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心人”付振海感动社区居民


“哪里有死角,哪里有堆积,居民最有发言权,所以我们要走出去倾听。”在居民们的眼里,百花洲街办主任付振海更像是个邻家大哥。自2011年到任百花洲街办以来,每天10多个小时的工作对他来说已是司空见惯,尽管工作繁忙,他每天还会利用工作之余频繁的走街串巷、访贫问苦,对于辖区卫生、乃至某某楼道、某某居民的情况则是如数家珍。
居民代表会议搬到庭院内
近日,在东湖区小金台社区3号庭院内,10多位社区居民与社区干部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谈问题,提建议。“这栋楼经常有人抛垃圾下来,二楼平台上积累了不少垃圾。”居民们陆续发言后,坐在人群中的付振海和社区干部们拿起笔,在本子上认真地记了起来。
“大妈,你放心,等下我和社区主任就会上门去做思想工作,平台垃圾确保明天清理干净。”付振海说道。
付振海告诉记者,百花洲街道地处南昌东湖区人流量最大、最繁华的地段,所辖社区都属于开放式无物业小区,这给环境卫生治理带来不小难度,为此,社区将“办公”场地搬到了居民楼楼院内,零距离倾听市民的投诉与反映。 付振海向居民拍胸脯说,“街道社区承诺一般问题立即整改,最长处理时间不超过三天。”
“解决问题要‘短平快’且不留死角”
谈起付振海,无论是街办同事还是社区居民个个都竖起了大拇指。不少与他处事七八年的老同事表示,他处理问题的速度、力度和满意度是令人称奇的。对群众提出的建筑垃圾、卫生死角问题,从来是从速处理,绝不拖延。
今年2月28日,状元桥社区民德路174号居民楼下水管堵塞,需开挖楼下地面,而该地面恰好处于一家酒店内,但由于店面已关闭多日,一时无法联系上店主,让居民们心急如焚。
得此消息后,付振海通过现场核实后,托朋友帮忙打听,用自己的手机打了上百个电话,最后才联系上该店老板。“当时那个老板不情愿,主要是担心影响到其酒店内存放的酒水等物品,后来我只好又托人帮其清点好。老板都被感动了。”
市容管理不“缺位” 环境管理不“断档”
在社区服务管理方面,付振海依托社区、物业、业委会,创造性地建立了创建工作组织架构,将原先的街道、社区两级创建,转变为街道、社区、驻区单位、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三级五方共建的形式,有效壮大了创建的力度和广度,成功地打造了百花洲路样板街。同时,他以市容环境网格化管理为模式,将街道划分为11个网格,每个网格内确定一名城管执法、一名环境质检人员和若干名社区干部、环卫工人为巡查责任人,努力做到市容管理不“缺位”,环境管理不“断档”。
去年一年,街道办就完成了状元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室、刘将军庙社区便民惠民服务中心和街道便民惠民服务中心的打造工作。既为居民群众提供了集娱乐、健身、学习、餐饮为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又打造了窗口式一条龙的办公方式,简化了办事程序。

好贴心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