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商务拓展】为什么花很多钱做推广效果却不好?

我们都知道市场部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通过各种线上、线下渠道来传播品牌,带动产品和服务的销量,如何合理运用营销经费,让每一笔钱花的都更有效果就成为评价市场部工作的一个很重要指标
事实上我们平常生活也能看到,有些公司的营销推广很有效果,比如就在今天笔者听到本地一个奶茶品牌火爆朋友圈,其实这个奶茶品牌刚刚入驻本地也就一家门店,但是朋友都在谈论他,排队也要排很久。我不知道这个品牌在本地的营销推广上花费了多少(笔者感觉应该不是很高),但是最起码他们的效果有达到。
但是成功的公司毕竟是少数,还有更多的公司在营销经费上也花了很多,但是效果却不明显。
他们究竟差在哪里?
笔者一直认为,营销是有方法的,成功的公司掌握了符合他们公司情况的正确方法,而失败的公司是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
营销方法如果铺开了说,那估计说到明年也说不完,这里面有太多讨论的地方,笔者以后的文章会慢慢和大家的讨论,这篇文章笔者就大致聊聊常见的一些在营销推广上所犯的错误,也希望大家能批评指正:
首先要说一个核心观点,也是做市场营销目标:
那就是“satisfy your customer in a profitable way”有盈利的满足客户需求
这是书本上对市场营销的定义,学过市场营销的应该都知道这是基础,许多企业在做市场推广的时候,就是只要有流量我就砸钱,这个网站流量高,我就在这做广告,这个地方人流量大,我就在这做活动,忘记了任何营销活动的前提都是要想如何满足客户需求,如何括大品牌的无形价值,让大笔的营销经费白白浪费,而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要能正确找到客户需求。
异业联盟网 hfyylm原创,禁止转载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一个常见错误也是最重要的:产品定位错误
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我具体举一个例子:
某一个奶昔品牌,刚刚进入市场的时候,和其他奶昔品牌一样,在宣传自己的奶昔有多么好喝、口味种类有多么齐全,但是效果却不好,因为所有的奶昔都是这么打广告的,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用户已经不感冒了。
后来这个奶昔品牌做了一个市场调查,那就是用户为什么要喝奶昔呢?用户在什么情况下会想到喝奶昔,调查的结果是:很多白领每天工作很忙,和奶昔比较有饱足感,可以在早上赶着上班的时候当早点吃,方便。
于是这个奶昔品牌就改变了思路,把宣传重点转移到,我的奶昔品牌营养丰富,里面添加了粗粮,同时改良了包装的携带型,让用户在路上更容易拿,把奶昔的定位从普通饮料变成了营养早餐,这个定位的转变让这个品牌的奶昔一下市场占有率就上去了
再举一个搞错用户需求的例子:
情人节买花,我们都知道男士是花店主要面向的群体,花店会对买花的男士说什么呢?普通的花店销售人员无非是介绍花的品种、外观等等。
但是如果对一位买花的男士说我们的花有多漂亮那你注定是个单身狗。这里面就是一个真需求和伪需求的问题。
买花这件事表面上是因为花的外观而做的决策,深入再想就会发现,买花的男士的真正需求并不是花的外观,而是可以让女高兴,最后成功牵手【约上酒店】。也就是说,让女友高兴才是男士买花的真正需求。
所以,假设你是卖花的老板,想把花卖的更好,那就别再说自己家的花有多漂亮多好看;试着夸男士的伴侣,说花很配她。也就是要让他相信,买了花可以让伴侣更高兴。
所以有时候营销推广只是简单的转变一下思路,就能产生很神奇的效果。
第二个错误:没有让决策者成为目标客群
确定目标客群,听上去感觉很easy,但很多人却容易弄错。
还是刚才那个花店的例子:
花店的花是送给女生的,但是在情人节这天买花的却是男生。也就是说使用者与购买者并不一致。
那么,在情人节这天,花店所需要做的推广应该是针对于决策人——男生,若是花店广告推广面向女生群体,那很可能无法带来大量销售转化。
这就得分清楚真正的行为决策人,即目标客群。他是不是产品使用者?他与产品使用者是什么关系?
