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第一代交警老照片,一部岁月的函简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炉火旁打盹,回忆从前……
一组绍兴交警老照片,风雨几十年,勾起了我们对绍兴第一批交通警察的回忆。那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婉转串成一部岁月的函简,让我们穿越到1959年,那个令人怀念的情感跌宕的夏天。
陶老是绍兴市公安局退休干部,也正是绍兴第一代交警中的一员。重温那段往事,77岁的陶健老先生感叹仿佛发生在昨天。古城绍兴的第一代交警出现的时间是1959年9月,绍兴县公安局在绍兴工业学校1000多名学生中,挑选了15名学生成立了交通警察班。
“那时候在解放北路上设置了4个岗亭,分别位于大江桥、水澄桥(今胜利路口)、县西桥(今县前街口)以及清道桥(今东街口)。”那时候解放路还不到如今解放路的一半宽,公交车也只有两辆,“都是松花江牌的公交车,一部红色一部绿色,所以那时候老百姓管它们叫“红松”和“绿松”。”
1960年10月,绍兴第一代交警十三人(有两人未到)在“东湖照相馆”拍摄集体照,取名“友谊之花”。“1968年暂停过一段时间,1971年重新组建交通队,我曾赶到上海购买了一只下面是水泥,上面是白铁皮、玻璃等制成的岗亭,带回绍兴后我们自己模仿着制作岗亭。”陶老说,1959年时的岗亭是交通队自己用木头做的,1971年后做的岗亭则用了近20年。交通班不断发展壮大,后改称为公安局交通队、交通大队、交警大队、交巡警支队,直至今日。
“制服也有变化,最早的是上白下蓝的,1968年后穿的是解放军的军装,1972年又恢复上白下蓝的制服,与最早的制服稍有区别,就是领头处无红盾牌了。1993年时换成了军装,1999年换装后直至我2001年退休就都没有换过了。”

以前叫交管站不叫交警。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英俊潇洒的交警,现在也变老人了,只不过多了一个过程的记忆!
当时绍兴市区的交通口号:行人靠边走。街上就是行人多数,偶然有几辆自行车,汽车难得看到。
流光岁月
那个时候多好,车少人好
时光总是一去不复返,但记忆却可永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