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温岭《方城小学校志》初稿已经完成,该校志将在修订完善后交付出版社,争取明年正式出版,而方城小学100周年校庆,计划于明年10月举行。
方城小学的前身是温岭县立女子高等小学,由林珊娥女士于1917年创办。林珊娥是温岭县横峰东洋(一说城关花园里)人,父亲林棠,清末秀才,林珊娥嫁琛山(今温峤镇琛山村)金咏禧(号烈轩1912年第一届浙江省议员)为妻。她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考入杭州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在该校附小任教。民国六年(1917),时年38岁的林珊娥在丈夫金咏禧和公公金会澜(清末举人)和婆婆的支持下,捐田产在县城成立温岭县立女子高等小学,兼任校长。温岭县立女子高等小学为温岭首所女校,即今方城小学的前身。
据《温岭县志》记载:她创办女校自任校长后,“为整饰校容,出钱制作黑色校服,发给学生每人一套,筹资买地扩建校舍,开拓学生活动场地,面见县知事,力陈女生必经之要道设立警岗,以保障人身安全。对学生注重思想启迪,教以救国大义。”“民众尊她为启蒙导师、女界先驱。”
新编的《方城小学校志》初稿,分大事记、历史沿革、管理、教学、科研、德育、体育艺术卫生、人物、名录、荣誉等章节,相对全面地记载了学校的发展历史。不过,由于民国时办学情况资料缺乏,有关民国时方城小学发展历史记载尚不够详细,如民国时学生名录记载缺少。记者特从市档案馆中找到了《温岭县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三十三年度第一学期学生名册》档案(该校即方城小学前身当时的名称),从该档案中发现,著名的红学家蔡义江先生,就是方城小学校友,蔡义江的哥哥蔡义汉是天津大学教授,早已被温岭中学和方城小学列入校友录中,而蔡义江却在校史中缺少记载。
读者朋友,如果您或您的长辈有方城小学各个时期尤其是民国时的相关历史资料,请及时与方城小学校办联系,提供给校办作编写校志使用。
温岭《方城小学校志》初稿已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