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介绍
梁冰律师,获得吉林大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本科学位,纽约大学的生物医学博士学位。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 她发现了染色质重塑复合物在dna损伤修复中的重要作用 这项科研成果在遗传物质结构和癌症发病机理的科研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出于对科研成果转化的浓厚兴趣, 她走向法律道路,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获得jd学位。在一家中型律师事务所工作一年多后,梁律师受聘进入众达(jones day)律师事务所,成为其中一名知识产权律师。梁冰律师目前主要执业领域包括专利申请, 专利诉讼, 技术交易和专利许可协议, 知识产权的尽职调查评估等等, 为各类生物医药公司提供知识产权相关事务法律咨询. 在众达律所工作期间,梁律师也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小宝宝,实现了事业与家庭的双丰收。
想知道如何进入国际顶尖的众达律师事务所?想知道法律人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想知道女律师如何在高强度的国际律所工作压力下兼顾家庭?那就快点来看看今天的文章吧~
作者:刘晓笑
摄影:陶冶
美国众达(jones day)律师最平凡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您在生命科学的道路上走了近十年的时间。为何后来转向了法律行业呢?当时有没有一些顾虑和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q&a
本身我对生命科学还是很有热情的,即便现在做了律师,只要有时间我还是会关注相关领域的发展包括阅读科研杂志。所以转行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容易的选择,我考虑了自己的兴趣在哪里,另外到底擅长什么,能把什么做好。综合权衡下来作出决定从事法律行业。现在的工作虽然也很多困难、挑战,我还是非常喜欢现在的工作内容,享受现在的工作成果和环境。另外因为我做的是生物医药相关的专利申请,经常要跟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家讨论他们的研究成果,所以我现在应该说也还是在生命医药这个大的领域里面,只是从不同的角度为这个领域服务。
大部分同学在法学院期间会选择去律师事务所实习,但是您在法学院期间选择在一家公司做法务,当时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现在看来,那段经历对后来的道路有何影响呢?
的确就像你说的,大部分同学都是会在法学院的时候到律师事务所实习,接下来毕业之后就在这家律师事务所工作。我当时能够选择的机会并不多,进入公司做法务也并不是一个最优的选择,我也就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参加了实习。不过现在回头看,这个经历让我受益匪浅。这是一家中型医疗器械公司,当时我加入的时候有500多人,它的法律部门相对比较小,虽然我是知识产权业务的实习律师。但是在实习中,我接触到了很多不同领域的法律,比如还有反不正当竞争诉讼案件,劳动法, 还有各种各样的合同。现在看来是很难想象的,因为美国的律师行业分工非常精细,一个领域的律师对另一个领域可能都是不熟悉的。那么能有这样一个机会涉猎各个方面的法律,这个机会还是很宝贵的。
另外现在我作为律所的律师,公司就是我们的客户,那么我在公司实习的经历,其实相当于在客户那里实习了一年,我就可以从客户的视角去看待客户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法律服务,对我现在在律所的工作有很多的指导。
您法学院刚毕业后进入了一家boutique law firm,工作一年多就进入了众达律师事务所。众达律所目前在全球五大洲、40多个城市都有分所,共有2500多名律师, 为规模最大、地域覆盖最广的国际性律师事务所之一。连续被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 彭博社(bloomberg)评为全球并购交易最多的律师事务所。您是怎样的契机进入这家律所的?为什么在众多大型律所中选择众达律所?笔试面试环节有何经验可以跟我们分享么?
我在法学院毕业之后第一年进入了一家专门做专利的律所工作,这是很多计划做专利律师的法学院学生毕业之后就业很普遍的选择。工作一年之后我的爱人从西雅图来到旧金山湾区,这也给了我一个机会考虑在旧金山湾区找新的工作和重新职业规划。这个时候我选择了一家综合性的大型律所。我是有两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是从长远打算来看,我想做一些跨境的业务,比如将来可以给中国的医药公司提供一些跨境法律服务,那么综合性大所在世界各地都有办公室,之间有很强的联系,我想这可能是一个更好的平台。
第二方面考虑是因为之前在公司做法务的经历,我发现公司往往会找一个律所做专利方面的业务,另一个律所做公司法方面的业务,还有一个律所做处理政府监管部门相关的法律问题。他们之间往往不能协调得很好。那么如果我进入一家综合性的律所,我们有个各方面业务的律师,那么就可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之间的配合、协调也就更加默契,服务质量也会更好。
那么为什么选了众达呢,有很多机缘巧合,也有很多命中注定。在当时面试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合伙人都跟我提到众达律所是one firm worldwide“一所跨全球”。我感觉到这并不仅仅是口号性的东西,而是非常深入人心的,也是大家都在这样做的。这跟我的长远打算非常符合,也是我选择众达的主要原因。
关于笔试面试,因为我是在专利精品所已经工作了一年然后才来到这里,所以没有经过笔试的环节,众达律师事务所直接会拿到我之前在工作中发表的一些专利申请、对审查意见的答辩,这些都是公开信息从网上可以查到。所以对写作方面他们早就已经考察过这个能力了。当时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跟在另外一个大律所的合伙人认识了,后来她先来到了众达,听说我爱人也来到旧金山湾区之后,她就推荐我也来众达律所的硅谷办公室。另外我发现众达律所在招新人的时候非常谨慎,我几乎是把这个办公室所有的合伙人都见了一遍,才完成了面试。
我想在面试中最重要的应该是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张地说自己的能力,如果你是一个只有一年经验的律师,你说你会做各种各样的业务,这其实反而给别人的印象不好。只要展现自己已经知道的东西,告诉对方我自己想做什么,我现在能做什么。其实合伙人都是从associate走过来的,知道你的能力到底在哪里,如果问到的问题你的确不知道,那么你就说不知道,合伙人也是可以理解的。
众达的管理结构独具一帜,为“一所跨全球”的一体化全球合伙律师事务所,在资源整合方面世界一流,这使得它一次又一次地赢得bti consulting group排行榜“最佳客户服务”大奖(此大奖是基于对财富1000强公司法律顾问的调查结果)。身在众达律所工作的您,想必一定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吧。那么从您的切身体会来讲,众达律所在管理风格和为客户服务方面有何独特的地方呢?
