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斤小胖的逆袭!减肥干货、“跑马”干货赶快收藏
今年26岁的袁建龙是柯桥区公安分局轻纺城特战大队的一名队员,同时也是一个“跑马汉子”。这段时间来,他日日夜夜风雨无阻的努力,只为在这42.195公里的绍兴国际马拉松赛翩翩起舞。“跑步是我每天的必修课,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可以倾听自己的呼吸声和坚实的踏地声,这就是我每天跑步的意义。”他坚定地说。
跑步的种子在军旅生根发芽
谁能想到眼前这个线条感明显的兵哥哥,从小就是村民口中的小胖墩、大胃王呢?初中时,袁建龙的体重就达到了200斤,穿不上心仪的衣服,运动服也要买加宽加大的,走在街上会被人侧目,过度肥胖让青春期的小男孩逐渐自卑起来。虽然平日里打打球消消食,但依旧在伙伴面前“抬不起头来”。
直至一次偶然的机会,袁建龙看到了中央5台正在直播马拉松比赛,参赛运动员大都来自各行各业的大众跑友,“他们个个都是这么的阳光而富有活力,每当他们冲过终点时,就有那么多人为其欢呼、鼓掌,我不觉间已经热泪盈眶!”袁建龙难掩激动,他说,“瞬间感到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因为这是一种纯粹的敬佩,是一种毫无功利目的的赞许。满足的不是虚荣心,而是满满的正能量!”从那时开始,跑马的梦想已在少年心间发芽。
高中毕业后,袁建龙选择参军入伍。军旅生活终于为这个犹豫的少年推了最后一把——在部队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下,他爱上了跑步。每天风吹日晒,不分晴雨的十公里拉练,使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体能的呼唤,和能量的渴求。他用三年的时间减掉了三十斤,体脂率也保持在健康的水平。“各方面的运动能力大大提高,脆弱的灵魂得到了历练。从部队回来后,我一贯保持着在部队时候的那一股猛劲,喜欢挑战自己,仿佛在我眼里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了。”如今的他,眼神中跳动着自信、朝气的火花。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难忘第一个全马 双腿抽筋走完最后4公里
袁建龙笑称自己是个“奖牌控”,喜欢收集各种奖牌,因为每一块奖牌都来之不易。他先后参加了各种大大小小的越野比赛和铁人三项赛,2015—2016年参加两届杭州100公里毅行。从去年10月份开始,他正式把对跑步的热情放在了马拉松赛场,体重也一度下降到了140斤左右,“我终于瘦了,从肥胖到瘦下来,唯一的真理就是永不放弃!”
去年11月,袁建龙报名参加了千岛湖国际马拉松赛,“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个全马,因为缺乏经验,加上兴奋,比赛一开始我就以极高的配速紧紧跟随大神们的步伐前行,前半程状态良好,但是到了快30公里的时候就感觉力不从心了。”袁建龙说,当时跑到35公里的时候左腿抽筋,仍以平时训练的配速艰难前行着,到了38公里的时候竟然双腿同时抽筋,这才迫不得已停下了脚步。“那时候我的心里非常的不甘心,一个热心的跑友过来搀扶我,劝我别跑了,为了不受伤和今后还能跑更多的马拉松,还是上收容车吧。但是最终我还是以走跑的形式艰难地完成了最后的4公里,我想这就是所谓的马拉松精神吧!”
这次比赛让这位初出茅庐的小伙儿对马拉松心存敬畏,也对它有了另一种认识,想要跑好马拉松是需要足够的跑量和科学训练的。为此,他专程拜访了被誉为“中国马拉松第一人”的跑马大咖李子成。
期待“绍马”!干货来了
李子成告诉袁建龙,跑马的第一要义是跑前拉伸和跑后恢复。十分钟的拉伸运动必不可少,跑后的“冰感恢复”亦是不可或缺。对袁建龙而言,他为自己的身体摸索出了一套特别的“战法”:跑完全马后,一个猛子扎到湖里,用冰凉的湖水做一个自然SPA,兴起时游个泳,让四肢充分在水里舒展。上岸后,一身轻松,浑身的劲便回来了!
同时,他还遵循了李子成的意见,用凉水浸泡小腿到大腿之间的部分,配合排酸的按摩膏,专业泡沫轴,让身体尽量在长跑后第一时间恢复,投入到下一场训练。“李老师教的恢复手段我都已经学习过了,也一一分享给了跑友们,让大家一起科学训练,在创造成绩的同时避免伤痛。”原来,在备战马拉松的征程上,袁建龙不是一条单打独斗的“龙”,他加入的柯桥环湖——黎明脚步跑团,为跑友们共同的梦想一起砥砺前行。
“现在我和跑友们正在积极备战双11家门口的绍兴国际马拉松赛,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现在我的月跑量控制在350-400公里左右,我们对这场马拉松特别期待,每天都是热血满满!”说着袁建龙顿了顿,继而动情地说,“生命中有很多事情足以把你打倒,但真正打到你的是自己的心态。如果你没有信仰,请把跑步当做信仰,你的一生都会在朝圣的路上!”
期待如何装逼
健康第一,什么事过犹不及。
跑就漆盖痛啊
个人体质不一样
每个人不一样的
有什么不一样,等到膝盖疼的时候就知道了
以后老了,拄着拐杖走路。
跑完马上游泳,不会静脉曲张?
加油,但是建议量力而行
能成为传说中的黑马吗?
关注你的膝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