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广东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要这么干

图片来自网络
本报记者 叶青
9月26日,广东省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暨企业研发机构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大企业广泛设立研发机构,确保年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
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强调,要始终坚持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定位不动摇,充分发挥广东市场化程度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强的优势,把创新落到产业上、落到发展上。要牵住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这个“牛鼻子”,聚焦创新发展八大举措,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为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支撑。
会上发布了《广东省推进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行动方案(2017-2020年)》、 《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计划(2017-2020年)》和《广东省促进科技企业挂牌上市专项行动方案》,并公布了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综合创新实力、税收贡献、成长性等年度百强企业名单。
大力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
2016年,广东研发经费投入达2035亿元,跃居全国第一。技术自给率达71%;发明专利申请量15.6万件,比2012年翻了一番多;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36万件,占全国总量的55.9%。广东近年来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孵化育成体系建设等“八大举措”,有力推动了全省的创新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的创新发展呈现出新气象,即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更加高效,新动能作用日趋凸显。这为广东下一阶段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会议提出,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要做好顶层设计,集中优势资源,加快在重点区域、重点平台和重点产业上取得突破。这与广东的现实基础有着密切关系。对比北京、长三角,广东的短板在于原始创新、基础研究方面优势不突出,底气在于工业基础雄厚、市场发育成熟、成果转化能力强。
在聚集重点区域方面,会议要求继续推进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并重点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路径。具体来看,沿着广州、东莞、深圳三个主要城市轴线建设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将其作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域,打造“中国硅谷”,建设全国创新发展的重要一极。构建“一廊十核多节点”的空间布局,集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其中,广州重点实施“iab”计划,做大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科技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2-3个产值超千亿的新兴产业集群。深圳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航天航空等产业,建设十大未来产业集聚区。
此外,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在此方面,已有高校、企业先行先试。香港科技大学联合东莞理工学院等在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共建粤港机器人学院和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已引进34个创业团队和企业,培育出李群自动化、优超精密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年内实现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
借力科技创新,深圳大疆科技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迅速成长为百亿级的高科技企业,产品占全球消费类无人机80%的市场份额,pct专利申请量居全国前十,今年有望实现100%的增长,达到200亿元的销售规模。
开展“独角兽企业”筛选,培育更多像深圳大疆科技的高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这是会议上提出的要求。会议强调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要大力培育各类创新主体,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提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要持续深入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力争2020年比2016年数量翻一番。同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挂牌上市专项行动,力争5年内挂牌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达3000家。
胡春华强调,要引导和推动大企业广泛设立研发机构,支撑企业转型升级提升水平。
广东将通过鼓励领军企业在全球布局建设研发机构、引导骨干企业独立建设研发机构、支持企业以产学研方式建设研发机构、推动中小企业以协同创新形式建立研发机构等四种模式,支持不同的企业采取不同的模式建立企业研发机构,形成模式多样、功能完善、布局优化的企业研发创新体系。重点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大力提高企业研发机构层次和水平,积极争取国家级高水平创新平台落户我省,支持现有国家级平台和大型骨干企业中央研究院做优做强,支持企业“走出去”设立或并购境外研发机构。
会议强调,加大对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的支持力度,引导和支持大型工业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确保今年底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力争今年底,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30%以上;到2020年底,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40%以上。
广东年内实现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
科技日报讯(记者叶青)9月26日,广东省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暨企业研发机构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大企业广泛设立研发机构,确保年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
2016年,广东研发经费投入达2035亿元,跃居全国第一。技术自给率达71%;发明专利申请量15.6万件,比2012年翻了一番多;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36万件,占全国总量的55.9%。广东近年来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孵化育成体系建设等“八大举措”,有力推动了全省的创新发展。这为广东下一阶段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会议提出,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要做好顶层设计,集中优势资源,加快在重点区域、重点平台和重点产业上取得突破。要大力培育各类创新主体,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提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开展“独角兽企业”筛选,持续深入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力争2020年比2016年数量翻一番。同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挂牌上市专项行动,力争5年内挂牌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达3000家。
引导和推动大企业广泛设立研发机构,是支撑企业转型升级提升水平的关键所在。会上获悉,广东将支持不同企业采取不同模式建研发机构,重点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大力提高企业研发机构层次和水平,积极争取国家级高水平创新平台落户该省,支持现有国家级平台和大型骨干企业中央研究院做优做强,支持企业“走出去”设立或并购境外研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