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志刚 孙建恒 张昳
孙建恒 华夏基石集团副总裁,腾股创投创始合伙人
倪志刚 腾股创投创始合伙人
张 昳 华夏基石集团高级合伙人 腾股创投合伙人
节选自《华为战略方法——基业长青的秘密》
华为的成功是战略的成功
华为公司能够不断抓住行业发展趋势并不断取得成功,其原因是什么呢?
可以大致总结为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做正确的事,依赖于强大的战略规划能力;第二是把事做正确,用符合业务发展的流程与组织进行保障。
华为通过向ibm学习战略管理方法blm(business leadership model),首先是把战略选择正确。
通信技术发展非常快,一旦踩错节点,公司就危险。2009年初,曾经排名全球前三的通信设备制造业巨头——北电网络公司宣告破产,给世界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纵观北电网络公司的发展历程,公司内部管理模式的混乱,尤其是在企业发展战略方面的盲目,可以说是导致其破产的最根本原因。
华为公司在成长过程中几个关键战略调整的节点,基本上都及时选择了正确的战略方向:
中国从纵横制电话交换机升级到程控交换机的时候,华为做了c&c08万门程控交换机,从农村包围城市。
传统程控交换机切换到下一代交换机(ngn:next-generation network),从农村全面走向城市。
移动通信从第二代转向第三代,ip与宽带。
产品向解决方案转型、服务。
华为通过五年滚动战略规划,时刻关注市场变化,确保了成功转型。
华为的五年滚动战略规划其实是一个体系,是在产业、区域、客户群三个层面分别进行各自的五年滚动战略规划,而且相互之间为互锁关系,以此来管理华为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的17万员工与业务。
五年滚动战略规划保证了华为的大方向,同时短期不会跑偏,比如在五年滚动战略规划和当年业务规划对锁的方法论下,华为当年没有加入小灵通的市场竞争,持续投入资源到3g移动通信,终于取得在3g移动通信上的技术、市场全面领先地位。在五年滚动战略规划中,对未来的判断通常会落实到几个场景里,然后对每个场景再组织专题研讨会。
华为与联想的战略对比
战略是关于企业长远发展的纲领性、全局性和整体性谋划。公司之间的战略差异,短期通常看不出来,但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联想与华为的发展差异则越来越明显。
由于企业战略与企业长效发展之间存在一种因果关系,企业战略的差异通过企业执行最终会以业绩差距表现出来,只不过企业战略对企业业绩的影响遵循“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可谓厚积而薄发。
30年过去了,华为以“聚焦通信”为特征的发展战略开始发力,而联想则以“资源整合”的发展战略大显身手。
对联想控股和华为两家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解构,尤其是对两家企业的核心价值、核心能力和业务结构进行比较分析,不难发现,两家企业选择的发展战略存在较大差异。而且,两家企业战略的价值追求和价值主张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联想追求多元化扩张和多行业的成功,看重影响力,强调求实、进取;
华为以客户为中心创造价值为核心价值追求,更有一种理想主义情怀,强调专业专注精神,在价值观方面倡导开放、合作、共赢。
柳传志总结了30年经营管理智慧的精髓,那就是“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按照这个管理模式,他创建了联想集团、神州数码、君联资本、融科智地、弘毅投资、神州租车、拜博口腔、安信颐和、丰联集团、佳沃集团等众多企业。可以说,柳传志无愧于一位企业管理大师。
华为与联想不同,通过多年的努力与积累,华为的核心能力几乎无可争议,那就是华为多年坚持不懈、专心致志打造出的强大研发能力与市场能力。
2016年,华为销售收入达到5200亿元,同比增长32%。
2016年11月17日,在3gpp ran1#87次会议的5g短码方案讨论中,华为公司主推的polar code(极化码)方案,成为5g控制信道embb(增强移动宽带)场景编码方案,在5g时代掌握了话语权。
2015年,华为与苹果公司达成一系列专利许可协议,覆盖gsm、umts、lte等无线通信技术。华为向苹果许可专利769件,而苹果向华为许可专利98件,这意味着华为已经开始向苹果收取专利费。
在通信业,两个公司签订专利许可时,专利许可数量多的一方要向数量少的一方收取专利费。根据专利数据与质量,业内估计至少是数亿美元。
从1990年到现在,华为26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研发。根据统计,华为2006-2016年十年间,其研发投入累计超过2700亿元,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15%。
华为拒绝短视和机会主义,在研发方面不吝投入,其研发能力已经拉开了与联想的巨大差距。联想电脑2013年的销售量虽然升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pc生产厂商,但是联想电脑只是做“大”了;华为则无论是在通信技术产品和服务方面,还是手机方面,都是做“强”了。
联想控股的愿景定位于“在多个行业内拥有领先企业”,决定了联想控股专注“制造企业”而不是制造产品,注定了联想坚持走“贸工技”发展道路,走业务多元化发展道路。
所以联想控股确定的发展战略目标是:形成核心资产运营、资产管理、“联想之星”孵化器投资三大板块的战略布局。核心资产运营涉及it、房地产、消费与现代服务、化工新材料、现代农业五大领域,运用多年积累的“实业+投资”的丰富经验,不断制造卓越企业,实现公司上市。
战略实施的结果是形成了联想电脑、神州数码、君联资本、融科智地、弘毅投资以及农业、食品、租车、酒业、化工、医疗、养老等众多业务板块并行发展的模式。
与联想多元化业务发展模式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华为钟情于专业化,倾情于专业化,坚定不移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任正非这样描述华为的专注和“傻干”:华为选择了通信行业,这个行业比较窄,市场规模没那么大,面对的又是世界级的竞争对手。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只有聚焦,只能集中配置资源朝着一个方向前进。犹如部队攻城,选择薄弱环节,尖刀队在城墙上先撕开一个口子,两翼的部队蜂拥而上,把这个口子向两边快速拉开,千军万马压过去,不断扫除前进中的障碍,最终形成不可阻挡的潮流,将缺口冲成大道,城池就是你的了。这就是华为人的傻干!
华为坚定地走自己认定的专业化发展道路,核心能力不断增强,核心业务不断强大,在全球市场攻城略地,30年保持高速增长。毫无疑问,华为创造了中国奇迹,创造了企业战略发展的经典案例。
过去30年,联想和华为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联想和华为战略选择各不相同,各自优劣难以评说。但从长期来看,企业发展成果的差异,最终将反映出企业战略方面的差异。
新刊预告
华夏基石集团原创知识平台,华夏基石《洞察》杂志2018年第1期(总第46期)即将出版。本期主要文章有:
20000字专题:“2018,遇见未来——打破思维桎梏,重新想象和定义组织!”
彭剑锋万字长文解读苏宁转型变革成功的逻辑和启示。
《回归本源看绩效》作者孙波最新著作,详解kpi和okr的异同以及管理回归到“人是主角”的时代趋势。
重要启事
11年来,华夏基石坚持向中国企业家和企业高管定期免费赠阅《洞察》。但由于印刷品邮寄周期长、投递率较低,很多读者和客户不能按时收到,希望能用付费定阅的方式及时收到杂志。
经慎重考虑,公司坚持免费赠阅的方针不变!但为使真正喜欢《洞察》杂志的读者、客户能按期收到刊物,试行收费快递投寄服务。
特别说明:本服务只针对《洞察》杂志的赠阅对象:企业家、企业高层管理者!
需要用快递方式收到《洞察》杂志的客户和读者请点击下方“进入原文”。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链接,可购买华夏基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