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不补课,是否可以理解为资本向教育伸出魔爪的信号


究竟是什么人煽动教育部能下令不准补课,各种可能都有,但最担心的一种可能是私立学校和培训机构的高层人士,是资本的魔爪伸向了教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上占主导的位的人会想各种办法争取话语权的。一般人是煽动不了教育管理部门的,但在中国,教育是一个非常大的产业,如同房地产一样,教育是个大金黄矿。搞私立教育和培训的,他们要占领教育市场,必须把教学质量搞上去才好招生,把自己的教学质量搞上去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公立学校质量搞下去,不让公立学校学生补课,这就是很便捷的一招。当前,在很多大城市都有一种说法,叫你小学中学不上私立,你就等着大学上私立。在湖北,也有私立学校挖垮公立学校的传言。因为,私立学校可以高收费,可以补课,可以搞到很多信息,学生成绩自然上去了,而公立学校就被各种条条框框束缚了,自然学生成绩上不去。如果不出所料,很快随州会有高档次的私立高中进来。 当前的问题是,学校不补了,但外面培训班会弹冠相庆,除了一些天才,其他学生家长只好多出N倍的钱送孩子去培训班吧。

以前看不到高中培训机构,现在看来快了,可伶天下父母心

不补课的目的如果是为孩子减负的话,那就先取缔社会补课机构,还孩子一个公平、轻松的竞争平台。否则,单方面要求学校停止补课那都是扯蛋的决定。

政府能管好社会培训机构吗?培训机构有资质吗?请的老师有资质吗?公立学校教师还要个教师证,培训机构的教师有什么标准?有人说,你们可以不送孩子去啊。是的,问题是现在有了这东西,你不去别人去,孩子心里不安,家长心理也不踏实。再说呢,任何商店都有营业执照,校外培训机构有吗?现在提出这个事,政府如何处置?如果处理不了,也不要说学校不能搞有偿补课,毕竟这是学生家庭真正的呼声!

培训机构太多 各取所需

发财的机会来了啊,办高中培训机构,为高中生办班补课,一本万利!!要抓紧时间哟。

这些形形色色的"培训班"还不是靠家长养活的?
如果不是个个家长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会养活这些个"培训班"么???

外面的培训机构那么多,怎么不取缔???这是逼着工薪阶层的孩子读不起书啊。

教育部岂是谁能煽动的?
为了不让孩子成为书呆子,为了提高孩子各项素质,为了孩子们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教育选拔方式也会做出逐步改变,将来的选拔方式一定不会跟过去一样只重知识,德智体综合选拔是发展方向,孩子应该只重知识还是全面素质,从未来的考试方式和选题我们可以慢慢来感应。不要用现在眼光去衡量将来,让孩子接触社会.体验社会.在社会中吸取社会知识和养分,为成为德智体全面人才奠定基础。

你好天真啊。还有这么天真可爱的人。你的孩子还没有读高中吧。等你孩子读高中的时候你可以在发表看法也不晚。

教育上的尴尬,补课吧说学生负担过重;不补课又怕学生学不好!两难啊!

