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庙会系列


一、避村土地庙会
湖城西南原来有南埠乡,下辖一个村庄叫避村,村名很别致,相传宋室南渡时,康王赵构曾避难于此,因此叫避村。村中有一土地庙,虽是近年来新造的,但屋前屋后两棵被劈掉一半的大榉树特别有型,似乎见证着避村的历史与变迁。2014年10月18日,农历9月25日,造访避村,恰逢该村土地庙会,甚是热闹。虽说是小小的土地庙,供奉的恰是汉萧明王,据村民说就是西汉丞相萧何。至于边门上的王大人分庙就不知道是何许人也。庙中供桌上供奉了包括水果、面条面点,米粉团子等各色贡品。边上供奉的香塔,写的条幅很有意思:读书聪明榜上题名,出门安全驾驶顺利。中间还有一班穿着类似道袍的男子,又是拉琴,又是敲鼓,又是念念有词,仪式搞得很有点意思。仪式结束后就是聚餐,按要求中午是全素的,晚上就上大餐了。在村民的热情邀请下我们也欣然坐下来美美地吃了一餐。

又是一个绝好的专题,记录下乡土社会人文遗存。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二、荻港三官庙会
2015年3月8日,去荻港鱼庄参加朋友女儿的婚礼,于是早点去顺道在荻港村里转转,转到三官庙,正好遇到三官庙新年开庙,有很多老太太聚集在一起,做着简单的仪式,每个人手里都捧着叠得整整齐齐的纸做的祭物。也不知道代表着什么。看到我拍大家,老太太们都笑起来了,好几位主动摆着样子给我拍,很是热情,在水乡老头上茶馆,老太上念佛堂,这基本是常态,与其说是信仰,不如说是每逢初一十五的聚会。因此乡村的小庙也算是公共设施,公共的活动场所了,是很多老太太的乐园,很多时间都惦记着,板着手指算着聚会的日子呢,从她们灿烂的笑容就可见一斑了。
三官大帝是历史悠久的汉族民间宗教信仰之一,属于早期道教(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信仰)尊奉的三位天神。一说是尧舜禹,指天官、地官和水官。中国上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礼仪。三官大帝的信仰渊源于中国古代汉族先民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在原始社会,天、地、水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要条件,没有它们,人类无法生存生活,因此人们常怀敬畏之心,虔诚地顶礼膜拜。但是荻港三官庙是不是供奉这个就不得而知了。乡村的信仰往往是复合,都是佛道儒民间合一。

后林的渔船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