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年龄大于实际年龄也就意味着心血管过早衰老,增加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我们的心脏虽然只有人的拳头那么大,但却是生命的发动机,它如此重要,只有好好保护它,才能拥有健康的人生。最可怕的十大心脏杀手全部揪出来啦,让您从日常生活中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原文网址点此处-徐艺风的坎坷经历
一、过咸
过咸食物肯定容易导致身体摄入过多的钠,钠会导致血液渗透压升高,这样就会导致过多的体液存留于血管中,长期如此就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就会导致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产生的几率增加。
预防方法:新修订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到,成人每天摄食盐量不要超过6克,相当于一个啤酒瓶盖大小。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对防治心血管等健康问题很有好处。
二、气愤
人在生气冲动的时候容易发怒,是因愿望不遂而积累起来的紧张爆发。因各种原因引发的怒,怒邪性质和致病暴怒伤阴即是指恼怒过度可引起脏腑气血病变。生气时引发的生理失调、血液加速、血压升高,严重的患者因此有猝死的可能。
预防方法:通过向人倾诉、转移注意力、换一个角度想问题、寻求有建设性的意见等方式,来舒缓压力和消除不良情绪,尽量降低由于压力和紧张而对心脏造成的损害。
三、伤感
在极度伤心时,人们会用心碎了来形容伤感、心情低落。经专家研究:过于悲痛可能会引发胸痛、憋气和呼吸短促等一些类似于心脏病的症状,称为心碎综合症。并不是真的心碎了,只是痛起来的感觉,就像心碎了一样。
预防方法:研究显示,心碎综合症的发生与人的性格有关。当不良情绪产生时,应当通过适当的途径排遣和发泄,千万别闷在心里。如果十分痛苦,最好要哭出来。人在动情而哭时,会分泌更多的激素和神经递质,有助去除体内因负面情绪而分泌的化学物质。
四、过劳
很多人觉得自己年轻,身体好,为了工作、游戏、追剧持续熬夜不眠不休,结果导致生物钟紊乱,心跳加速,甚至造成心源性猝死。人体就像一个弹簧,劳累就是外力。当劳累超过极限或持续时间过长时,身体这个弹簧就会发生永久变形,免疫力大大下降,导致老化、衰竭甚至死亡。
预防方法:调整不健康、不规律的生活方式,注意合理休息,可以避免引发三高、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健康问题。
五、抽烟
据研究表明:烟草中的尼古丁气体会危害人体的主要血管,而且还会提高患心脏病的风险。长期吸烟会引起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因为香烟里所含的尼古丁和焦油会损害血管内皮,导致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长期会引起器官缺血坏死。
预防方法:抽烟的人,越早戒烟越好;不抽烟的人,也要注意远离二手烟的伤害。
六、久坐
长时间同一姿势后突然变换体位,很容易造成血压波动,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使心脑等器官供血不足,严重时出现心悸、头晕、头痛,甚至反复晕厥或诱发脑卒中。这在身体瘦弱、缺乏体力活动的年轻人和青少年中并不少见。对中老年人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由于血管柔韧度较差,久坐后猛然牵拉,还可能撕裂血管,诱发主动脉夹层等严重后果,如抢救不及时,其死亡率达到30%~40%。
预防方法:有意识地动起来,最好每隔1~2小时起身活动一会儿,慢慢伸个懒腰、甩甩胳膊,松弛一下脊柱;或者通过绷脚尖、翘脚趾等活动踝关节,促进下肢的血液回流。如果条件允许,午睡时最好别趴着,睡不着也尽量找个地方平躺着歇会儿。
七、肥胖
研究发现,腰围粗的人患心脏病的几率约比其他人高40%,尤其是大腹便便的中年男性更容易猝死。一般来说,男性腰围不要大于90厘米,女性腰围不要大于80厘米。
预防方法:腰围超标者,最好去检查血压、血糖、血脂,指标异常要及早干预。同时需要控制体重,多做运动。
八、骤冷
有人喜欢在热天洗冷水澡,突然的冷刺激会造成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甚至会引起冠状动脉的严重痉挛、斑块破裂、血栓形成,严重时会造成急性心肌梗死,危及生命。这种情况最容易发生在有心脑血管等健康问题的人身上。
九、过激
天热出汗多,很多人渴了就会咕咚咕咚猛喝上一大杯水,感觉很爽快!然而,喝水太快,水分快速进入血液,会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从而增加心脏负担,心脏不好的人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有损健康。
预防方法:小固建议大家(尤其是心脏不好的人),每次喝水别超200毫升左右。
十、高糖
一般我们认为,高盐饮食和高血压紧密相关,然而美国心脏病杂志曾发文称,高糖饮食也会引发高血压。高血糖水平作用于下丘脑的某个关键部位,会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预防方法:想护好心脏,饮食上除了控盐,也需要控好糖分。远离心脑血管疾病,从日常生活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