面又无奈。很多人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警方等方面。
据相关渠道的消息,这几天嘉兴警方已经前往武汉调查。
那么,嘉兴这数十个孩子到底在武汉大学里面读的是什么学校呢?辗转各方关系,记者联系上了一位姓彭的老师。对彭老师的采访很简单,他匆匆挂断了电话。
按照彭老师的说法,他从事的实际上就是网教,即网络教育,只要基本条件达到,谁都可以报名读书,在一定程度上和成人教育差不多。要学习3年,只要交钱在嘉兴也能学习。与武汉大学没有任何关系,只是租里面的房子,而且都是条件很不好的地方。
“我们没有叫凌某收取中介费,这事跟我们无关。我现在忙,先挂了。”谈到敏感问题,彭老师就挂了电话。
从多名嘉兴家长与上述老师的接触来看,他们早就知道凌某在帮他们招生时,大肆收取巨额“办事费”,但这种情况却一直存在。记者找到一位2012年被运作去“读武汉大学”的嘉兴学生。然而奇怪的是,他以“不熟悉所以不愿意说”的借口推掉了采访。
而一位家长的朋友向记者透露,2013年时,凌某声称早已经成功运作很多学生。为了证明这事的真实性,凌某给了其中一名学生的电话。但是面对三番五次相约咨询,这名所谓的学生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终究没露面。
那么,武汉大学方面又是怎么说的呢?记者联系上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说明意图后,工作人员给了一位吴姓老师的手机号码,打过去一直不接,短信没有回复。记者又通过武汉大学的官方微信发送采访要求,也一直没有得到回应。
昨天,记者从嘉兴市教育局了解到,接下来,该局将对此事展开调查。(南湖晚报)
事件回顾:
嘉兴:一周最多上两节课,连个学籍都没有,花19万元读武大,美梦醒来是骗局
12年可能他运作了几个成了,13年嘛,就不要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