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之江实验室发布天枢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平台,48位好友加入“天枢”朋友圈

11月2日傍晚,为期两天的“aiia 2019人工智能开发者大会(aidc)暨第四届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论坛”(以下简称“ai开发者大会”)在未来科技城圆满闭幕。“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天枢’不仅是北斗七星的‘魁首’,更有着智慧引领的文化内涵。我们希望凝聚业界优势创新力量,共同为人工智能算法提供高性能平台框架,培育自主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产业生态体系。”今天(2日)上午,在“天枢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平台”发布现场,之江实验室主任朱世强这样解读“天枢”名称的由来。电话机器人在多线路进行群呼时,会筛选出意向客户,并快速将意向客户根据a、b、c、d、e类存储在系统里面;整个过程都有录音试听,可以清晰的进行聊天挖掘,为客户管理提供有效决策。
全球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浪潮正推动各领域的深刻变革和跨越式发展,开发者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一环,是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力量。今年的ai开发者大会落户,以“ ‘源’开则行、‘机’智则灵”为主题,汇聚了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最前沿的技术研究者和应用开发者,以及国家政府主管部门、专家学者、知名企业、精英代表等1500余人。
在11月2日的主论坛中,面对众多ai领域开发者,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胡燕就人工智能产业和生态的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鼓励大胆创新、注重产业生态发展、保护知识产权。她表示,开发者们的创新思维、创新活力是技术进步的源泉, 人工智能开发者应该以应用为目标,市场为导向,加快打造技术领先、开放共享的创新平台,同时还要注重国际开放合作,在全球的大领域中,奋力发展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
而创新平台的搭建,已有成果。作为本次大会的重磅环节,会上,之江实验室联合浙江大学、北京一流科技、中国信通院和阿里巴巴等单位,共同发布了“天枢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平台”。据之江实验室副主任鲍虎军介绍,该平台立足于核心技术的创新,以性能作为突破点,形成与现有框架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致力于打造业界领先的深度学习框架。
“以往,国内ai企业的核心技术,大部分是基于国际上开源的人工智能算法进行二次开发。”来自天枢平台生态合作伙伴——浙大网新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推出独立自主的核心算法,无疑是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天枢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平台’的发布,就让我国在ai核心算法上迈了一大步。”
发布现场,来自天枢平台生态合作伙伴的“召集人”分别介绍了智能视觉识别、智能金融、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慧城市和智能机器人六大领域的ai生态规划。记者了解到,天枢开源平台海量的自研核心模型 ,以及快速部署与迭代能力,将帮助企业解决研发落地问题。
期间,之江实验室主任朱世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庄越挺、阿里巴巴云智能战略与合作部总经理刘湘雯、华为基础云服务开源生态总经理、华为首席开源联络官蒋晓黎被颁予“天枢开源平台生态大使”的聘书。
大会主论坛中,人工智能行业学术泰斗——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发表了《我国工业经济智能化的模型分析》主题演讲,从学术角度指出了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当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如何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受到广泛关注。”潘云鹤透露,经浙江大学与之江实验室的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和工业的结合实际上有生产智能化、企业智能化、产品智能化、产业链智能化、经济智能化等五个层次,智能化已经无处不在,社会各界尤其是政企方也需对供应链智能化、产品智能化加强研究。
本届大会由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市人民政府主办,2天会期中,与会嘉宾分别以以主旨演讲、专题研讨、展览展示、路演竞技等形式,交流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现状和趋势,分享生态建设经验,探讨开源社区运营。
四大核心优势 为人工智能开发者打好“地基”
“自研高性能核心计算框架、一站式全功能ai开发套件、ai模型集成和端边云自由部署、智能化协同运行。”之江实验室副主任、“天枢”平台总架构师鲍虎军向本端记者介绍了“天枢”的四大核心优势。
