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一棚纸影戏


在潮州各地,每逢乡里“闹热”时,都会至少演一台木偶戏,潮州人俗称“纸影”。演戏是用来娱神,同时,据说演纸影戏可以用来挡煞,以祈求平安吉祥,所以,潮州人爱演纸影戏;爱看纸影戏;而我,则要写纸影戏。
其实,在娱乐方式还相对单一的岁月,每次有纸影戏表演,戏台前总是会坐满着观众,大家坐在红椅条上,认真地看着台上任人操纵的木偶,听着那熟悉的曲调旋律,神往于一个个戏曲传奇。以前的纸影戏还是有人工配唱的,各种乐器在空间很小的戏台上鸣锣响鼓,转轴拨弦,可惜现在,剩下的只是一个刺耳的音响,在敷衍着没有观众的台前……
该图由李楷瀚兄提供
一年中总要盼望这个日子,盼了好久,正月终于来了,过了正月十五,心情就愈发兴奋,几乎每天都要跑去掀起日历,细数着日期,和邻居的几个小伙伴每天都要一起缠着“老叔公”,问他还要过多久才“做纸影”,问了好多次,叔公总说:“快了,快了。”怀着兴奋的心情等到了正月廿二上午,祠堂外、小巷里,到处挂起了红彤彤的灯笼和插满了五彩的标旗,,纸影戏班来了。几个小伙伴高兴地跑到祠堂前,坐在石墩上,用手抬着下巴,认真看着纸影艺人把戏台搭起来,搭好支架,挂起幕布,把箱子里的一个个木偶拿出来,我们则在台下等着好戏的开场。
午后,几个小伙伴匆匆地吃完午饭后就马上跑到祠堂里,把一张张我们从几天前就擦干净的“红椅条”搬到戏台前,叔公喊了一句:“弟伙,勿搬太多,待下地个欲来收?”于是我们就有所收敛,不过祠堂里几十张红椅条还是被我们搬个精光。
老人们把神明请进了祠堂,随着鞭炮响起,戏台上锣鼓声闹,粉墨登场,我们坐在红椅条上,认真地看着艺人手中操纵的纸影,有时会淘气地站在椅条上然后伸手去摸纸影,但老人很快就会来阻止我们这样做,怕的是挡住“老爷看戏”。
不过毕竟是小孩,深奥的剧情、婉转的曲调似乎对我们没什么吸引力,新鲜感没了,小伙伴们就把所有的红椅条摆成一张大大的“床”,大家开心地躺在上面,童真地看着天空,天是那么蓝,是啊,童年是那么蓝,无忧无虑,……有一个小伙伴从家里带来一副扑克和一些零食,大家往嘴里倒了一些“跳跳糖”,喝了一口用玻璃瓶装的“简易汽水”后就打起了扑克,再也没有目光投向那个大家期盼许久的戏台,台上的艺人失去我们这些忠实观众,显得有些疲惫,不再顾心自己手中的纸影,却关注起我们手中的扑克,反倒在台上议论起我们的牌……
当然,戏台下往往就是充满美食的场所,这里是卖各种零食的小贩聚集的地方。五毛钱买一支“甘草杨桃”;糖画艺人飞快地挥动自己手中的勺子,和着煮糖时发出来的香味,一个个美丽的图案就出生了;还有那五毛钱的棉花糖、一毛钱的棒棒糖……跟爷爷要上一两块钱,就可以在戏台下吃得满足。
倒也不知道何时便萌发了想跑到纸影台上玩的念头,但艺人们大多是不同意的,怕我们弄坏了纸影。说了很多好话,磨破嘴皮,他们终于答应了,几个小伙伴兴奋地爬到台上,新鲜地打量着台上的世界,对于我们来说,台上永远是个神秘而有趣的地方,我们渴望到上面玩玩。艺人拿来一个纸影给我们玩,不过这样玩一会儿是不够的,记得后来我回家后还自己制作了一个纸影,爷爷帮我做了一套小桌椅,拿来爷爷的收音机,放起潮剧,在家里装模作样地模仿着台上的表演。
每年纸影戏都要在我们乡里演上三天,第一天晚上,母亲总会来到祠堂前喊我回家:“别看了,回家睡觉,明晚再来。”第二天晚上母亲如是说。
到了第三天晚上,我心中总有些难过,祠堂外的灯笼、彩旗渐渐被大人们摘下,红椅条也被渐渐地搬进了祠堂里,而且被整整齐齐地摆放好;供桌上的香炉里只剩下稀少的几根细香,纸影台上只有一个艺人在应付着最后的表演,其余的艺人都在幕后收拾行李,叔公从祠堂内请出“戏神太子爷”,并把这尊可爱的神明归还给戏班,以示演纸影戏的圆满结束。这时母亲依旧在那个地方喊了一句:“回家了,明年再来。”这时,我会有一种失落,这是我对童年的又一次告别!我惆怅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踏着铺满地的鞭炮纸屑,用手划过祠堂那面苍老的墙,留下一道浅钱的痕迹,巷子里静静的,静静的,听到的只是艺人在拆卸戏台时发出的刺耳声音……
纸影戏的戏神
许多年后的正月廿二,我带着如当年期盼看纸影的心情来到祠堂前,耳边响起的依旧是那个熟悉的旋律-----“众仙下山来,鲜花遍地开。一声钟鼓响,引动众仙来……”又是一次粉墨登场。戏台前摆放着两张冷情的红椅条,走进祠堂里,一排排红椅条整齐地摆放在一旁的角落里,上面铺着一层厚厚的灰尘。几个小孩在我们当年坐过的石墩上正高兴地玩着手机,“你们怎么不去搬红椅条看纸影戏呢?”“噢,那没啥好看的。”一个小孩残酷地回答……
我伫立良久,任凭台上的旋律和眼前的情景又一次把我带回童年,而在这些小孩身上,我再也找不到当年我们曾经的影子,他们不懂我们对一次纸影戏的翘首以待,不懂我们在祠堂门外、纸影台前、红椅条上收获的童年,此刻我得到的更多是如同看到当年纸影戏班在拆台时,心中的那一份失落……
来源:潮州春城楼
作者:吴泽煌

现在的皮影戏传承不行了。我们要保护好,莫让它消失了。

纸影戏、投影戏是小时候最喜欢看的,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甚少有人关注了。

现在基本没有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