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剪子,戗菜刀”有多久没有听到这样的吆喝声了


“磨剪子来,戗菜刀”悠悠的拖着长音,像这样的吆喝声有多少人像小编一样许久没有听过了,磨刀人的行头好像都是一模一样的。都是肩挑一条长凳,一头固定两块磨刀石,一块用于粗磨,一块用于细磨,凳腿上还绑着个水铁罐。
旁边的电动车上放着,各式工具,电动的打磨机,油石,钢铲等。。。。。过去就是靠着这身行头走街串巷。
车把前的扩音喇叭,吆喝还是那个吆喝,声调还是那个调调,但再也不用自己扯着嗓子喊了
磨刀的老人家莒县人,干这手艺许久,各式菜刀拿到他的手里掂量掂量都能知道,刀口咋样,钢性如何。
这菜刀磨一把5元钱,钱不多却解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大问题,谁家下厨房都想有一把趁手的菜刀。
旁边的石阶上,放着两把崭新的菜刀,老人家不但磨刀,也卖刀,老汉手没停下,一边嘴里夸着自己的刀,“买一把27块钱,顶上你商店里上百一把的嘞”
有过路的拾起石阶上的菜刀,仔细端详
磨刀老汉把这当作在创作艺术品呢。当他把磨好的剪子与菜刀交还给主人时,那脸上每一条皱纹里都蓄满了笑意。

原来磨剪子戗菜刀的吆喝声是直着嗓子喊的,现在都是《红灯记》里的磨刀师傅的喊声了,从此也看出文艺作品对人的影响力有多大。
红灯记里的磨剪子戗菜刀吆喝声是从民间学来的。

跟推自行车卖糖葫芦的一样,属于清理打击对象,所以慢慢的就销声匿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