举个例子,我们有一个客户,我们不仅给它提供知识产权方面的服务,在它要并购其他公司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给他提供并购方面的服务,在它的产品要上市的时候,我们也会给他提供上市的服务,还有fda(食品药品监管局)方面的服务,就像是一站式购物中心的模式。另外有的客户在全球的知识产权规划都是由我们众达一家律所实现的,像我在中国的、日本的同事、澳大利亚的同事、欧洲的同事,都会齐心协力帮助一个客户完成它在全球的知识产权的规划。这对我个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对客户来说也是一种非常优质的服务。
现在的职业领域主要是什么?将来的规划?机遇和挑战?一般我们说到专利律师,要么就是做专利申请(patent prosecution),要么就是做专利诉讼(patent ligigation),但是您是两者皆有涉猎,而且很多时候两方面的案子同时开展。这在一般人来看是很难想象的。可以给我们讲讲您的工作内容是怎样的么?如何平衡这两种案件?
我现在已经是第五年做律师了,有一定的经验,但是也有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从宽度来讲,刚进律所的时候我主要做专利申请,后来也开始做一些专利诉讼,还有一种新的法律业务叫做ipr,是一种新形式的裁定专利有效性的行政程序。除了专利相关的,我还做了一些药物上市之前需要拿到食品药品监管局的许可,还有一些技术转让的业务。所以从宽度上讲,我在拓展自己的业务宽度,这也是一个挑战,因为要不断学习新的东西。
从深度来讲,很多专利律师可能也都感觉到近几年专利业务有很大的变化,我自己也在适应新的环境。
说到顶尖律所的律所,大家可能都会觉得高不可攀,难以接近。那么您可以给我们谈谈您平时在律师事务所工作最平凡的一天都是怎么度过的么?生活上怎样的呢?
平凡的一天现在可以用“分秒必争“来形容,最近刚生了小宝宝,另外业务方面也有很多新的东西进来,两边我都想顾及到,自己的压力就比较大。一大早起来先跟宝宝玩一会,然后给宝宝喂奶,接下来匆匆忙忙来到单位,做法律调查、写法律文件,跟同事交流,另外因为我现在已经是mid-level associate,所以律所也期望我能更多地参与客户管理,所以跟客户交流也多了起来。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每天下班时间从七点到十一点都有。不过现在我有了宝宝之后,我给自己的要求是七点到八点一定陪孩子度过,等孩子入睡之后再继续工作。不过留给自己的时间也是越来越少了,我作为一个职业女性,现在也有一个女儿, 希望能把自己的时间调整得更好,也给自己的女儿做一个好榜样。
于此同时我也得到了很多帮助,所以也很欣慰,一方面的帮助来自于家人的帮助,我的父母、爱人都给我分担了很多,让我可以在工作之余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在下班之后安静地享受跟小宝宝在一起的时间。另一方面来自于我们律师事务所的同事,比如有个合伙人,她也是一个母亲,在我怀孕的那一年状态很不好,已经修完产假进入工作的调整期,这位合伙人很能理解我的处境,每次给我工作之前都会问我的意见,现在的身体状态是不能够接受这样的工作强度。
这里我想提到我非常敬佩的一位女合伙人,现在在圣地亚哥,也是我当时来到众达律所的引路人。她说到她在人生每个阶段都会有一位女性给她很大的帮助,她现在在这个位置也希望给别人同样的帮助。听到这句话,我很有感触,这也是我想说的话。比如我在法学院实习的时候,就是受到那家公司的vp的推荐得到了那个机会。 后来我进入众达律所也是在西雅图认识那位女合伙人的推荐,现在来到众达律所之后,在工作中又收到了现在这个女合伙人的帮助,包括在我生宝宝的前后。我觉得这并不是一句冠冕堂皇的话,希望我将来在职业道路上也可以像她们一样。
在您的职业生涯中是否也曾有艰难、迷茫的时刻,您又是如何度过的呢?对大家有什么建议吗?
如果在一开始发现自己走的一条路不知道会把自己带到什么地方去,但是还是要好好把握每个呈现在面前的机会,你会学到很多你本来学不到的东西,也会给你一个机会重新规划你自己的职业走向。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大的目标,但是也许在向这个大目标努力的过程中并不是每一步都会让你很满意,要把这个大的目标时间拉长,有的时候看似是弯路并不一定是弯路,所有这些都会给你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意见,please follow wechat “宏景usbar”并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