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正在逃离大城市,互联网公司其实可以换个思维

最近几天,一位在北京工作的高级技术员的一篇文章在互联网上持续发酵,说自己越来越承受不住北京的高消费和高压力,特别是高房价,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这片文章后来被转到了清华bbs,引发了大家的共鸣,在知乎,出来抱怨的也不仅仅是高校的高材生、协和的医生、外交部工作人员纷纷匿名回答,大家的主题无非就是一个——逃离北京。
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生活的年轻人,大城市的房价是最大的压力源泉,可以说,房价正在把年轻人赶出一线城市,也让用人的互联网公司遇到麻烦。
有人统计过北大和清华毕业生的留京率,结果是最近几年除了博士生某一年有回升之外,是一路下跌的。三年跌了20%。
人才开始逃离只是问题之一,更重要的留下的人看不到希望。北京房价大约是2009年之后脱离了中等收入家庭购买力的。2016年一轮暴涨之后。高收入家庭也望尘莫及了。
北京的劳动力成本一直在涨,前几年20万属于高薪,如今你开30万、40万年薪才能招到优秀的人才,这对企业来说是沉重的负担。而招到的人也不能安心工作,他们担心收入上涨的速度比不上房价。
而逃离一线也不是那么简单,因为很多行业在二三线没有就业机会,或者收入大幅下降。于是很多人陷入两难,留在一线买不起房子,结不了婚,生不了孩子,回到家乡或者去二线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而很多互联网公司也面临两难,留在一线城市有资源,但是人力成本高,去二三线资源没有了,也招不到合适的人。
于是,最后大家还是都在北京痛苦的奋斗着。
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呢?我们来看一下。
其实,海外不少知名企业是在一个不知名的小镇里面。总部在大城市获取资源。而很多部门完全没有必要留在大城市。
对于制造业,还有个产业链的问题,对于互联网企业,有人有网就能创造价值,何必在成本高昂的大城市浪费呢?
需要获取各类资源的总部留在北京、上海,深圳。而像研发、客服、设计一类的岗位完全可以去二三线。
对于没有买房的老员工,无力买房的应届生,你在一线城市招聘他们,然后送到二三线的部门去工作,给他一线城市的工资,他们会生活的很幸福,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一个20万年薪的研发,在一线城市只能住在条件恶劣的出租房、忍受拥挤的地铁,吃价格昂贵的盒饭。
而到了风景优美,房价相对比较低的青岛、大连、杭州,他们就可以工作两三年,贷款买上自己的房子,车子,住在公司附近,享受便利的生活。他的成果可以通过互联网在世界分享。
阿里没有在北京,但是杭州已经有了点产业聚集的意思,很多企业都在杭州设立的部门。
其实,青岛、大连这种风景优美,环境宜人,物产丰富,房价不高的地方其实非常适合设立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客服中心的。
成熟的互联网公司完全可以一线招应届生,把没有买房的老员工和应届生一起派到二三线城市去。员工生活幸福了,公司的成本也降低了,何乐而不为呢?
房价问题涉及方方面面,不是互联网公司或者个人能够解决的,但是合理配置能掌控的资源,降低成本提升效益是互联网公司能做的。
北京、上海、深圳变成总部中心,杭州变成设计中心、青岛变成研发中心,大连变成客服中心,重庆变成清算中心,这又有什么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