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90后女生在全球青年农业峰会提出将城市烂尾楼建成垂直农场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通讯员 陈胜伟记者 陈显婷)这两天,刚刚从园艺专业本科生“晋升”为本校2015级园艺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单幼霞,在浙江农林大学校园里火了。
单幼霞为大家熟知,不是因为她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取了本校硕士研究生,而是今年暑假在澳大利亚“全球青年农业峰会”上,她作为参会的100名青年领袖中唯一的中国女生。单幼霞在发言、交流以及新闻发布会上优异的表现,充分展示了中国青年大学生的风采,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农林专业大学生对农业事业的责任和热爱。
全球青年农业峰会,她是100名青年领袖中唯一中国女生
8月24日——27日,“2015全球青年农业峰会”(2015 Youth Agriculture Summit)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举行。
据介绍,“2015全球青年农业峰峰会”的主题是“如何应对全球饥饿问题”。本次峰会共邀请了来自全球33个国家的100名青年学者,他们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但都是关心农业未来发展的青年精英。
在这百名青年人中,代表中国参加的共有三人,分别是清华大学的博士生胡璞,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的硕士生张文勰,以及浙江农林大学园艺专业的本科生单幼霞。单幼霞不仅是三个中国青年中唯一的女生,同时也是参加该会议唯一的本科生代表,还是浙江省唯一参加该会议的青年代表。
和不少青年精英代表有着深厚的专业学术背景不同,单幼霞是来自浙江新昌县一个小山村的女生,2011年进入浙江农林大学园艺专业学习。一直生长在山村的她,从小就跟着父母在农田里工作,对农村和农业的感情非常深厚,也知道从事农业的辛苦。父母并不十分支持她读农学类专业,但是在她内心却非常热爱园艺专业,最终还是第一志愿报考了园艺专业。
大学期间,单幼霞学习刻苦,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优秀学生奖学金,并最终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成为浙江农林大学2015级园艺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此外,单幼霞平时十分重视英语学习,娴熟的外语交流能力,加上在专业方面的深厚积累,让她最终把握了这个偶然的机会,能够用英语撰写极具创新和现实意义的论文,成为受邀参加该峰会的唯一中国女生,并和来自全球各地的青年学者交流。
受邀参加全球峰会,与全球青年交流农业发展
说起自己参加“全球青年农业峰会”的经历,单幼霞笑了笑说,其实那是一种机缘巧合。
2014年10月,浙江农林大学农学院的老师朱军,在学院年级群里转发了一个国际征文的消息,“2015年全球青年农业峰会”(2015 Youth Agriculture Summit),征文主题是“如何解决全球饥饿问题”。
一直在关注现代农业的单幼霞,被这个话题吸引了,萌生了参加征文活动和这次国际会议的想法。当时单幼霞正在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紧张的复习让她没有足够的时间准备。
直到2015年1月,完成考研任务后的单幼霞,开始认真思考如何结合中国实际,为解决全球饥饿问题提出对策。她受学院赖齐贤教授植物幕墙实践课的启发,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后,萌发了“将烂尾楼建成为垂直农场“的创新想法。
“中国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烂尾楼,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影响美观。如果我们能够利用相应的农业技术,将这些烂尾楼全部利用起来,建设成垂直农场,既能够美观城市环境,又能够为城市就近提供安全的农产品,具有十分积极的社会效益。”单幼霞在进行紧张的社会调研后,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顺利完成了征文《从烂尾楼到垂直农场——开拓都市农业新疆域》(《From space to hunger, fromunnished building to vertical farm—exploit new space of urban agricultur》),并通过“全球青年农业峰会”的全球官网提交给了组委会。
2015年3月,全球青年农业峰会组委会的选拔结果终于揭晓,全球共邀请100为青年领袖参会,中国区最终仅有三个获邀参会,单幼霞就是其中一个。
8月21日,单幼霞怀着忐忑而又兴奋的心情飞往堪培拉,与来自全球各地关注农业问题的青年学人们汇合,参加了8月24日——27日的峰会。这些青年代表中包括法律专业、金融、会计、动物科学、工程专业的研究人员,还包括本身就从事现代农业的农场主、农业工作者。峰会结合大家的论文和研究领域,共设置5个重要专题进行讨论,单幼霞所参与讨论的专题是“通过发展农业新科技来建立农业新体系”。
