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企业云之腾讯云:一分钱引发的风起“云”涌

一分钱可以干什么?

记得小时候,一分钱可以买两块糖块,买一根20厘米的冰棍,还可以交给警察叔叔得到表扬……
如今,一分钱更多的是像一种象征,在真正流通中是不太有用了。当下最常用的就是微信一分钱红包测试谁在线。
然而就是这个很小的一分钱,在近日却把腾讯云推到了“风口浪尖”。原因是,腾讯云在厦门市信息中心公开招标的竞标会上,尽然只标价0.01元,而且竟然最后以0.01元的价格中标预算原本为495万元的厦门政务云项目。一时间,0.01元中标事件在2b圈引起了轩然大波。
>
0.01元中标是恶意竞争?也许你真想多了
腾讯0.01元中标后,立刻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一大波的网友开始在网上攻击腾讯云,说腾讯云这是恶性竞争,是砸场子,是两败俱伤的方式……
其实,我这里要说的是:各位你们真想多了。低价中标的事情并不是从腾讯开始的,在2b市场,这种方式已经出现很久了,但并没有引起像腾讯这么大的风波。之所以大家都站出来抨击腾讯,更多的是腾讯树大招“讽”。
之前,供应商在竞标过程中的价格战,更多的是压缩自己的利润,从而在投标中胜出。在云计算发展过程中,传统的项目招标过程中也开始出现了各种奇葩现象,也就是如今时常出现0元、0.01元投标等乱象。
例如:
1.2015年12月8日,在北京通用技术大厦由中机国际招标有限公司组织开标评审的“公安网即时通信系统项目”,中兴软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最终以低于1块钱金额取得中标的机会。
2.2016年3月江苏省东台市“经信委”进行了“工业云”的软件项目招标,规则是“最低价中标”。有3家南京公司,1家上海公司竞争。开标的结果,是3家南京公司集中“纠结”于150万左右,而上海公司的报价是0元。
3.2017年3月31日,辽宁省辽阳市发布《辽阳市信息中心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硬件建设项目中标公告》,成交供应商为中国电信集团辽宁省辽阳市电信分公司、中国电信系统集成有限公司辽宁分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金额为0.01元。
可见,0元、0.01元投标等现象,并不是个案。而在笔者看来,这种方式却很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是各大厂商竞标中常用的手段。
首先,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如今提供服务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传统的供应商更多的是提供各种设备来搭建项目,这些购买设备都是一些硬性的资产,只能压缩价格,并不能带来明显的降低,而云服务则不一样,只需要在我的公有云平台上给你开个端口,就能够满足你的需求,而开个端口并不需要云服务商付出多大的费用。
其次,与政府合作,必然能够带来品牌上的宣传,由此带来的好处自然很多。例如, 作为腾讯云竞争对手的阿里,就免费向政府的12306网站提供了技术协助。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实时交易系统之一,12306网站苦于解决高流量与高并发的问题,为解决这一短板,12306决定将75%的查询业务放到租来的云服务上面,于是就有了阿里云和12306的合作。
这项合作虽然免费,但从实例上证明与品牌宣传上而言,阿里巴巴已经赚到了。对比之下,腾讯云也亟待拿下一个政务云的标杆客户,以打响品牌,证明实力。
第三,云服务的盈利并不像传统的那样模式单一。如今的云服务,前期的投入资金也许并不高,但是在后期服务费用方面,他需要的资金可能远远超过你的想象。所以,前期以较低的价格中标,在后期收取服务费用,这未尝不是一个非常好的策略。
所以,各位看官,腾讯0.01元投标的现象并不值得你们喷来喷去,在我看来,这更是一种云时代的投标策略。无论你是公有云厂商,还是传统的it提供商,还是通信领域的集成商,你都要适应这种新兴的竞争模式。
腾讯云的大不简单!
