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是冬至,天气越来越冷,年味也越来越浓,大部分九江市民就开始准备春节的菜肴了,灌香肠、熏腊肉自然是一些家庭主妇必备项目。昨日,浔阳晚报记者走访市区几个农贸市场,看见加工香肠腊肉的生意火爆,有的加工点一天要加工五六百斤。
在新一菜场附近一家商户晾晒的香肠和腊肉。
市民:没有香肠腊肉不像“年”
在新一菜场,浔阳晚报记者发现不少猪肉摊位前已挂起了“加工香肠腊肉”的招牌。不少市民在肉摊前排队挑选制作香肠、腊肉的材料。摊主正娴熟地将和好作料的猪肉放进机器中,一串串香肠很快成形。一位摊主告诉浔阳晚报记者,忙的时候,一整天都在切肉、理肠衣、和调料。
“一般用前胛肉做香肠的比较多。”菜场一家猪肉摊老板告诉浔阳晚报记者,前胛肥肉多点,灌出来的香肠“嫩”。后腿瘦肉多,灌出来的香肠“老”,口感也不太好。因此,相对来说,选用前胛肉做香肠的比较多。“一天能灌五六百斤,加工价格三块至三块五不等。”
“每年这个时候,我家就开始做香肠、腊肉,这是过年的必备菜。”家住附近的李大妈乐呵呵地说,今年她准备香肠腊肉各做几十斤,到时候让在外地工作的孩子也带点去。“没有腊肉和香肠,哪像过年嘛!”李大妈笑着说。
现场:腊肉挂电线杆上很危险
香肠腊肉加工火爆的同时,不少市民在室外晒香肠腊肉也容易产生安全隐患。浔阳晚报记者在塔岭北路看到,三米多高线缆上挂满了香肠和腊肉,风一吹,线缆也跟着晃起来。同时,从这些腊味制品上不时有油滴下来,弄得地上油渍斑斑,行人纷纷绕道。不时有行人因躲避不及被油滴到身上,但因为找不到腊味制品的主人,只得悻悻离去。
家住附近的黄先生告诉浔阳晚报记者,因为老城区的房子光线不是很好,每年冬至前后,总有居民把腊味制品挂到电线上晾晒,其他人看到了也纷纷效仿。这些居民一般晚上会把腊味制品收回去,早上又重新晾出来。他表示,在电线上晾晒腊味制品容易引发火灾。而这一片都是老房子,房屋间距小,一旦起火,后果将不堪设想。
余先生家住南湖路附近,家门口有一排饭店,最近饭店老板们天天各种各样的腊货货晒在门外。细心的余先生发现,这些腊货都晒在人行道上,“不仅影响行人通行,还经常会滴油在路上,有时还有苍蝇在咸货上飞,太影响市容。”
建议:应在小区内开设专门的晾晒点
浔阳晚报记者从电力部门了解到,老城区存在这种安全隐患已不是一天两天了,居民不仅在电线上晒衣物,还有晒腊鱼、腊肉的,一旦超过负荷,电线就容易断裂、短路,遇可燃物就易酿成火灾。此外,由于长期风吹日晒,包裹在电线外的一层绝缘皮也易脱落,导致金属线裸露,这样晾晒衣服很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对于如何解决晒香肠腊肉这一“顽疾”,市民唐女士认为,晾晒行为不能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和居住环境。对于一些晾晒蔬菜、香肠、腊肉和被子、衣服等行为应区别对待。对于乱晾晒食物的行为,小区物业应该进行引导,劝说居民不要在室外随意晾晒,因为晾晒这些东西不是居民生活必需,而且也不是很卫生,对环境影响很大。“如果物业能够牵头为居民在小区内的空地选择合适的场所规划专门的晾晒场,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有了专门的晾晒场,业主自然不会在小区的公共区域晒香肠腊肉了。
(浔阳晚报记者 余超/文 徐田刚/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