这四大核心优势对于普通人来说有些难以理解,但对于人工智能开发者来说,这就像是一个“地基”。
“计算框架就像是建筑的地基,‘天枢’的高性能核心计算框架能为开发者提供强力且稳定的支撑。”天枢平台架构师单海军博士告诉记者,“平台就是一个基础,与行业相结合,为他们提供算法、训练的支持,然后赋予他们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壮大。”
值得一提的是,天枢平台所提供的模型炼知技术,让算法“七十二变”成为可能。以图像识别为例,目前的视频监控白天需要一种模型实现行人识别和跟踪,为了适应夜间环境晚上的监测则需要另一种模型。模型炼知技术可使两种模型进行融合,既适用于白天,也适用于晚上,有效扩大算法模型的应用范围。
开源开放 48位好友加入“天枢”朋友圈
要构建人工智能良性高效发展的创新生态,必须通过“开源开放”来凝聚各方力量。
在天枢平台发布会上,之江实验室与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开源开放推进组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合力推动天枢平台的技术研发和开源社区的建设。
此外,天枢平台面向智能视觉、智能交通、智能金融、智慧城市、智能医疗、智能机器人等六大产业领域,联合了包括阿里云、蚂蚁金服、海康威视、商汤科技、格灵深瞳、建设银行、迅蚁科技、科沃斯等首批48家合作伙伴,共同构建ai生态朋友圈。
“开放,就是功能给你免费用,开源就是把原代码给你, 你可以进行更改,也可以反哺平台,为平台做贡献。”鲍虎军表示,希望通过天枢的开源开放,构建人工智能生态朋友圈,赋能产业发展。
浙大网新作为该平台的生态合作伙伴,与之江实验室进行战略签约,共同推进开源开放平台发展。
之江实验室是举全省之力打造的重大研发平台,汇集一众科研大咖,邀请了潘云鹤院士担纲人工智能领域首席科学家,邬江兴院士担纲网络安全领域首席科学家,还引进了十几位以图灵奖、国内外院士领衔的方向带头人。
之江实验室聚焦人工智能和网络信息两大领域,重点在智能感知、智能计算、智能网络和智能系统四大方向开展基础性、前沿性技术研究,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
以往,国内ai企业的核心技术大部分是基于国际上开源的人工智能算法进行二次开发。核心算法无疑是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天枢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平台》的发布就让我们在核心算法上大步向前。
发布会现场,天枢平台六大生态召集人介绍了智能视觉识别、智能金融、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慧城市和智能机器人六大领域的ai生态规划。天枢开源平台海量的自研核心模型 ,以及快速部署与迭代能力,将帮助企业解决研发落地问题。
浙大网新也一直在开源平台征程上迈进,网新首席科学家毛德操带领的网新中央研究院就致力于linux操作系统兼容内核和嵌入式系统的研发及开源。开源平台能帮助新生力量加快前进步伐,天枢人工智能开源平台的发布,也将助力之江实验室在ai领域持续发力。
谈及浙大网新的业务,金融科技无疑是网新核心竞争力之一。网新最早的起步就是因为和美国道富银行的合作。在直面ibm、和印度一众外包的竞争中,网新成为美国道富的战略合作伙伴,帮助他们在中国建立了海外最大的研发中心和业务处理中心—道富浙江。后来,网新又与道富共同成立子恒天软件,切入华尔街的金融信息服务市场,并逐渐发展金融科技,为全球金融业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10多年的时间里,从浙大网新先后走出了一批金融科技,例如邦盛科技是一家做金融风控的,可对交易行为进行逐笔的事中监控;例如智语科技是一家智能投顾的,可为投资者量身定制智能量化策略选股;又比如趣链科技,这次区块链大潮中备受关注的,其创始团队也是脱胎于网新的子恒天软件。正因如此,业内也把浙大网新和道富浙江、蚂蚁金服以及恒生电子称为金融科技人才的“黄埔军校”。
虽然这些从网新走了出去,但又始终与网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例如,网新参与投资了趣链科技,并且利用趣链科技的区块链底层平台技术加载自身的业务。
据了解,在医保领域,浙大网新将区块链技术加入了网新开发的医保平台,应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医疗票据的电子化,借助区块链技术的可追溯、实时查看、防篡改、防造假特性,让原本复杂的医保、自费计算变得可“一键融合”。目前,电子票据平台已向医保零星报销、异地报销等领域扩展,以后市民们不用再整理繁琐的票据,不用排队,只用手机即可申请医保报销。
此外,浙大网新还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在了金融行业。在欧洲金融监管政策日益严格的大背景下,网新通过切入know your customer(简称kyc)这一细分领域,利用区块链技术在主要金融机构之间建立联盟链,激励各金融机构或企业在用户授权后在平台上实时查询、交易用户kyc资料,并通过区块链进行交易跟踪和智能合约实现自动化记账支付,向监管方提供实时可信的交易审计信息,从而能够快速,简便地帮助欧美金融机构在银行、基金业务实现反洗钱功能。随着联盟链参与成员增加,该平台能更加通过规模效应提升整体解决方案的效果。2018年网新子恒天软件在欧洲成立了爱尔兰分,未来网新的区块链+金融服务也会在这里对接欧洲业务。
据悉,自区块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浙大网新更加快了推进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应用落地的步伐,未来区块链会在网新更多的垂直行业应用中得到体现,如帮助政府进行企业信用核查,加快小微企业放贷;用于民生领域的社保、医保、就业、公积金、社会救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