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镇豆腐干
天镇豆腐干,制作历史悠久,是用传统的工艺精制而成,有五香豆腐干和熏豆腐干两种。咸豆腐干又有豆腐干和豆腐筋之称。豆腐干长度约为15厘米,宽为3厘米,厚度是0.5厘米。豆腐筋长度约为15厘米,宽为2厘米,厚度为1厘米。熏干长度厚度大致相仿。
天镇豆腐干,选料精细,用上等的黄豆为原料,黄豆颗粒饱满,无疵瑕,磨出的豆浆、豆汁洁白鲜嫩。在制作豆腐干时,将制成的豆腐盛在木制模器内模压挤掉水分以后,再将模压品按豆腐干、豆腐筋所需大小切成块,然后在阳光下晾晒,晒成半韧,用水冲净再放到锅里煮。这时,锅内有食盐、花椒、茴香、大料、干姜、肉桂、豆蔻等作料调成的汤。煮2-3小时后,即可晾干食用。天镇豆腐干咀嚼时有韧性,用手拿有弹性,食到嘴里咸香可口,是一种极有特色的地方风味食品。
天镇习俗,凡出远门的人,必带豆腐干馈赠亲友;到外地求学和出国留学的学子,父母必多备豆腐干嘱其沿途和到达后吃,以豆腐干和和异乡水土。
莜面
莜面是由莜麦加工而成。莜麦,亦称“裸燕麦”,俗称“油麦”,是一年生草本作物。原产于中亚地区,最先引进欧洲大陆,尔后被我国引进,种植于西北、华北北部、内蒙古等地,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光绪二十八年颁布开垦蒙署令,流民迁入,莜麦从此在此落户。莜麦耐寒性强,非常适合冷凉气候。而且莜麦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秸行秆和麸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B,是牲畜的上等饲料,还可用于造纸。莜麦面可食用或做饲料。蛋白质平均含量达15%,比白面高51%,比稻米高93%,比米高54%,比玉米高68%;脂肪含量居各种粮食之首,平均达8.5%,是面粉的4.5倍,是稻米的6倍;钙磷含量亦很高,每百克莜面含钙58毫克,比面粉多20毫克,比稻米多50毫克;含磷312毫克,比面粉多53毫克,比稻米多208毫克。莜面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十分耐饿。
天镇广为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四十里莜面,三十里糕,二十里荞麦面饿断腰。”说的是人们吃了莜面,可以走四十里的路程,而吃了荞麦面只能走二十里路程。故此这里的人们对莜面特别钟爱,奉为至宝。莜面窝窝、莜面鱼鱼成为天镇独特的风味食品。
莜面窝窝的制做工序非常严格,和面一般是由体力较好的小伙子负责,加以烧开的水,用擀面棍搅拌成面团,必须趁热将其揉精。接下来的活就可以交给双手轻柔的女师傅了,但见她在光滑的石板上将小莜面团一揉、一搓,再往手指上一绕,就变出了一卷卷的莜面栲栳栳。接着将薄片卷成空心卷,竖立在笼中,蒸约10分钟后,揭去笼盖,喧腾腾的莜面窝窝就成功了。
天镇块垒是用纯莜面或掺和土豆碎未的莜面,加以蔬菜或野菜、榆钱、槐花等搅拌做成不规则的疙瘩状、块状的食品。因其任人手或筷子随意搓拌、搅拌,形如块状堆起的食品,故名“块垒”。“块垒”的食用方法分为两大类:蒸熟食者名曰“蒸块垒”;炒熟食者名曰“米块垒”,加油炒者则为“油炒块垒”。吃“块垒”时佐以蒜汁、辣椒酱等,风味更加独特。
油炸糕
行家对山西面食作了这样的概括:“晋南的馍、晋中的面、晋北的糕”。在天镇,盖房要吃上梁糕,乔迁要吃搬家糕,婚嫁要吃锣鼓糕,逢年过节要吃节日糕……天镇糕有“素糕”、“毛糕”、“脆炸糕”三种。素糕是把黍子去皮磨面,蒸成的糕,也叫“黄糕”;连皮磨面做成的糕为“毛糕”;将素糕包上馅儿,入油锅炸出的,就叫“脆炸糕”。做油糕最讲究做完糕后要留“糕根”,即在包完糕之后要剩一块素糕,把它捏成猪头状,即为“糕根”。预示有永远吃不完的糕。“好吃不过油炸糕”,可见这炸糕在晋北百姓生活中的地位。
