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余一
黄明明和他的明势资本是最典型的vc3.0范本之一。
前段时间新浪科技所起底过的idg资本,代表的是中国vc1.0时代。红杉资本中国、经纬中国时期,大量美元基金进入中国,打造了vc2.0时代。而现在,1.0和2.0时代的投资机构发生了裂变,投资人纷纷出走自立门户,又造就了一个新的vc3.0时期。
除了裂变外,成功创业者和金融人士联合创办的新基金,也是vc3.0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势力。
明势资本就在这一新阵营中。黄明明是连续创业者转型投资,而明势资本的另一位合伙人,曾颖哲曾服务于博世中国和高盛集团伦敦办公室,具有投行金融经验。
黄明明说,相比纯金融从业背景的vc而言,明势的优势在于是真的更懂创业者。他连续四次创业,一个企业能遇到的问题都经历过,所以无论企业遇到什么困难或者质疑,他都能理解,而且坚定地站在创业者这边。
关于这种对创业者的“懂”,明势资本一直在找一个合适的词去形容。一开始他们常常被描述为“企业合伙人式的投资”,可这种表述很容易会被人理解为深度甚至过度参与。黄明明本人并不想被定义成这种风格。他反复地对新浪科技表示,投资人如果深度参与企业管理,肯定是企业出问题了,没有成功的先例。“从创业者中来,到创业者中去”,才是更为合适的表达。
另一个差异性的问题,存在于vc3.0和老牌基金之间,这是明势资本更为迫切需要弄清楚的事情。“去跟经纬、红杉、idg竞争好项目、拼a轮,明势资本有什么优势,弹度比别人小,明星比别人小。能够体现我们价值的地方就是比别人要看的更早一点。”
他说,明势资本宁可错过热门,也要想透了再投。
从2014年7月成立到现在,明势基本保持每月仅投1-2个新项目的节奏,每年新投资项目都没有超过20个,而且大部分都集中在汽车交通、企业服务和硬件三个方向。
作为一个早期偏天使的投资机构,明势资本走了一条专业化和集中化的道路,将中后期的一些投资战略前移,和以往大家所熟知的早期投资“广撒网”的投资方法形成了区别。而采取这种策略的新基金在vc3.0浪潮中并不少见。
由于大部分vc3.0都仅有2-3年的历史,都还在探索途中,还很难去做一个定论和判断。但是目前的趋势来看,其实有点像近几年电商出现的平台电商和垂直电商的分化。就像黄明明所说的,小公司和创业公司,要和大公司竞争,想要成功就是专注,集中全部力量把一点做到极致才会有机会。明势资本也是创业小公司。
虽然之前黄明明个人天使投资的汽车之家、游戏谷和赤子城等都得到了四十到百倍不等的回报。但是个人天使和机构投资还是存在很大不同,对于明势资本而言,挑战和未来都还在路上,可能五年之后才能有一个阶段性的定调。
投资行业分布
不喜欢成天混论坛的创业者
“宁可投资一流的团队去做二流的项目,也不愿意投资二流的团队做一流的项目”,这句话黄明明公开说了很多次,也是明势资本的最重要投资准则之一。
会有这样的感悟,和黄明明个人天使投资的第一个项目,也是最成功的项目—汽车之家有着很大关系。汽车门户并不是一个一流的创业切入口,黄明明坦言投资的时候,并没有想到汽车之家能做到50亿美元的规模,他觉得十亿人民币都是超乎想象了,但是事实证明,一流的团队才是做成一流企业最关键的因素。
2006年投资汽车之家后,黄明明和李想、秦致都保持了非常密切的关系,他们也都是明势资本的lp(出资人)。在李想离开汽车之家,二次创业智能电动车项目“车和家”的时候,明势资本成为了“车和家”唯一的天使投资人。2016年5月,车和家宣布获得7.8亿元a轮融资。
对于李想和他的“车和家”项目,黄明明也有自己的苦恼。“车和家都获得巨额融资了,但是李想还是不敢去做pr宣传,我直接跟他说哥们咱们这样不行,国内有国内的玩法,认真做产品当然很重要,但是pr宣传还是要做”。
“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明势资本投资的项目中,比较吃亏。”黄明明虽然口中说着苦恼,但是也透露出几分骄傲。“我投资的时候,不喜欢挑在外面太能忽悠的人,而是认真埋头做事。可以出来做宣传,但是要有非常明确的目的,例如公司要获取流量或者要准备融资,才去做这些事情。其他的时间,他是不会愿意成天混论坛活动的”。
