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晚9时58分,随着大项村被征迁户项某在房屋评估协议上签上名字,城中村改造多湖区块征迁涉及区块的房屋评估、签约工作全面完成。从上一轮一环线内三个社区22天完成房屋评估签约,到此次一环线外6个村10天完成房屋评估签约,金东区再次创下城中村改造房屋签约的新速度。
6月10日晚9时58分,最后一户完成签约。
公平公正取信于民
多湖征迁指挥部屡战告捷,其最重要的是经验是什么?“是群众的信任。这是我们顺利推进工作的最大动力。”指挥长黄炳立说。
以往征迁工作遇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策多变、执行不公,导致被征迁户对党委政府不信任。“征迁先要‘征心’,就从政策的一碗水端平开始。” 多湖街道党工委书记童作勇表示,要做到公平、公正,必须以严明的纪律作保障被征迁群众的合法权益。“我们坚持先签约先受惠的原则,在执行政策上一把尺子量到底,不优亲厚友,不厚此薄彼。”
真诚真心消除“疙瘩”
只有深入调查、摸清底数,只有从被征迁户角度考虑问题、解释政策,才能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里去。
十二里村仅用一天时间,最早实现房屋评估100%签约。征迁组组长傅小华表示,十二里村能率先完成签约,得益于前期走访过程中把人口迁移审批、宅基地审批、“一户一宅”界定等工作摸透,并进行分类处理。“百姓心里的‘疙瘩’没有了,他对政府的工作自然就认同了,工作推进也就加快了。” 他说,要对利益诉求不“堵”不“避”,不“拖”不“压”,对群众有疑问的地方一一耐心解答,才能让群众对房屋征收工作有政策上的认识和情感上的理解。
铁军发力乘势而上
与1101户被征迁户的庞大数据相比,多湖征迁指挥部人员仅40多人。征迁高效的背后,是金东征迁铁军忘我的拼搏攻坚。自5月中旬征迁号角吹响以来,征迁指挥部严格落实领导在一线、工作在一线、用餐在一线、落实在一线、考核在一线的“五个一线”工作法,40多名来自区机关的骨干“5+2”“白+黑”“早7晚10”,放弃节假日回家与亲人团聚、过节,日夜奔波于农户与征迁指挥部之间,走实地、访户情、唠家常、做服务,日夜蹲守,用狠劲拼出了征迁加速度。
城中村改造是惠民实事,早改早受益,且公寓式安置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为消除群众思想顾虑,推进工作,方春雷带着组员挨家挨户走访,耐心分析政策变动对农户的好处。“我们站在群众角度,从经济上,生活舒适度上,子女教育、医疗、就业上,剖析对比,转变农户思想观念。”方春雷表示,通过反复走访,反复做思想工作,他们逐渐营造了签约氛围,基本消除了群众坚持“一户一宅”的传统思想。
此次征迁,与以往很大的不同是进一步发挥了村两委班子及生产队长、村民代表的作用,使征迁指挥部有了强大的基层力量。
李伟长是十二里村新换届后的村支书,5月18日女儿出生,正赶上征迁工作组进驻村庄调查评估。他没有到医院照顾妻子,而是起早贪黑地往农户家中跑,20多天瘦了10多斤。“我们村处在二环线之内,早一天城中村改造,老百姓就早一天受益。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兑现自己在打造金东铁军暨‘拆治归整’大会战动员会的表态发言。” 李伟长说。在他的带领下,村级班子凝心聚力,不仅城中村改造房屋评估签约仅用一天率先完成,房前屋后违建拆除、剿灭劣Ⅴ类水等工作同样走在前列。
上古井村村支书杨军在征迁工作中表现突出,受到广泛好评。“他自己办的企业,从我们工作启动就再也没回去看过,而且每天在村上,积极参与工作,协助签约,对工作推进起到极大帮助。”上古井村征迁工作总负责人孟浩说起杨军,赞不绝口。
作为指挥长,黄炳立对这支战斗部队的每个成员都很欣慰,又有些心疼。“他们敢担当,肯奉献。如果说有什么回报,我们的成就感就在于早日让群众有更好的居住环境,早日让金东更美丽更富裕。”
来源:金东发布
这不废话么 农村拆迁赚好几倍 市区拆 1换1还白折腾
大项村不都搬走都多少年了吗,就剩几个老人本来就等着征签
一户一宅的是怎么界定的,单人户口能有宅基地吗?
敢不签吗?不签的话,就会通知单位领导,单位领导就会让你放下手头的工作。处理好拆迁问题才能回单位上班。小老百性怎么扛得住啊
希望拆迁工作是文明的,充分倾听民意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用为了城市发展来绑架民意,而不文明的,强买强卖的,强制拆迁的行为还是在有些地方层出不穷,让人失望!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发达后也会学习像北欧政府效仿城市的文明管理,相信计划经济年代遗留下来的家长式的强权政府会转化为服务型的人文关怀的政府,文明,人权,民生,一定是和经济发达程度关联的!
图一感觉很无奈,像在签认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