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天天吃这个,全身血液变成了蓝紫色!多器官衰竭!高温天一定不能这么吃


我们都知道血液的颜色是鲜红的,但前几天,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收治了一位患者,他的血液竟然是紫色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刚被送到医院时,刘爹爹不仅舌头是蓝紫色,甚至连血液都变成蓝紫色。医生介绍,刚接诊时,刘爹爹还出现多器官衰竭的症状。医生分析,这和最近这段时间的高温天气有着直接的联系。
吴文娟
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重症监护室主任
  多器官衰竭的情况下,我们就考虑先做血液净化,血液倒出来以后,在阳光下一看,就是紫蓝色的,我们考虑到是食物中毒。
  在和家属沟通后,医生了解到,刘爹爹已经六十多岁了,平时一个人住,非常节约。
每天的剩菜剩饭没吃完的就留到第二天再吃,舍不得倒掉。
吴文娟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重症监护室主任
  一个人生活,做一顿饭可以吃几天。
  由于刘爹爹平时的饭菜大多以蔬菜为主,夏季高温时期,蔬菜非常容易分解产生亚硝酸盐,导致食物中毒。
吴文娟
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重症监护室主任
  植物中的氨基酸在细菌的作用下,可以分解为亚硝酸盐。夏季温度高,湿度大很容易细菌繁殖。细菌越多,产生的亚硝酸盐就越多。
  对此,医生给刘爹爹持续进行血液净化、抗感染和器官保护等治疗。目前,他已经恢复神志,器官损坏的情况也得到了明显好转,脱离了生命危险。
医生提醒市民,夏季高温食物难以保存。目前医院收治的患者中,有不少都是食用了腐败变质的食物后,导致身体出现意外。因此,夏季饮食一定要确保卫生,尽量现做现吃,不要长时间保存。
吴文娟
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重症监护室主任
  做食物过程中尽量防止细菌污染。隔夜菜不是不能吃,但隔夜菜在夏季尽量不要吃。
新闻加点料
  就在7月23日,海南省的李女士爆料,从22日中午起,他们一家8口人中,有6口人都发生呕吐、腹泻和发高烧症状,医院经对病人进行了解,怀疑是菜放久了变质所致。
去年9月,据《扬子晚报》报道,56岁戴师傅和他80岁母亲、57岁妻子,相继被查出肠癌和胃癌。戴师傅一家平时生活比较拮据,据他邻居说,他家经常吃霉变的食物,食物有点烂了从来不舍得扔掉,将坏的部分切掉后又会接着吃,他家还经常吃隔夜的剩菜。
收治他们的医生推测,丈夫、妻子以及老母亲都相继患上消化道癌症,应该与家庭长期的饮食习惯有关。“长期食用隔夜菜、霉变的食物容易摄入过多的亚硝酸盐,容易诱发消化道癌症。”
亚硝酸盐的有毒和致癌性  亚硝酸盐只要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使用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长期大量食用含亚硝酸盐的食物有致癌的隐患。因为亚硝酸盐在自然界和胃肠道的酸性环境中可以转化为亚硝胺。长期食用会引起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肠癌等。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少食用腌制及储存期较长的食物,有效避免亚硝酸盐中毒。蔬菜尽量应该当顿吃完、当天吃完,尤其是在夏季,因为蔬菜过夜营养价值就下降了,而且容易导致亚硝酸盐增加。虽然荤菜亚硝酸盐含量不高,变化也不大,但应注意冷藏保存,防止腐败变质。

正常人食用隔夜菜的量并不会太大,从中摄取的亚硝酸盐更少。福建省质监局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食品检验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曾对出锅后装在保鲜盒里冷藏的青菜、红烧肉、红烧鱼、米饭分别进行了保存时间为半小时、4小时、9小时、24小时的检测。结果发现,这些饭菜所含的亚硝酸盐均小于1毫克/千克。常温下保存了4小时的肉,亚硝酸盐含量也低于1毫克/千克。国家对亚硝酸盐含量的限量规定为:蔬菜为4毫克/千克,鲜肉为3毫克/千克,大米为3毫克/千克。“正常人食用蔬菜的话,即使是隔夜菜,每天亚硝酸盐摄入量也非常少,要达到中毒的量,除非是较大量吃。”罗荣城教授说。
好可怕啊
吃隔夜菜的人多的是,但这种情况真是闻所未闻
上辈人哪个不吃隔夜菜?现在吃了隔夜菜怎么就这个样子了呢?
据潇湘晨报上月报导,报社请北京一有资质的实验室作隔夜菜亚硝盐酸的检测,结果并无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