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来湖城内被毁的文物古迹: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沈家本故居,甘棠桥直街1号,为典型的湖州民居,同治年间建,整座建筑占地约1200平方米,座北朝南,沿洗帚弄自南向北依次为照壁、门厅、正厅、楼厅及走马楼,东侧自正厅往后有厢楼串连,组成一个封闭式的建筑群体,照壁与门厅隔街相望,门前街口朝甘棠桥有一座石牌坊(进士坊),尚存牌坊柱及抱鼓石残迹。1994年[font=ˎ̥]11月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1995年左右被毁。
2.赵孟頫故居,2009年11月有关部门以清末民国初建筑为由,夷为平地,再造仿宋建筑,当初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否草率了,文保单位说拆就拆,是不是太随便了。
市级文物保护点:
1.文昌阁弄4号清代文昌阁,1994年底被毁。
2.浮霞墩明代百寿坊,原有三柱两额枋,中间额枋雕刻形态各异的众多“寿”字,坊西南
尚倒伏一巨碑。1994年被毁。
3.洗帚弄1-21号清代扇形民居,临河而建,呈扇形,1995年上半年被毁。
4.马军巷56号陆树基旧宅,清末民初, 1994年被毁。
5. 红门馆前天主教堂,湖州最早的西洋建筑,主体建筑礼拜堂和钟楼,1996年12月被毁,现仅存神父楼和修女楼。
6. 府庙,除大殿和石井亭外,后楼厅、门楼、角楼1994年被拆除重建。
7. 天医院道观,清代,2005年6月被毁,房顶砖瓦曾掀了又盖上,最终还是被拆除。
8. 红门馆前55-57号褚宅,82号沈希曾宅,93-95号陆宅,团结巷1-5号叶宅,馆驿河头96号吴兴客栈,58号老公泰旅馆等夷为平地,再重建,连石门框都换了新的,不知还算不算文保点。
其它文物古迹:
1.唐一庵书院,飞英塔西侧现六客堂位置,建筑彼紧凑完整,原作过市级机关幼儿园。典型的拆了真古董建假古董。
2.卢氏松鹤堂祠堂花园,所前街现书香饭店位置,有假山、池塘、扇亭等,池畔湖石、石笋林立,西路有旧式建筑多进,1995年9月被毁。
3.浒弄丁宅,原人民路325号,东西朝向面人民路,五进,有“厚德载福” 门楼,第三进大厅高敞硕大,第四进楼厅连二厢,北侧有歇山式中西合璧二层洋楼。2006年5月被毁。
4.眠佛寺巷邵氏德润堂,座西朝东,前二进是中式传统建筑,雕梁画栋,后进中西合璧,外面是马头墙,石窗别具一格,有圆形、六边形、梅花形、新月形等,里面是西洋建筑,内墙立面仿西洋楼阁式,立柱回廊以青红砖叠砌,尤其是腰门外贴墙妙叠湖石假山一座,匠心独运,构造奇巧,行家称有“四绝”,堪称旧时湖州园林艺术的遗珍。2008年9月被毁。
7.丁家花园丁宅,残存一楼一亭阁,楼中西合璧,与绉业会馆风格类似。1998年4月拓宽苕溪路被拆除。
8.湖郡衣业公所,在原爱山街,建筑较朴素,1998年7月被毁。
9.编吉巷牌坊,著名的牌楼街最后残迹,因被砌在民居中而保存二柱一额枋,额枋上雕刻瑞兽,另有几处,存高大的牌坊柱及抱鼓石。1999年夏被毁,当时只要稍向东移几米至人行道或绿化带,牌楼街也不至于片石无存。
10.柏荫里花园,很小的面积里建有假山、水池、水轩(已成遗址)、桥埠,留下来做居委会、老年活动中心也好。
11. 乌程文庙、县学二处泮池、泮桥,2003年拆建新天地商城,现又在劳动路边造了个假古董——石幢。
12.务前河头丝业公会,具体不详,1994年被毁。
13.北街有成当铺,具体不详,1994年被毁。
14. 市陌路杨宅,具体不详,2008年左右被毁。
15.爱山书院,有澄碧楼一幢3间、读书堂5间一幢,读书堂前有歇山式丽泽亭,与凤山亭等1990年被毁。
16.水利家沈百先故居,在新开河临月河漾,有达德堂、贻德堂、鸣应档等建筑,沈氏曾收回产权,有意重修,1994年被毁。
17.私立民德保婴师范学校旧址,白频洲饭店位置,我国历史上较早的保婴师范学校,基督教浸礼会创办,青红砖砌西洋风格建筑多幢,1996年以后拆,现剩原军分区一幢建筑。
皮之不存,毛将心焉附。湖州曾在1996年与金华同时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华已在2007年申报成功,2010年嘉兴也在大张旗鼓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功可能性很高,而湖州将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渐行渐远。
湖州以“宜居乐活”为新的起点,以开发新楼盘、打造新农村、克隆殖民风、构想灯光片为主。保护历史文化,一直是困扰历届政府的头痛问题,如今已果断放弃所谓历史文化名城的申办,大部分老百姓也乐见“弃旧图新”的政绩工程。
往事不堪回首
凌以安生前回忆,当时湖州城内有名的“深宅大院”有:朝阳巷的温蔗青家,所前街的温选臣家,月河街的陆心源家,编箕巷的沈云抱家,马军巷的陆培芝家,观凤巷的马奎士家,牛棚头的沈久詠堂,新开河的闵詠沂家,学宫兜的丁奎臣家,木桥头的钮理德堂,红门馆前的李松筠家等。特别是东门的沈谱琴家,面积四五亩,是湖城占地最多的一家。
另据我所知马军巷也有陈英士宅,还有杨谱笙宅、席乾生宅、谭建丞宅以及大量不知底细的老宅;老北街的新庄弄、白地街、准提弄的绉庄墙门与私商大宅;米行街万春堂药店;幸福街邵宅;杨家弄潘春林宅;东大院放生池等已全部拆毁。
而大通桥堍李彦士宅;太和坊和乐里;衣裳街班鼓弄、九曲弄、钦古巷过街楼;眠佛寺街邵宅等均毁于2008年。
红门馆前陆宅,中西和璧,花木亭台,保存完好,毁于2010年。衣裳街改造工程破坏了大量有景观价值的原生态古巷弄与古建筑。
,
新弄了个爱山广场,有点像当年杭州的信义坊
如果 不是拆毁而是融入 爱山台、雄胜亭、凤山亭、韵海楼、府衙花园与石狮、和乐里、古城址、老慕韩斋药店等人文古迹,就不会是杭州坊或上海坊,而是地道的“湖州太和坊”啊!
衣裳街坊著名的九曲弄,是民国时的金融街,毁于2009年衣裳街改造工程。
湖州最曲折的古巷当数九曲弄,堪称古巷一绝。九曲弄原长180米,因有九个弯曲而得名。弄身相当局促,最宽处不过1米左右。别看它窄,它地处繁华地带,是旧时湖州金融中心与商业中心的主要通道。如此狭窄的小巷竟然是城市的主要通道,这也是人口密度太大的江南城市的特产了。狭窄也有狭窄的好处,据弄里老人介绍,当年九曲弄前后都有门,晚上两扇门一关。十分安全。今天的九曲弄已找不到旧日模样了,九曲只剩下了四曲,“九曲”的史证只剩下弄口三角形拱券门上隐约可辨的“九曲巷”三个字。(罗开富)
不毁那里来新的?? 全不毁灭 难道回到过去??
这个不知所以然 的垃圾桶 居然还是 论坛贵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