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咱老百姓钱袋子鼓了,这些记者纷纷来邳寻找致富秘诀!

说起邳州,你想到了啥?
大蒜、银杏、板材、鲜花......
如今的邳州
把一张张具有邳州特色的名片
打造成为一个又一个富民产业
老百姓们钱袋子鼓了
也吸引不少游客、商人纷纷前来“淘金”
最近,又有一波媒体记者闻风而动
专程来邳寻找产业致富的秘诀~
日前,由徐州市委农工办与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聚焦富民城乡行”集中采访活动启动,首站走进邳州,宣传推广我市农业产业富民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媒体记者们都走访了哪些地方?
如何评价这些富民产业?
小编带您一起来看看~
立足农业产业富民,八路镇以花卉园区建设为载体,以特色产业为支柱,拉长产业链条,着力打造集生产、销售、物流配送、休闲旅游等相关富民产业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产业园,目前,园区内已建成8.5万平方米盆栽花智能日光温室、5000平方米的花卉超市,花卉品种繁多,受到了参观人员的称赞。
闫 峰
人民网记者
还是蛮震撼的,没想到在苏北这么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搞得这么好,规模做的这么大。
李 刚
新华日报记者
不光是围绕花卉种植方面,花卉的文化也做了出来,并且跟旅游相结合在一起,让百姓在花卉中不仅能看到美,而且能够找到享受生活的方式方法,我觉得这种做法是比较好的,值得其他地方借鉴。
大蒜和银杏是我市两张响亮的名片。围绕食品深加工,我市不断加大科研投入,着力开发纯天然营养保健食品,如今,用大蒜和银杏研制出来的食品和保健品不计其数,大蒜贸易之路也越走越宽。
马 志 亚
扬子晚报记者
这两年我们的大蒜产业不再局限于粗浅的加工,不再是简单产品迎接市场的挑战,而是将大蒜产业进行一份深加工及高附加值的发展思路。我想这应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也是以后大蒜产业要想实现更好,更快以及更健康发展一个必经之路。不管是从生态旅游的角度,还是从产业富民的角度,铁富镇的银杏产业,应该说是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形成了自己的规模和知名度。
我觉得这种差异化的产业结构对于强村富民,对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它是有一定的助推作用的,起码避免了这种千村一面,大家都是同一种模式竞争的存在,这种可以互相补充的产业,实际上它潜在的竞争还是比较小的,大家可以协同去发展。
一定尽力把邳州的经验,邳州的做法介绍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能够从这中间获得一定的方式方法,把我们全省的富民工作做好。
据介绍,“聚焦富民城乡行”活动从七月份开始将一直持续到十月底,每周举办一次,深入徐州各城乡,挖掘产业富民亮点,活动内容将会在省市等媒体刊发。
说起农业富民
其实咱邳州确实有好多法宝
欲知详情
明天小编为你一一介绍
编辑:王思琪 文:李索雅 图:夏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