黄明明有过四段创业经历,第一段是2000年,他在芝加哥商学院读书期间,选择休学回国创办了一家b2b网站-盟达中华网。在失败后的五年时间里,黄明明重回学校读书,并留在硅谷工作。直到2005年,才再度回国和蔡文胜一起创办了265导航。265导航卖给谷歌之后,又连续创办了杂志平台zcom和酷盘,并且在zcom期间,收购了网际快车。
在创业的时候,黄明明在同事眼中就是一个专注于产品的人,于是投资时也自然而言被这类创业者吸引。
除了不太喜欢这类不太珍惜自己时间的创业者外,他坦言自己也害怕八面玲珑的那种创业者,“优秀的创业者往往都有固执的一面,有的时候能气死投资人,但是很多时候这是优势。反而是那种让人无比舒服,处处顺着投资人的创业者需要警惕,这类人往往不会是很好的企业领头羊。”
虽然早期投资是一个比较看运气,很难对企业大成与否很难做预测的阶段。成功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失败却总是殊途同归。
黄明明觉得如果创业者开始各种参加高大上的聚会、论坛和演讲的时候,或者公司还没有做到一定规模就开始盲目扩张,发展各种品类,尝试各种商业模式时,其实是一种危险的信号。而那种一开始就说自己要搭建大平台大生态,但是对于怎么做却不太清楚的创业者,他更是避而远之。
而创业者可能成功的品质里,他觉得最重要的是坚持和把事情做到极致的欲望和渴望,做成一个企业,过程中有太多的困难和痛苦了。
投资轮次分布
从创业到投资最重要的是克制
从创业者转型为投资人,在最近几年已经成为风潮,早期有沈南鹏和徐小平,而近期最有名的转型者恐怕要算是去哪儿前ceo庄辰超和他的斑马资本。
由成功创业者创办的风投,较比单纯的风投机构,在理解企业和创业者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也容易转化成束缚。黄明明就坦言自己为了这个交了不少“学费”。
转型者的先驱徐小平曾说,投资机构要帮忙不添乱。黄明明非常赞同这句话。
“创过业的人,尤其是有过成功创业经验的人。在转型的时候,非常困难的部分就在于,要和自己管理企业时的掌控欲做斗争,你不能认为自己比创业者更懂,总想着指导他,甚至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去。当投资人成为主驾驶,这个企业就是出大问题了,而且之前从来没有过成功先例”。
他觉得帮忙做宣传、帮忙找团队、帮忙牵线下一轮投资的能力,固然是投资机构的实力体现。他曾经也帮小牛电动找来过李一男和比亚迪、奇瑞的成员,也帮“车和家”牵线过投资人,但是他并不觉得这些对投资机构而言是最重要的事情。
“如果创业者找人、找钱和做宣传都依赖风投,公司也很难做成。”这是黄明明的看法。
关于自己的定位,黄明明说,他不希望做指导者,而是陪伴者,“当你是从创业者中来的时候,你会比其他人更能理解创业者的难处,很多决策很多路都是自己孤独地走,没法和家人、董事会甚至是联合创始人商量,我希望做的是那个在创业者最孤独的时候,还能感觉到的那个伙伴,哪怕只是陪他抽抽烟都行”。
好的公司一定是靠创业者做起来的,对于这点黄明明深信不疑。
但是早期投资注定是一个不断面对失败的过程。怎么面对失败,也是创业者转型投资人必须过的一道坎。
黄明明说他的失败观是如果真的投错了公司,押错了赛道,就认赌服输,不去乱搞,也不会去帮他做管理或者决定。“从ceo过渡到投资人,最重要的是学会克制,不要把投资的作用放大了”。
项目名称
投资时间
行业
业务
金额
参与轮次
角色
目前状态
农分期
2015.7
金融
农资借贷
近千万元
天使轮
联合投资
天使轮
炒饭
2015.7
金融
股票
3000万元
天使轮
联合投资
天使轮
星客多快剪
2015.11
本地生活
快剪品牌
数百万美元、3千万人民币
天使轮、a轮
联合投资、跟投
a轮
火球网
2014.9
金融
互联网金融
数百万美元
a轮
跟投
b轮
约拍
2014.8
本地生活
摄影师对接服务
300万人民币
天使轮
联合投资
天使轮
雪球财经
2010.6
金融
股票
数百万人民币
天使轮
联合投资
c轮
互联网金融和o2o为什么是大坑?