0元、0.01元等中标事件,有一些项目在后期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也是很多人抨击腾讯云的原因,其实在我看来,越多人抨击腾讯,但这也越代表腾讯云的强大。
树大招风道理相信每个人都知道,腾讯云成为抨击目标,自然是因为其大的原因,如果是一个小小的云服务提供商,可能并不会引起大家的兴趣。这是大的不好,但对于云计算市场,却需要这种大的云服务厂商。
云计算市场不同于传统的it市场,可以同时存活多家it设备提供商,云计算市场则不可能出现这种状态,随着云计算的发展,这个市场更多的形成一种规模经济,最后只剩下一两家云服务提供商。只有这样云服务的性价比才最大化。所以,越大的云服务商才越具有竞争优势。
如今,我们不难发现,从16年开始,在公开场合马化腾已经将云计算“挂在嘴边”了,作为腾讯掌舵者,马化腾在it领袖峰会等场合提出对企业级市场的看好,云计算正是企业级市场最重要的细分领域,腾讯不可能错过。腾讯发力云计算市场的决心不言自明,云计算在腾讯战略版图中的重要性无需赘言。
在业务层面,腾讯云从发布之初,一直主打cdn、混合云等产品,推出游戏,视频、政府等垂直行业解决方案,从自己擅长的游戏,直播等领域开始开拓云市场。在产品特性上,腾讯云强调4s:稳定、安全、高速和服务;在品牌理念上则与腾讯互联网+战略配合,帮助各行各业拥抱互联网和挖掘大户数据。在布局大数据、国际化等重点战略方向,腾讯云也在快速跟进。
腾讯也把云生态系统建设当作头等大事。腾讯曾用“骨肉相连”来说明腾讯云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这不仅是指双方相互依赖、密不可分,更是明确给出了双方的角色定位。在这个云生态中,腾讯云自己是“骨”,合作伙伴是“肉”。
腾讯云只做iaas和少量paas,为客户提供高并发、高流量的it基础架构服务。而在此基础上的更多应用和服务,则由合作伙伴来提供。这种清晰的分工,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合作伙伴利益,避免双方争抢客户。腾讯云还致力于促进合作伙伴之间的相互合作,从而构建起一个真正健康的云生态体系。
据了解,从2017年开始,腾讯云将从区域和行业两个维度继续加大合作伙伴的拓展力度,金融、政府、教育、医疗、大数据、安全、视频等领域将是重点。同时,今年也是腾讯云海外布局的加速年,香港、美西、美东、加拿大、欧洲、新加坡的数据中心已经或即将建成。通过这些海外数据中心,合作伙伴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内客户,满足中国企业出海的需要。
相比竞争对手,腾讯云的优势在哪里?
谈到腾讯的竞争对手,大家首先就会想到百度和阿里,毕竟 bat三家公司引领者互联网行业的近十年的发展,几乎已经没有bat未曾涉及到的领域。这三家无疑是中国互联网企业中当之无愧的前三甲。在云计算、大数据到来之际,三家公司都开始不约而同的进入了云市场。
首先我们来看下百度这家公司,其实,之前,对于百度这家公司,我一直非常喜欢,为何?作为大学期间曾学过一段c++,java语言的笔者来说,对技术出身的李彦宏有着别样的情怀。我也一直认为,只有技术强大的公司才能走的更远,但,现在我认为我错了。
百度本身就是以技术为驱动的公司,旗下成功产品都有一个特性就是围绕技术去做。而百度这家搜索领域的巨头,也许一直太关注技术,却并没有让我看到很好的调整方向,在云计算方面,百度是bat中进入云计算市场最晚的厂商,如今百度在云方面的发展也并不多,发展重点也更多的放在人工智能等方面,所以百度并不是腾讯的最大竞争对手。
下面我们来看下阿里,可以说,阿里是目前腾讯最大的竞争对手。阿里在云计算市场上的成绩有目共睹,尤其是在华东地区,阿里几乎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相比较而言,腾讯的最大优势是,阿里做云计算,是自己的业务所需,不得不去发展云,所以将云计算放在非常重要的发展位置。
腾讯做云计算,虽然也是自己业务需求,但可以说并没有淘宝和天猫给来带来的做云计算的紧迫感。但腾讯也有自己的优势,长期以来,腾讯在2b市场给人的感觉并不是有很竞争力,这与腾讯的qq和微信在消费市场影响力太大有很大关系,很多人先入为主,就认为腾讯在2b市场不如阿里。
其实,在我看来,腾讯与阿里的云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腾讯的优势在于具体的应用体验,腾讯能够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为厂商提供不同侧重点的解决方案。例如政府窗口类业务更适合通过微信、qq等方式来完成+法,而金融企业期望在确保数据安全的情况下提供可靠的混合云方案等,而这些都是腾讯的优势。
结语
在笔者看来,云服务要落地,应用体验给外重要,这也是腾讯云的机会,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