把黍子碾成黄米,再把黄米磨成面,即成黄米面,由黄米面做成的黄米糕具有“黄、软、筋、香”四大特点。
“素糕”是不经过油炸这一道工序,做好后蘸上肉菜相当可口,即所谓“黄糕泡肉,吃个没够”。
油炸糕则比较讲究,大同的油炸糕具有个儿小、皮儿薄、花样多三个特点,其花样品种分豆馅、糖馅、 菜馅三种。豆馅有小豆、豇豆、扁豆、芸豆四种;糖馅有红糖、白糖两种,另外各加青红丝、玫瑰、核桃仁、果脯等;菜馅有绿豆芽、山药、胡萝卜馅;有地皮菜、豆腐干、山药馅;有山药、苦菜、韭菜馅。无论是哪种馅的油糕,吃进来都是里香外脆,脍炙人口。
因为糕与高谐音,所以起轿糕又成了起步糕,有步步高升的意思。民间流传:油糕包糖五世其昌;黄糕就酒越喝越有;油糕包葱大运亨通。所以除了结婚以外,孩子过满月,学生考试、生意开张、赶庙会、祭祖先、串亲戚都要吃糕。
天镇凉粉
天镇凉粉,是当地一种特产,在大同一带非常著名,成为人们到天镇后需要品尝的风味小吃。
天镇盛产土豆,土豆经过加工制成淀粉,然后再一次进行加工,成为粉条或者是凉粉。每到夏季,凉粉成为当地盛行的小吃,在街畔摆摊出售,也可以在街头铺面上出售,生意格外兴隆。
天镇凉粉,出售前一直泡在水里,顾客到来,出售凉粉的摊主便从水里捞出,用当地特有
吃过天镇凉粉的人都忘不了它那独特的味道。天镇凉粉用土豆淀粉加工制作,这是其筋道的根源。天镇凉粉的香更香在它的配料上,在天镇的每一个凉粉摊,你都会看到那里除了碗坨状的凉粉外,还有十几个小盆,那里放着各种各样的调料,主要的有醋、蒜水、葱花、黄瓜、香菜,而使天镇凉粉之所以称为天镇凉粉的就是其特有的莲花豆、豆腐干和辣椒油。莲花豆香酥可口,豆腐干嚼得过瘾,而辣椒油则口感香辣,不同于其他辣椒的干辣。
擦酥饼
天镇县的擦酥饼制作技艺精细,层次分明,脆而不碎,油而不腻,香酥适口。以精白面粉、菜籽油和适量的碱、椒、盐等为原料,经过制酥、和面、制饼、煎烤四道工序加工而成。
制作过程
制 酥:油、面比例为1:3。先将菜籽油烧热,将锅端下,倒入适量面粉反复搓揉。
和 面:先用60%的凉水与面粉拌和,搅成面絮,再倒入20%的温水,搓揉成硬面团,揉至面团表面发光,再将剩余20%凉水洒入,并用拳头在面团上榨压,使水全部“吃入”面内。然后将面团移在案板上用力反复搓揉,直至面有较强的韧性时,拉成长条,抹上清油,揪成一两三钱重的面剂;再在面剂上抹油,以防止粘连在一起,并逐个搓成三寸五分的长条,就可以制饼了。
制 饼:将以上长条压扁擀成一寸半宽的薄面片,加一钱五分油酥,撒匀椒盐一分,再一手扯面,一手卷面,扯成约二寸宽,一丈二尺长薄片,边扯边卷,层叠不断,最后卷成螺旋状饼坯。
煎 烤:在平锅(电饼铛)内倒一两菜籽油,将卷好的饼坯逐个排放在锅里。火力要分布均匀,散在周围,待三分钟后,给酥饼淋一点清油,逐个按火色情况调换位置,防止烤焦,一分钟后将酥饼翻身调换位置,达到火色均匀,两面金黄即成。
(天镇县新闻中心整理)
民族的就是国家的,天镇的就是中国的,天镇美食,美食天镇,我可愛的家乡,我生长的地方,拿糕、窝窝、块垒、筋丸子、抿更斗斗、山药鱼……我的最爱,什么山珍海味,美味佳肴统统滚一边去
凉粉就是提溜是哇,吃起来凉盈盈的,还有就是素糕好像更好吃
吃着长大的,看着就有感情,今天中午重新回味一下。
身在外常常想起老家美食,尤其是豆制品,天镇的最好吃!
天镇美味多多,走到哪都难忘家乡的味道
家乡饭最能寄托思乡情
在学校想我奶奶的饭,现在在外地想学校的饭
天镇县不但人才辈出,名吃也不胜枚举,看着就直流口水,来天镇包你大饱口福
家长的美味就是吃不腻也吃不够,因为这些美食不仅仅是味道好,更饱含了一颗颗天镇儿女的赤子心,衷心祝福大天镇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