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低菜粕,进口菜饼

种类菜籽粕适合动物猪马牛羊,水产等
主要成分蛋白外观粉状或颗粒
产品包装50公斤包装保质期1年


2、菜籽粕和双低菜粕(canola meal)
双低菜粕的颜色比暗褐色的菜籽更黄些。黄色品种起源于brassica campsetris,而暗色类型起源于b.napus。表7所示为双低菜粕(canola)和菜籽粕中β-硫代葡糖苷的含量和变异。
用于浸提制油的菜籽品种和浸提工艺方法都会影响菜籽粕的质量。调质的温度区间是100-105摄氏度15-20分钟。这种调质工艺破坏了黑芥子酶(葡糖硫苷酶),该酶能将β-硫代葡糖苷转化为致甲状腺肿因子和辣味化合物;口恶唑烷酮-2-硫酮和异硫氰酸盐。在菜籽粕生产中常发生的过高工艺温度则会降低必需氨基酸的消化率。
就营养成分而言,双低菜粕和菜籽粕的蛋白和能量较大豆粕稍低。其能量价值低的原因除了高纤维含量之外,还归因于戊聚糖聚合体的存在,该物质是一种消化率很低的非淀粉多糖。高纤维和较低能值的结合限制了双低菜粕和菜籽粕在高浓度肉鸡日粮中的应用。在矿物质方面,菜籽粕和双低菜粕的钙、磷含量较大豆粕高,但将近65%的磷是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且不能利用。双低菜粕和菜籽粕还含有较高的硫(约1.1%,对比豆粕中的0.4%)。高硫可引起腿部异常(summers,1989),因此,在使用(双低菜粕和菜籽粕时,应注意检查饲料和水中的含硫量)。摄入的硫酸盐和硫元素的总量用日粮中硫元素含量表示应低于0.4%。
双低菜粕和菜籽粕的氨基酸比例平衡合理,但缺乏赖氨酸。该粕的氨基酸消化率通常低于大豆粕,特别是对于家禽(表4)。因此,在菜籽粕用于猪、禽饲料时对***终配方中氨基酸的平衡和消化率予以特殊的关注是至关重要的。
菜籽粕由于含有β-硫代葡糖苷,在饲用量较高时会导致所饲各种家畜的
生长速度下降并产生食欲不良问题,特别是猪。在蛋鸡饲粮中如配入量超过5%,在褐壳蛋鸡的蛋黄中就会有鱼腥味或品位下降,这是由于胆碱酯和芥子碱的存在促使蛋黄中三甲胺的积累。当配入量达10%时,蛋鸡会由于出血性脂肪肝导致死亡率上升。已有人提及用菜籽粕喂肉鸡导致胴体异味。也有报导述及肉鸡日粮中含菜籽粕30%时的腿部异常。用菜籽粕喂猪导致猪生产性能较差的主要原因是适口性不良。饲粮中菜籽粕含量高于5%时可导致仔猪和生产猪的甲状腺、肾脏和肝脏肿大。母猪饲粮中的菜籽粕用量应小于3%以防繁殖受损。用双低菜粕取代菜籽粕可使上述问题大为减少,但与芥子碱有关的问题除外。加拿大canola委员会建议该粕在饲粮中的配入比例如下:雏禽/生长禽为20%,蛋禽/种禽为10%,仔猪8%,生长猪/种猪为12%,肥育猪为18%。

天津市荣诚鸿达饲料贸易有限公司
楚先生
15222389565
天津 东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