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三年行动计划完成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因其点多面广、基础薄弱,成为“治污水”工作中的一大难点。水城绍兴众志成城,已经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日前,随着今年新增治理村主体工程的收工,该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宣告完成。据统计,截至目前,绍兴市共建成治理村1674个,接户64.12万户,实现规划保留村污水治理全覆盖。
3年来,绍兴市紧紧围绕“打好歼灭战、实现全覆盖”的目标,扎实高效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今年该市持续发力,建成新增治理村342个,接户15.97万户,接户完成率达125%,超额完成省定任务。“我们不仅完成了三年行动计划的1674个行政村的治理,还积极扫清规划非保留村的盲区,努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覆盖’。”绍兴市农办负责人介绍,该市对将要拆迁的规划非保留村也实施改造,去年,越城区东浦镇赏祊村作为试点村,率先开展这种“非典型”治污工作的探索,取得显著成效。在此基础上,今年已全面推开实施,真正做到全覆盖。
农村治污不仅覆盖面要广,更要注重治理效果,选择正确的技术处理模式至关重要。绍兴市根据实际,积极推广德国PKA、微动力成套设备、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技术等6大治理技术模式,均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比如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技术,因为占地少、能耗低、维护简便、处理效果好等优点,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污水宝”,成为嵊州市污水治理主打模式。据介绍,运用这一模式治污水,不仅出水水质可达到最高的一级A标准,而且平均每吨污水的处理费用只略高于0.1元。
除了引进先进技术,当地干部群众在污水处理的模式上也有不少创造性的尝试。诸暨市东白湖镇雄踞村将生活污水、生活有机垃圾处理池进行“合建”。这种合二为一的做法既节省了土地,又节约了建设资金,处理池产生了沼气还可直接供给村民使用。在绍兴市召开的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例会上,这一做法得到了省内专家的一致好评。有了好的技术模式,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最后还是要靠工程建设来实现。绍兴市普遍采取事前优设计、事中强管理、事后严验收的“三位一体”监管方式,严守工程质量把控关。比如在验收方面,采用邀请建设部门提前介入、运维管理第三方机构直接参与项目验收等办法,把好工程质量“出厂”关。在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维护上,绍兴也探索形成了独特的管理模式,大部分地方都将国有水务集团作为第三方服务主体,依托其体制、管理、技术、网络等优势,有效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
绍兴市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上不遗余力,推进了“五水共治”的深入实施,取得了不俗的成效。据统计,今年1月至11月,全市70个市控以上断面中,Ⅰ类至Ⅲ类水质断面55个,同比增加15个;功能区水质达标率80%,同比提高20个百分点;曹娥江、浦阳江全线水质达到Ⅲ类水以上标准,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笑而不语,多去村里走走听听百姓怎么讲的,这种政绩文章少写写

是不是以后再也不用弄了

钱清镇清风村,这样的生活污水纳管工程能算验收通过,见鬼了。上面一根铁管是什么意思,坑底下一根没接口的塑料管又是几个意思,这是蓄水池还是渗水池。
@钱清镇人民政府

到时说涨水费,这种垃圾工程还得百姓买单

没有监督的民生工程,弄得不好就会变成滋生腐败的“害命工程”。下面烂泥一填,上面水泥石子一铺,只等验收通过钞票拿进,管你老百姓实不实用。

这形象工程做的好!又肥了一帮人!

什么时候给农村天然气通一下!

我家还没有通呢?怎么算全覆盖呢?

就是,理论都是好的,实际情况呢?天知道。

这种工程都被骂死了

能讲实话吗

这根黑色的塑料管是要通向钱塘江还是滨海袍江。

漓渚新建街25号

漓渚镇新建街25号,领导们去看看呀!老百姓苦不堪言啊,进进出出都是生活污水里呀!

确实要严查,不合格的要求全线返工,严厉处罚施工单位!

赞同一楼

这种工程都是捞钱的。很多都是样子管道,其实没接住的

好顿顿的路都挖破,还不知道修好,也好意思来吹,脸皮够厚

越处理越差,齐贤镇振贤街上这边一个公厕被处理的彻底堵死,天天满出,市长日线也打过,挖掉点,三两天后又满出,五水共治,越治越差

楼主不要忘了来我们全球生态五百佳的夏履镇啊,我们的河道污染还没有治理过啊,不要忘了我们啊

去年刚改建化粪池,今年又搞,是叫老百姓年年走破路,工程质量又有谁在管?还不是给承包商送钱!

刚做好的,就堵,粪水都满出来了。还不如不做。

看看,不予置评

兰亭镇也是这个样子,我们家连污水管都没有接,在菜地里藏了只粪缸

我家也没通,写这文章的人你代表谁?

别说三年,就算30年,也一定还是老样子!

今天特意是看了下那块施工牌子---“绍兴柯桥恒通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兰亭镇紫红山村的管子霉酥酥的和面条一样,别人豆腐渣工程,这连豆腐渣都不如啊,豆腐渣好歹能凑合两年吧....这根本不能用,我有一句NMB不知当讲不当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