异业合作网hfyylm原创,禁止转载
第三个错误:你以为市场只有你,你说什么人家都会听
市场上有很多品牌,在这个行业中可能还暂时是二线品牌甚至是三四线品牌,但是做一些营销推广的时候,已经开始把自己当成一线品牌,呼吁一些不了解这个行业的用户参与到这个行业里来:比如一个小整形医院呼吁大家都去做整形、一个小旅行社呼吁大家都去旅行、一个小漱口水品牌呼吁大家要关注牙齿健康。类似这样做超出自己影响力范围内的营销推广,不仅需要的花费很庞大,而且很难给自己品牌带来多大的关注。
举个例子:
一个刚刚开业的当地小品牌整形医院,所有的推广广告都是,小三都变美了,你还在等什么? 这个广告乍一看没什么问题,而且也挺能打动人心的。但是设想一下用户看到这个广告之后会有什么影响:哦,确实 我如果再不去关注自己外表,说不定老公就被别人抢了,然后这个用户会干什么呢?他可能就去了一线连锁美容院,也有可能去了当地的公立整形医院,再退一步她也很有可能去知名度更高的大品牌私立整形医院,很难会直接给你打电话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刚进入市场的小品牌,你首先想着不应该是如何让更多用户进来,因为这是一线品牌要做的,这是要投入很大成本和资源的,除非你说我有的是钱,我有大量的资金去做这个市场推广,那ok。如果你的经费有限,那你想的应该是如何获取那些已经有整形意向的,同时思考你和那些一线整形医院相比有哪些优势,在已有市场中做切分,切一块市场出来
第四个错误:转化渠道没有有效分配
广告渠道在投放的过程中是需要不断根据数据做出调整,而不同的渠道及媒介所自带的转化率是天壤之别。
比如,利用视频做广告推广的转化率比较低,因为从视频广告到购买行为之间的环节太多,损耗流失太大,所以视频更适合做造势及品牌宣传;而朋友圈中的翻页式h5就能够直接链接到电商平台,实现购买转化,就更适合做效果类的促销广告。
但事实上,从观看翻页式h5到最终购买的每一级页面仍然有所流失,相比之下一页式推广页面就能将销售转化率提升到最大化。我们所看到腾讯投放的朋友圈广告大多数都是链接到这类一页式推广页面之中,而这类页面都能通过类似兔展一页这样的产品进行制作。
若是说朋友圈中的推广,转化率从高到低应该会是:
一页>翻页式h5>转发视频+链接>图文转发
不同渠道形式所承载的内容不应相同,让转化率高的渠道更直接说出利益点,转化率低的渠道更偏品牌形象塑造。
第五个错误:没有让品牌与营销内容连接相关联
内容与品牌的关联是如今广告推广的一大诟病,很多企业特别关注事件营销,一个热点事件出来之后,不管这个事件和品牌关系大不大,都想方设法和这个热点搭上边,这个方法没有错,但是如果和品牌差别很大,而你有花大价钱去做这个营销,那就十分不值当
比如说当年风靡一时的《吴亦凡入伍》,现在问起来有谁记得是为哪款产品做的推广?只有广告与品牌强关联,才能给产品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销量。
(吴亦凡入伍h5,你还记得是哪款产品吗?)
当然,能够引起大量话题讨论已经是非常成功的推广了。但从产品效果来看,多少显得有些不划算。
若不是悬念式推广,建议推广的产品或品牌通过一连串符号化的植入曝光。如果是品牌形象类广告,必须要深挖品牌独特理念,并在叙事风格上做一定差异化匹配,不然就会沦为换个竞品的logo同样说得通的尴尬处境。
以上不足以概括企业转化低的全部原因,若是自身在内容与定位都准确的情况下,选择最有效的媒介就十分关键。
以上就是我要分享的市场营销常见的花大价钱但是效果却不是很好的一些问题,最后再总结一句话,营销推广不是企业完成从头到尾完成所有的推广流程,因为这样的成本是巨大的,高效率推广一定是首先企业找到一个市场切入点,企业通过这个切入点先引爆一部分用户,让这一部分用户去带动其他用户进来,就像我一开始举得那个奶茶的例子一样
文章转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