在会场上,她积极利用各种机会,与来自世界各国的的青年进行交流和探讨,并用娴熟的英语发表演讲,向大家介绍了将城市烂尾建筑建改造利用,建成为垂直农场,来开拓都市农业新疆域的新思考。
她还在会议期间积极倡导“3R”模式,即“Reduce减少食物浪费;Recycle循环技术;Reuse资源再利用”。她的这一分享在峰会上也引起了强烈共鸣,很多参会青年也认为这是大家忽视但极具潜在价值的农业发展方向。
热衷农业的大学女生,为城市农业发展提供新方案
“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逾九十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越来越无法满足不断增长世界人口的粮食需求,如何应对全球的饥饿问题成为一个艰巨的挑战。我认为寻找新的粮食生产空间,减少资源浪费将是解决全球饥饿的关键。”单幼霞在她的文章提出,将城市烂尾建筑进行改造利用,建成为“垂直农场”,可以有效拓展都市业新空间,而且这种创新理念的实现不仅可以解决全球普遍关注的饥饿问题,也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和居住环境。
据介绍,“垂直农场”这一概念,指的是将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移入摩天大楼,旨在减少自然土地的占用,并通过循环技术处理城市生活和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实现肉类、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全年供应。这一概念,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Dickson Despommier在2010年提出。
单幼霞认为,垂直农场不仅可以减少农产品从农村到城市的运输污染以及腐败变质,而且具有集约、高效和环保等特点,在空间利用率、资源再循环和情节能源等方面都有优势。垂直农场还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单幼霞结合垂直农场提出的这一解决方案,既解决了城市烂尾楼的棘手问题,同时也为在城市里建设农场、发展都市农业提供了可能性。
她文章的观点和相关的交流发言,在会议期间得到了大会青年领袖们和会议主办方的高度关注。借助于全球峰会的影响力,单幼霞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关注世界饥饿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让更多的人投身于世界的农业发展,这也是自己作为一个从事现代农业的中国青年应有的责任和使命。
学农就应该爱农,努力影响更多同学投身现代农业
单幼霞在暑假里独身一人远赴澳洲参加全球青年农业峰会的事情传开后,在浙江农林大学校园里引起了不小轰动。
为了将峰会的信息传递给更多农业类专业的同学,帮助大家树立从事现代农业的信心,单幼霞正在积极筹备办一场农业沙龙,希望让更多青年同学更加深入的了解农业对人类的贡献,、农业对于中国未来的意义以及农业类专业学生肩负的责任。
“世界上饿死的人比病死的人要多很多,可见农业对于全人类是有多么重要。但是在我国,医学院比农学院要多很多,医学专业的奖学金也比农学专业的奖学金多,将来从事医学的工作岗位、工作环境、工作待遇、社会地位也都比从事农业的要更好,学医的奖学金比学农业的高。我觉得这些都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对农业重要性认识不全面造成的。”单幼霞说,和其他领域的科学技术相比,发展农业科技对于人类生存的价值不言而喻,发展农业科技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
“有的学生觉得,从事农业看不到未来,没有奔头。事实上,农林类大学生应该是现代农业未来的管理者、领导者和科研人员,并不是普通的体力劳动者。”单幼霞说,在很多发达国家,一个优秀的职业农民不仅需要农业技术,还需要具备管理学、经济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目前,国内社会对农业劳动者还有一定偏见,愿意投身现代农业的青年大学生还不是很多,所以更需要大家一起多宣传农业的价值和意义。
对于未来,单幼霞早有计划。目前,她在正常学习研究的同时,还和峰会上认识的印度、澳大利亚等国的农业青年保持联系和交流,向他们学习了解农业工程、农业项目管理的知识,积极地为将来建设垂直农场努力探索。
与此同时,她也开始在实验室里尝试开展相关的研究,希望将来能够使自己的设想变成现实,将城市的烂尾楼建成垂直农场,让更多城市居民在日常工作之外,也能利用空余时间当一名在城市里的室内农民,收获安全的农产品。
谈起自己和农业的感情,园艺专业的单幼霞认为,作为一个农林类的大学生,目前能自己做的,一是不断开阔视野,扎实学习,为未来的中国农业甚至世界农业的发展积蓄力量;另一方面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呼吁人们减少浪费,爱惜粮食。她说:“学农的大学生就应该爱农,‘民以食为农业’,农业问题就是天底下最大的问题。学农的大学生都赢树立远大的抱负,未来解决全球饥饿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http://www.eol.cn/zhejiang/zhejiang_news/201509/t20150929_1322792_3.shtml中国教育在线:2015.9.29
有想法也是不错的
价格能承受?
500年是一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