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间商正在成为越来越尴尬的存在,广告代理商也一样,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商业规则就是去中介化。
早先,“今天体”,一夜之间包围了北上广等14个城市。150张海报、10个鬼畜视频,1个亿的投放,整个项目的策略和执行,居然没有广告和代理公司啥事。
“被吓尿的不是150张魔性海报、不是基于细分市场的户外投放、不是可参与的句式、不是时髦的鬼畜、而是“甲方动作熟练”,这种熟练已经“不是对个人的碾压,而是对行业规则的挑战”有广告界大佬说道。
百事公司在纽约开张了一个名为创造者联盟的创意工作室。按照计划,这个工作室将在未来几年内为百事旗下的各品牌制作从音乐专辑到电视剧、电影、真人秀等形式在内的营销内容,目前已经为一部音乐电影签约了电影《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制作人 robbie brenner。工作室的员工为百事公司所聘用。
同样,苹果公司去年新任命营销传播副总裁托尔·麦赫伦(tor myhren)的,负责苹果的广告业务,目标是组建一个能够达到真实广告公司水平的创意团队。之后会大幅减少苹果广告业务的外包。
为什么广告公司每况愈下?
目前的市场被媒体控制流量,把持投放技术和最关键的用户大数据,客户则对广告有着越发严苛的要求和规则。广告数据的监测公司如秒针等,则是和广告公司分离。这样上下游和数据管理全都在他人手里,连创意和内容制作都交付给小型公司,广告公司就只剩下了资源整合的中介属性。
这样业态过于单一的行业,利润下降是必然的。
按理说,媒体碎片化,加剧了媒介投放的难度,专业广告公司的价值更应该凸显。但事实是,不管是电视还是互联网媒体,高价值资源越来越集中,广告主反而倾向于直接与媒体打交道。对于一般性的媒介资源,通过程序化方式自动投放,越来越受到广告主的亲睐,媒介代理的优势越来越薄弱。
从互联网诞生开始,就一直在颠覆和重建旧有的广告秩序和格局。尤其是营销新技术带来的变化,会使传统广告的作业体系土崩瓦解。对于基本的程式化的广告投放,未来甲方只需自己购买一些营销自动化软件,就能自己上手操作完成。
一些国际快消巨头为代表的传统金主们,也在不断压缩代理服务的空间,并且选择与强势媒体结盟,搭建自有广告管理体系。
至于创意部分,包括百事可乐、耐克、苹果等大品牌,都已经倾向于建立自己的内部广告团队。广告代理商在服务客户时,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在营销实时化的当下,品牌部门需要创意团队具备快速响应以及协同作战的能力,依靠一个big idea走遍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
广告公司如何找到自身的核心价值?
回归策划与创意
移动互联网时代,品牌主和广告、代理公司接触信息是同步的,品牌主甚至比广告公司更丰富、更专业,即便之前未接触过的信息,通过网络也可以第一时间获得需要的资料。广告代理公司只有回归到最核心和本质的服务,做出足够出色的、出其不意的策略和创意,才能显现出专业价值。而不是用平庸,甚至抄袭的案例应付了事。
客户跨界互通
广告代理商众多的客户本身也是资源,现今品牌联名,品牌跨界盛行,代理商可以结合手中的丰富客户资源,营造出以广告代理商平台为基础的生态圈,激发品牌之间的创意合作,联合统筹客户的自有媒体,加以利用,帮品牌商打出低成本高收益的营销战役。
成为品牌的合作伙伴
去中间化是客户,媒体的心声,不透明是当下的互联网商业生态中最大的沟壑。为客户提供最具专业度的服务、与客户坦诚相待,消除相互的提防心理,与品牌共成长,是广告代理商的生存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