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居民拾得一幼鸟疑似猴面鹰,经证实为领角鴞


5月23日,彭泽居民何先生致电中国江西网九江分站新闻热线0792—8275110,称其发现一只疑似猴面鹰幼鸟,希望野保部门收养。记者从彭泽县林业局野保站了解到,该幼鸟经辨认为领角鴞,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目前已被收养。
何先生提供的领角鸮幼鸟图片
何先生介绍,当日6时,他在朋友家门口看到了一只类似猴面鹰的幼鸟趴在地上,猜测这只幼鸟可能是国家保护动物,因这只幼鸟无飞翔能力,担心会被野狗等动物吃掉,只好将其带回家暂时保护起来。他一时无法联系到野生动物保护部门,于是向本网求助,希望野保部门收养这只幼鸟。
随后,记者联系到了彭泽县林业局野保站,站长方彭军表示将联系何先生。不久,方彭军向记者打来电话,表示何先生居住在野保站办公点附近,已将这只疑似猴面鹰的幼鸟送到了野保站,经过辨认,该幼鸟为领角鴞。
方彭军告诉记者,领角鸮栖息于森林地带,有时也在林缘或村庄附近的林地中活动,夜行性,主要以鼠类、甲虫、蝗虫、鞘翅目昆虫为食。国内分布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华南、东南及海南和台湾,在江西属于留鸟,全省均有分布,但少见。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方彭军介绍,每年3月至6月,是领角鴞的繁殖期,他猜测何先生看到的这只幼鸟可能从鸟窝中掉下来后,无法再飞到鸟窝内。目前野保站已经将这只幼鸟收养,等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后,再将其放生。
(中国江西网记者 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