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市教育局召开的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扩大试点工作动员会上了解到,在嵊州市先行试点的基础上,今年我市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扩大试点工作,并将在2-3年内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制度。
什么是“县管校聘”?
“县管”,就是探索建立编制岗位总量控制、动态调整、统筹使用的新机制;
“校聘”,就是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按岗聘用、竞争择优、强化考核的新机制。
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项改革措施旨在加强区、县(市)域内中小学教师的统筹管理,落实中小学校的用人自主权,为教师合理流动提供制度保障,促进区、县(市)域内师资优化配置,推进教育公平。同时,也给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宽的空间去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
为有序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市教育局、市编委办、市财政局、市人社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全市公办中小学按照“以人为本、总量控制、统筹使用、合理配置”的原则,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
有关部门根据班额、生源(含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变化、教育教学任务增减等情况,统筹学校编制和岗位结构比例,同时,全面推行竞聘上岗制度,建立竞争择优、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
记者了解到,以市直学校为例,首轮竞聘将由各市直学校在同一时间公布所需岗位名称、数量、条件和岗位职责,教师申请校内竞聘或跨校竞聘,进行竞聘上岗。
接着,各市直学校再在同一时间公布空缺岗位,首轮竞聘时未聘的人员,实行二轮竞聘。对经过二轮竞聘后仍未上岗的教师,市教育局可根据实际进行统筹调剂安排工作岗位。
对没有竞聘上岗且不服从组织统筹调剂安排工作的,在原工作学校待岗培训,待岗培训期不超过12个月,待岗培训期内,只发放基本工资和不超过50%的基础性绩效工资,不享受奖励性绩效工资。
对接近退休年龄的教师,经组织选派参加支教的教师,处于孕期和哺乳期的教师以及患重大疾病的教师,原则上在原聘用学校续聘。
据悉,作为浙江省首批改革先行试点之一,嵊州市敢于承担挑战,率先垂范,稳步推进,经过首轮竞聘、二轮竞聘、组织调剂,15所学校完成了试点工作,共有2200余名教职工参加竞聘,试点工作多次得到了上级的肯定与表扬,接待了省内外10多批次考察团的观摩学习。
好办法,现在有些老师把岗位当铁饭碗,认为教得再差,也没事。现在应该能调动一些积极性了
真会想办法捞!一帮狗日的想的招!即能整人又能获利!
校长爽死了
校长爽死了
怎么评价老师好坏,是钱送的多少,还是谁后门开到好班差班?
老师一门心思搞后门,搞关系,买论文,无心上课,最后吃亏的还是学生
话糙理不糙
所谓四风,就是说干部的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就是懒惰!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就是自私!人类如果不向勤劳勤奋勤俭发展,那今后的路是血雨腥风的。
别喊得震天响,结果到时又变味了。。。
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最终的结果就是这样,一门心思工作的老实人吃亏,心思活的就如鱼得水了
单位领导是得好处最多的,下面人心不稳,领导位置就越稳当
过去比较公平公正公开(也没有可以保密的)。如医院,过去护士长也要上夜班,现在护士长不用上夜班了。政策制度使干群关系越来越敌对,最后,只有残酷镇压这一招,好好的理想前途就会毁灭在这批自私懒惰的人的手中!
科学不科学,只要看以后校长的权力是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如果是前者,说明就会滋生腐败。
老师竞聘上岗,首先不利于教育公平,造成好的老师去好的学校,差的老师去差的学校。表面上看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其实不以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今年在这个学校明年还不知道会去哪个学校。学生适应老师也是要有过程的。
竞聘上岗又不是新鲜事物,十来年前很多事业单位就开始搞了,效果一般般。嵊州中小学教育在整个绍兴市是垫底的,不好好沉下心来专研教育,这种花头绿滴滴的东东很来劲。
支持,振兴教育。
所以如何用制度来管理权力才是最重要的
竞聘能让老师真正把精力花在班级学生的教育上而不能再去课外办家庭辅导班赚外快。因为所教的班级成绩上不去就有可能落聘下岗。支持
不改有人说老师得过且过不好好教书;现在改革了,竞聘上岗,看看楼上那些人的嘴脸又是出来冷嘲热讽。你们咋这么难伺候呢。是不是让你们去中南海主政才能闭上你们的臭嘴
支持 现在的师风也需要提升
不把心思放在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上,就知道玩虚的瞎折腾。当前中小学最重要的是好好选拔一些一心为公、兢兢业业、不高潜规则、在教师心中能竖起威望的校领导,把教师队伍带起来,把教学水平搞起来,把学校里哪些乌烟瘴气的不正之风肃清,还我大绍兴一片清平祥和校园。
是一年一聘,还是三年一聘?或者...
绍兴当前教育界种种问题,主要是由于名校太少了,一则不能充分解决广大学子的入学需求,二则名校太少形成垄断,部分名校领导和教师利用这种垄断资源攫取利益,损害教育公平。
解决办法就是教育局集中精力在搞好2-3所名牌小学,1-2所名牌中学,形成充分竞争,一来解决入学需求,二来争夺生源的竞争压力的存在,也不至于让部分名校太屌!
如果教育局没有这个能力,很简单,你没能力搞,那就放手让民营学校搞嘛,国内有的是成功案例,绍兴人也不差钱,让上海杭州的民营学校进驻,人家也不至于有钱不赚不肯来吧?只要你肯放开手中的权力。
现在搞什么竞聘上岗,最后还不是学校教育局说了算,拼的无非是钱权逼,弄得教师人心惶惶,无心工作,更加不敢管学生,生怕得罪家长引起投诉被一票否决。天天搞关系卖人情,教的好不如人家关系好,逼得仅有的踏实肯干的教师心灰意冷,被迫同流合污。
就算太阳从西边出来,所有教育局领导和校领导都是铁面无私包青天,那也只会导致好的教师全部流向名校,造成好的学校师资力量越来越强,差的学校全部都是竞聘失败服从安排的弱鸡教师,导致更大的教育不公平。
一语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