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棍村”变身观光村,看上虞山村蝶变


刚刚过去的周末,天气难得的晴好,在绍兴市上虞区岭南乡东澄村里,载着游客的大巴车来了一辆又一辆。
地处覆卮山的东澄村,这几天风景正好。村民们把稻子割了以后,种上了一望无际的油菜。站在木质观景长廊上,四下里一片绿意盎然。错落有致的梯田像波纹般“荡漾”开去,与远处刷着白墙的农舍相映衬,颇有“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意境。倚着围栏,前来游玩的人们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空气,并不时发出一声声赞叹,相机的快门声也不绝于耳。“放眼望去,这一片绿油油的梯田,看着真是让人心情舒畅。”一位游客感叹道。
显然,这个有着上百年历史、海拔300多米的古村落,眼下成了各地游客心中的“宠儿”。
“我们东澄啊,过去可以说是个‘光棍村’,村里的年轻人在这里生存不下去了,就都赶到外地去打工赚钱了,留在村里的人口只有200多个。但是现在,我们这里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观光村’了,很多人都想回家来发展了。你们上山的时候看到大巴车了吗?一到双休日,游客是更加多呀!”谈起村子最近的“人气”,东澄村党支部书记王水良眼里放着光。每当看到一个个从大巴车上下来的游客,他总会微笑着向他们示意问好。
“现在村里很多农户家里都开起了民宿和农家乐,生意那叫一个红火。就连我们的老村长家也开起了民宿,前一阵子他还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跟我说,辛苦了大半辈子,没想到还有这样(开民宿)的赚钱方式。”回想起老村长说话的神情,王水良忍不住笑了起来。“但是这8年来,村里的集体经济已经从2000元涨到了20万元。这样的变化是确确实实影响着老百姓的生活的。”
王红苗是村里的妇女主任,三年前,在外打工的她回到家乡,也开始做起了民宿经济。这个周末,家里依然住满了游客,她忙上忙下,完全没有休息的时间。“现在村子里的民宿生意很不错,有些客人提前两个多星期就来预定房间了,特别是双休日,稍晚一些就住不上喽。”王红苗笑着说道。随着东澄村的名气慢慢打响,这里的民宿前景也越来越明朗。为了跟上客人的需求,去年,王红苗在自家民宿完善了内卫、电视等配套设施,也调整了经营理念,在软件和硬件上做了整体提升。
东澄村现在有70多户农户。像老村长和王红苗这样办起民宿的有15户,另有近20户办起了农家乐。目前,全村可同时接待200人住宿和800人就餐。东澄村的民宿有一个集体品牌——“浪泉民宿”,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个人民宿、物业民宿以及个体工商户投资创办的休闲山庄。这个品牌,目前正在快速拓展自己的市场。
除此之外,在民宿和农家乐的带动下,村里“最常见的”的农产品也十分“走俏”。土鸡、土鸡蛋、笋干菜、番薯、板栗、萝卜、蓝莓、樱桃等,这些过去家家户户养殖、种植的产品,如今成了游客们最爱的“伴手礼”。“这里的蔬菜很新鲜,所以打算买一些带回家。”不少游客这样说道。因此,每当有一波客人离开时,许多村民家里的农产品都会被抢购一空。
东澄村的美丽风光和淳朴民风也吸引了许多“回头客”。王红苗告诉记者,这里的游客很多都来自上海、杭州等城市,一般会留宿2—3晚,“有些客人来了之后很喜欢这里,说是每年都要来至少两次,因为这里风景好、空气也好,让人有割舍不下的感情。”在一家民宿里,记者见到了游客周先生,趁着周末,他约上了20多位朋友从上海自驾出发,就为了一睹东澄“非看不可”的美景。“回去之后,会把东澄推荐给更多朋友,也会带没有来过的家人一起来。”周先生说。
今年7月,东澄村正式入围“2017年中国最美村镇”;11月,被列入浙江省 50个样板A级景区村庄名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我们认为,建设美丽乡村就是发展美丽经济。只有让老百姓切切实实获得利益,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才是真正实现了‘美丽’。”王水良说。东澄的“梦”是老百姓曾经不敢想也想不到的“梦”,而现在,它成了村民们对“中国梦”最有力的解读。

两个轮子年代怎么宽的路,四个轮子年代还是这么宽的路,得瑟个鸟,过年过节回家比大上海还堵。

E网的水印能不能改进一下,放到图片角落怎么样,老是在中间,影响图片的观感。

东澄村人好福气

广告贴怎么粗删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