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在瑶湖东堤曾出土过一座东吴将军墓,挖掘出随葬品二十多件,证明那一带存在东吴古墓。如今黄盖、吕蒙墓有明确地点说法,却单单没有周瑜墓的详细信息流传下来,也可能是当时东吴为保护这个墓葬而有意不泄露。
吕墓岗、黄盖嘴引出的话题在去南昌县麻丘乡的路上,王岚先生说到南昌县最大的内湖———瑶湖,他说:“谚云:天上瑶池,地上瑶湖。可见瑶湖风景之美,人们对其评价之高。我在上个世纪70年代还到过,说瑶湖湖波浩渺,湖光潋滟一点也不过分。而老百姓世代相传的吕墓岗便位于瑶湖不远处的南昌县麻丘广福孙家村,黄盖嘴又位于吕墓岗西约2.5公里lve/处,两者均在刘繇城附近。”
位于麻丘乡广福孙家村东南1.5公里的吕墓岗,东临大包圩堤,抚河故道紧临遗坛东南边缘。原岗约四五米高,因历年修堤取土夷平。遗址面积约近万平方米,文化层被严重破坏,红烧土散布广泛,可见房屋遗址为圆形,门道、火膛痕迹清楚,散见文化遗物。有石器、陶器、炊器等。时代属新石器时期至商周。
而吕墓岗、黄盖嘴(又称黄墓嘴)地名的存在,证明了吕蒙、黄盖的葬处。
吕蒙原是武将,孙权劝他读书,不料他不读则己,一读惊人,谚语之“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便是他的自许之言。吕蒙以机智著称。京剧中吕蒙蝴蝶式的脸谱,脸上黑白相次,图案上的结构,表现胸中有丘壑。公元219年吕蒙奉命袭击关羽,使他两线应战(北与曹操军队作战),截获之后,将他斩首传报曹公。吕蒙奏功不久,尚未得到封奖,即病发身死,曹操也不久亡故,距斩关羽之首前后不到一月。次年曹丕受汉禅,成为魏帝,刘备和孙权借此机会,也效仿称帝,三国鼎立的局面才真正形成。
周瑜之死,改变了当时的整个中国结构。而吕蒙胜关羽,很大程度上促成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周瑜死于公元211年,吕蒙死于8年之后的公元219年。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曹操在关羽被斩之后,认为孙权立了大功,就把孙权封为了南昌侯。而此时,吕蒙尚未得到封奖,便已病故。孙权既为南昌侯,领地便是今天的南昌,因此将吕蒙安葬在南昌是极有可能的。而南昌县吕墓岗的存在恰好应证了这一点。而史书上并无吕蒙墓的记载,黄盖墓有说在安徽芜湖一说的。在自己的领地厚葬自己的下属,体现了孙权的仁爱和明智。
那为何有吕墓岗和黄盖嘴的地名在南昌出现,而无与周瑜有关的地名在南昌出现呢?只能说是周瑜名声更大,而保密得更好,这是其一。另一将吕蒙、黄盖墓定在南昌,既有护卫周瑜的意思,又有蒙蔽大家,使大家不知周瑜墓在南昌的意思。更重要的是,有可能正因为周瑜墓在南昌,孙权才有请封南昌侯的意思,以便时时想起,时时怀念。
将周瑜秘葬于南昌瑶湖附近,小乔未与之合葬便不难解释了。这可能是孙权的意图,也是孙权对父辈级的周瑜的景仰。
复制的吧,麻丘乡早2000年就改麻丘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