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老人生活困难却乐做慈善 孙子现患病陷困境众人齐帮忙
都说好人有好报。最近,董建松就真正地体会到了这句话。
今年74岁的董建松是一位残疾老人,生活清寒平淡,但他坚持定期向县慈善总会捐款,这一坚持就是5年,共计5500元。如今,他的孙子身患再生障碍性贫血,不少好心人知情后,纷纷伸出援手。此外,县慈善总会也将董建松这些年捐出的5500元如数归还,并另外为他们送去2万元救助款。
董建松老人家住玉城街道内马村,一生命运坎坷。1985年时,他曾是我县有名的优秀粮食种植户,但是不久后创业失败,家庭也跟着陷入困境。9年前,老伴得了癌症,看病吃药,家里的经济一直不宽裕。这几年,董建松靠平时卖自家种的小菜和保险金维持着生活,每个月的收入只有1500元左右。
但董建松感激政府、感激社会曾经对他的支持,5年来,他除了向慈善总会定期捐款,同时还为村里修建道路做公益,是远近闻名的大好人。
董建松告诉记者,他每年都向县慈善总会捐款1000元左右,家里人也不知晓,只是自己默默地就坚持了下来。虽然每次捐的并不多,但都是自己省吃俭用积累下来的。
“我平日里经常看新闻,看到有这么多困难的人,就想凭自己的能力,帮助那些人,能帮一点是一点。”董建松说道。
天有不测风云。今年初,董建松的孙子董伯鹏因为患再生障碍性贫血,使得整个家庭再一次陷入困境。
据悉,再生障碍性贫血,与白血病一样都是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根据董伯鹏的病况,医生建议先保守治疗,如果吃特效药病情得到控制只需要长期吃药。如果没有得到控制,就要接受骨髓移植治疗,加上后期的康复费用,至少需要60万元。目前,董伯鹏每个月吃特效药和打保神精肝胃肾等药水就要10多万元。
“我孙子原来都好好的。今年1月15日,他突然牙龈出血,随后去医院检查,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现在,我孙子躺在病床上接受这么痛苦的治疗,看着就很心痛。”董建松外表坚强乐观,但一说到孙子的病情,忍不住眼圈发红。
听说老董一家的遭遇,不少好心人自发地为他们送去善款,董伯鹏的学校也发动师生捐款,本报也在今年4月22日四版以《青葱少年突患恶疾以药续命》为题进行了报道。目前,董伯鹏一家已收到社会各界善款13万元左右。
对于董建松老人的善举和家庭变故,县慈善总会也在第一时间送上救助款。县慈善总会副会长林水元说:“董建松老人在自己困难时仍去帮助他人,他的善心和奉献精神难能可贵。像这样的爱心人士,我们应当在他需要时给予帮助,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发扬这样的美德。”
“真的很感谢那些关注、帮助我们的好心人。以后等我孙子好了,我还是会继续捐款。同时我也希望我的孙子也能力所能及的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董建松说道。
残疾老人生活困难却乐做慈善 孙子患病陷困境众人齐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