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炎炎烈日,嘉兴持续开启着“烧烤模式”,席卷而来的热浪让市民大呼“伤不起”。人热得受不了,作为人们日常使用最频繁的电子产品——手机有时也“伤不起”。不少市民反映,自己的智能手机在这个夏天“很烫手”,多次出现“中暑”症状。
炎炎烈日,手机“罢工”理由多
8月6日下午,海宁多地气温高达40℃以上,大街上的行人都撑起了伞,穿起了防晒衣,“全副武装”生怕被晒伤。海宁女孩小雨刚从办公室走到户外,掏出iPhone手机看信息,不料“咔”的一声,屏幕便在她眼皮底下碎裂了。
“我的手机这些天也经常发热,玩游戏几分钟就烫得要命,运行速度变慢、反应迟缓,还总是死机,我只能耐着性子一遍遍重启。”市民郑女士抱怨说。连续多日的高温,不仅让嘉兴市民饱受烈日的“洗礼”,就连人们手里经常攥着的手机也频频发生“中暑”症状,要么死机要么开不了机,更有甚者直接在烈日炙烤下爆裂了。
记者从城南路一手机专卖店了解到,一到夏天,就有不少顾客反映手机发热的情况,并把手机送来检测。店内售后服务工作人员说,导致手机“中暑”的原因有很多,长时间在线观看视频、玩大型游戏、用手机上网、GPS导航以及长时间通话等,都可能导致手机过热而“中暑罢工”。“还有一部分年轻人为了保护手机或者让手机更美观,喜欢给手机装上各种厚厚的硅胶或塑料的保护套,这样在夏天反而会导致手机散热不畅。”
专家提醒,手机也要防“中暑”
除上述常规“中暑”情况外,高温天气还可能导致手机外壳变形,损伤手机屏幕,烈日暴晒下还可能会引起手机电池的爆炸。专家提醒,夏季使用手机要合理避暑,尽量避免太阳暴晒。
还有一部分人夏季流汗较多,接听电话时习惯将手机紧紧贴在脸上,久而久之汗水便会渗进手机造成元件腐蚀,出现故障,这些都是夏季高温“惹的祸”。
除高温外,空调房呆久了,手机也可能会“受伤”。从空调房里到室外,手机会出现冷凝现象,手机外壳甚至内部电池上会产生水汽,容易产生短路、电腐蚀、手机按键错位等问题,造成手机故障甚至报废。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现象,市民在空调房内可将手机放在口袋或者包内等相对密封的环境中,等手机温度和室外温度接近时再拿出来。
专家提醒,在给手机“防暑降温”的同时,控制通话时间,减少充电时间,去掉手机套,使用耳塞接听电话等措施都有助于降低手机热量,预防手机“中暑”。嘉兴日报
什么东西都怕热啊
天热,手机也怕热,安去全用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