以前补课说补课不对,现在不补又说不对。唉,

各级政府各级领导都在大谈“以人为本”,我就不明白为什么在高中双休上就没考虑“以人为本”?
一、安全问题:偏远农村孩子安全问题谁保证?我市“小草淮”、岩子河、长岗三里岗、府河东方、洛阳建国等地离随州城都有一百里以上,很多孩子的家离镇上还有好几十里路,有些人早上坐班车从随州出发,到镇上就是中午甚至是下午了,好些乡镇到了下午就没有通村客运了,他们怎么回家去?坐“麻木”车?有钱坐也不安全呀!农村大多数家长都在外打工,他们没条件接送孩子,孩子们回家也得不到监管和保护,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难道只有出了事,政府才出来安抚、解决问题?再说城市里的孩子,总体说来,城里的孩子父母在家的比例要远高于农村,回家交通不是问题,但城里的孩子的监管也有问题,不见得每个孩子都是乖宝宝和学霸,不去上网玩游戏打架谈恋爱的,要知道高中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叛逆期的!一级政府之行政,还得考虑各地之实际,高中双休政策的执行,显然没有顾及到随州绝大部分是农村之实际,甚至可以说,是政府无担当精神的表现!
二、学习环境:学校的学习环境和效果是最好的,不是一个人在家或是在补习班能比的,估计这一点谁都否定不了,要不然人类科学和文明的进步会产生学校、产生“班级授课制”?不是每个家长有财力支持送孩子们去补习班,不是每个孩子都有条件去补习(农村家长即便每年出得起二万三万的,但也不方便呀),补习班的学习效果是不如学校的,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
三、说说其它城市:楼上有人说武汉早就双休了,可我们是随州,大部分学生是农村人,交通安全、现实环境、文化氛围,各方面都是不能比拟的,武汉的高中生不上补习班的又有几个?还有,上面说全省都双休了,那只是政府文件都下到了,执行情况有谁统计过(不要相信所谓检查结果,报纸上天天说没有公立学校教师参与补课,城区的初中、小学教师补课现状,杜绝了吗?这是社会需求决定了社会存在)。还有,我就有亲戚的亲戚在襄阳上高中,他们那的高中周六周日还在上课!
四、国外的学生都很轻松吗?我没出过国,因工作原因,关注过不少相关文章(有兴趣的网友也可以上网去搜)。韩国、日本的高中生学习紧张程度比起中国,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美国的教育实际上“分层教育”,有精英教育,有国民教育,也有“贫民教育”,你看到网上说美国的名牌大学录取时怎么注重“能力”,实际上也都是要经过严格考试的,国内只能考上三本的人,相信也难进美国的“常春藤联盟”,你的托福或雅思就难考过!
五、寒门难出学子:当前的中国是飞速发展期,但不能否认的是,社会阶层正在形成并固化,不光是“家庭困难”的,就是一般能够保证衣食住行,甚至是“小康”的工薪阶层,实际上正在成为“寒门”,还想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样,没有文化、没有人脉资源,想通过个人努力暴富或出人头地,已经很难了。尽管高考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不可否认的是,还没有什么制度与方法比它更合理、更公平,普通百姓的子女,还是要通过艰苦的努力,尤其是少年时代的苦学,去改变自身的命运,去获得较好的生活。普通百姓,还是不要去听别人忽悠你什么“读书无用论”!建议在高中家长中搞个社会调查,看有多少家长赞同双休的!这不是反对政府,外国的政府要代表民意,我国的人民政府更是注重倾听人民的呼声!
六、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学习成绩是实实在在地通过记忆、思考、练习,一遍一遍地苦读、做作业,才能得来的,再好的先天素质,不付出艰苦的努力,也不可能取得好的成绩,这恐怕是所有搞教育的人的共识;学习过程本身也是对孩子的意志力的磨练和培养,对孩子们的将来生存也是至关重要的。不要相信什么小学高中时代学用电脑,否则是废才的鬼话,手机电脑实在是简单事,孩子们不到三个月就能学得很好,能满足基本的学习、办公要求;还有什么孩子的社会知识,受骗问题,试问全中国被电信诈骗的人,是成人多还是学生多?学校本是小社会,一个孩子性格类型、情商如何、交际能力,在他们的小社会就得到体现和培养,当他们走入社会后,也能很快地融入生活、工作环境。一个人成为书呆子,其原因不是他因为“读书”而“呆”了,更主要是他生就的性格类型与生活环境造成的,我们每个人都进过学校,成才的那么多,又有多少“书呆子”?学生阶段,还是重在学习!高中阶段,是一个人智力和心理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学习效果也优于小学与初中,但想取得好的效果,轻轻松松、玩玩打打是不可能的!

教育部门重任在肩,祖国希望靠你培养

随州几百万人口,自建国就没有培养出一位娱乐人才,为什么有那么小孩搞声乐、节目主持人

赞赞!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

你有这样的远见卓识,只待在小小的随州做个虚拟空间的版主真是屈才了,国务院才是发挥你雄才大略的地方,真是可惜啊

大家回忆一下房地产是怎么起来的,医疗费用是怎么起来的,然后看看沿海和发达地区“小学中学不上私立,大学就昌上私立”是什么道理,如果有条件的,可以看看美国的已经固化的各阶层究竟是怎么在投入子女教育的,再想想公立学校周末不准补课的可怕后果吧。

楼主过于阴谋论。
1、现在整个教育系统都在全面化系统化改革。看看教育部今年初发的义务教育改革文件,从小学开始,更注重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发展,将来社会活动也要算分的。未来的高考不像现在,是把平时成绩也作为考察的一部分。
现在的高中,只是整个教育系统改革的一个过程顺延而已。
2、要知道中国的国力在全世界也是第二了,无论是乡村建设还是教育,都在向欧美靠拢。欧美国家的孩子,初中以前以玩为主。
3、未来的国力竞争,从计算机方面转向人工智能。换言说,谁站在人工智能的前列,谁就是未来的世界老大。所以从小学开始,教育部全面普及人工智能方面的课程。这是未来关于人才的竞争。
社会变了,教育方式也在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