这种克制也体现在明势资本的投资战略上,在同类型的投资机构中,明势资本的项目数量相对偏少。这是一种有意识地选择,黄明明觉得必须想透了再投。
“有价值的商业模式,不外乎两点,一是提升了行业和做事情的整体效率,二是在用户端真实地产生了价值,提供了更好的产品或者服务”。
基于这两点去做投资决策,黄明明说,避开了o2o和互联网金融两个大坑,既是运气又是必然。
他给新浪科技解释了整个判断的逻辑。“从提升用户价值的角度来看,美甲美发等上门服务的水平肯定是比不上到店服务的,能提供的仅仅是上门价值,价值提升的效果有限。从效率的角度而言,到店服务一天可以服务二三十人,但是上门可能一天只能服务四五个人,效率下降了五倍,价值仅仅提升了一点点。效率降低和价值提升之间的差距,一定是有人来买单的。现在的普遍做法是vc买单”。
滴滴虽然也被归到o2o的大类中,但是滴滴做到了提升整个打车行业的效率,并且提供了出租车以外的其他产品价值,所以在vc补贴下降和停止的时候,滴滴虽然有所下滑,但是并没有出现其他o2o项目一样的断崖式下跌。
在明势资本2015年的年会上,黄明明跟自己的被投企业和年轻投资人说,在中国的特定环境下,有的时候需要疯狂打广告、疯狂补贴的打法,但是依旧需要坚守坚守商业的核心本质。一个企业能真正做到效率提升或者价值提升,一定是一家优秀的公司,如果这个市场碰巧很大,就很有可能成就一家伟大的公司。
而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屡屡传出p2p企业跑路,到今年互联网金融政策收紧。他觉得两点论同样可以解释。
“美国讲金融科技创新其实讲的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算法。金融最重要的两个部分一个是信用,一个是风控。原来风控的过程费时费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能把风控的效率提高,从而提高整个金融行业效率。”
而中国却并非如此,黄明明说他觉得很可怕的一件事情是,很多p2p金融的创业者甚至连风控的概念都没有,很多都是把线下的小贷公司的垃圾贷包装上互联网的概念拿出去卖,这个太危险了。不是说bat的技术人员出来做了一个平台就是创新,实际上依旧没有提高效率和增加价值。
在过去两年,因为对互联网金融和o2o的回避,让明势资本也遭遇了lp的质疑。黄明明的态度是,的确可能错过一些大热门,但是没看透,宁可不碰。固执对创业者而言,有的时候也是很必要的。
不过要做到完全回避也是件不太可能的事情,明势资本还是投资了三家金融机构和三家o2o企业,分别是农分期、炒饭、火球网和快快鱼、约拍、pp租车。约拍是其中投资最早的,也是唯一一个目前还未进入下一轮投资的项目。
项目名称
投资时间
行业
业务
地点
参与轮次
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