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陈骏 文 齐鲁晚报记者 刘军 戴伟 摄影
建设一座全省瞩目的新城,却明确提出“三年内不进行高强度商业地产开发”,把目标专注于拟引入产业的布局建设。这是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试验区的发展思路。5月8日上午,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试验区相关负责人在回答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对该区建设所提相关问题时这样说。
大约从一年多前开始,一个名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试验区的全新区域,开始进入公众视线。据公开资料显示,该区域总规划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先行者、先试者和排头兵。
对于先行区的开辟,用当地民众通俗的话讲:先行区就是济南要跨城区北侧的黄河发展,再造一个新济南,标志着济南的发展从“大明湖时代”转向了“黄河时代”。而在今年1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省政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原则同意《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跨河而建的“新济南”正式由一个构想,变为了黄河两岸如今正在如火如荼建设的一片热土。
5月8日上午,正在济南参加由齐鲁晚报举办,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融媒行“7+3”联盟活动的采访团,来到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进行采访。在交流中,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向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先行区相关负责人提出了“前期开发采用哪些模式,是否与地产开发商合作进行一级土地开发”以及“在跨河建区中,如何保护黄河滩涂湿地及生态廊道建设”等问题。
开辟新区,是目前国内不少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标配式”的发展路径。对此,有规划界业内资深人士也对这种做法进行过“规划好做、阻力小、容易出成果”这样的取向分析。与此同时,在新区建设过程中,对于前期开发所投用资金,“委托地产开发商进行土地一级开发,后通过‘协议出让’或‘招拍挂底价成交’”也成为了当下颇为流行的一种“造城”模式”。
“我们并不排斥房地产行业,但在先行区建设的前3年,我们更专注于产业布局建设,不考虑高强度的房地产开发。”对于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所提出的问题,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试验区相关负责人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在采访中,济南当地至少3位人士也向记者证实,在济南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试验区,尤其是在目前处建设中的“引爆区”内,并没有发现明显的“楼盘元素”。那么,这一可称为济南乃至山东发展史上“大手笔”项目的前期建设资金从哪里来呢?对于记者所提这一问题,上述负责人虽未展开具体回答,但也用“政府资金保民生,社会资金搞建设”进行了概括。
有分析人士认为,这种“既不妖魔化地产企业,又坚定自己建设价值取向”的做法在当下显得难能可贵。他表示,目前大多地方政府往往“谈房色变”,与地产开发商进行“造城合作”,确可在新区建设前期投入资金上实现“解渴”,但不容忽视的是,各开发商在承建子区域建设上的不同建设风格,势必会给政府对新区的宏观规划定位造成割裂和障碍。
“这一做法具有示范效应的明智选择,也是极具先导意义的科学做法,未来将成为城市新区开发和建设的主流模式。”对于济南在开辟新区建设时的路径选择,知名经济学家,产业规划专家,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给与点赞。他表示,城市新区建设不仅仅体现为房地产开发,它应该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相互配套的工程,应该通过多行业、多设施、多形式的联动开发,构建城市内外循环系统,确保城市生态的良性运转。
“在这一过程中,产业的配套尤其重要,因为只有将产业有序的融入到城市当中去,市民入城有业,入城有岗,才能安居乐业,城市活力和动力才能够真正被激发。”在宋向清看来,单纯依靠房地产植入,没有适量的产业,产城并不能融合,也会导致区域可持续发展失去动力。“这种弊端在既往新城区开发中已有所体现,‘济南模式’虽效法雄安经验,但对其他城市仍具有积极意义,值得点赞”宋向清说。
而对于济南这一做法,王牌智库首席专家、王牌智库(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上官同君说:目前国内新造城模式必须要导入“公司化运营城市”实战操作模式,必须要实现不拖累地方财政,让财政解放出来的公司化运营模式。
“邀请地产开发商合作进行土地一级开发是传统的市场化招商方式,而济南目前的实践是新城运营战术层面的问题。”上官同君表示,新开发城区运营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谋划新造城必须先做新城运营的顶层设计,涵盖新城运营可行性研究全过程,包括市场研究、新城定位、可行性分析算账,然后在顶层设计指导下拿出专业的新城区规划设计任务书,再组织新城区规划邀标,重点策划“公司化运营新城区”系统解决方案,没有公司化运营新城区,单凭某一城市的财政投入是不可能建成新城的。
“各地方政府部门应当更为深入的学习如何以‘公司化’的方式去运营城市。”上官同君说。
来源:大河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