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从柯桥区农办了解到,2012年全区有88个村的经常性收入为20万元以下,经过一年的强村富民工作,截至目前,19个村都已经“脱贫”。
湖塘街道夏泽村2012年村经常性收入为18.78万元,2013年达到了32.68万元,一年时间,增加了近一半的收入。“我们村能增收,一靠土地流转,二靠‘三资’管理。”该村村干部拿出厚厚一叠规范的土地承包流转合同,介绍说,村里有数百亩土地流转,前些年每亩流转价格为2000多元,去年经过“三资”管理深化完善,每亩流转价格增加到4000多元。
实施土地流转和优化“三资”管理等工作成为众多经济薄弱村“脱贫”的秘诀。去年,柯桥区新增流转土地4000亩,完成50个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同时,清理规范经济合同近1.5万份,村集体收入年增加达1.17亿元,全区平均每个村增加31万元。双管齐下,众多经济薄弱村和夏泽村一样,实力有了质的飞跃。
柯桥区一直致力发展经济薄弱村。近年来,通过重点扶持新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示范基地、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加快土地流转、优化“三资”管理等措施增强村级实力。通过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实施农民创业培训、开展金融支持“三农”活动等方式,提高村民收入,带动村级经济发展。
区农办有关负责人说,近年来,经常性收入作为界定经济薄弱村的标准之一,一直在不断提高,从10万元以下,到15万元以下,再到20万元以下,随着标准的提高,出台的强村富民措施力度也不断提高,着实带动了一大批村的经济实力提高。
Via 《柯桥日报》
村脱贫,村民依然贫,倒是干部脱贫了。
说的真好。。
夏泽不是要建水库了吗怎么没动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