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饲料企业里或多或少的都有那么几个“混子”,所谓的“混子”也就是不把工作放在心上而整天混日子的人。这部分人整天活的浑浑噩噩,对自己的工作也不上心,管他什么单位的利益呢,只要涉及不到自己,也懒得理会。对单位的一些事情偶尔发表一下在别人听来有点酸酸的怪话,对单位的一些活动也是磨磨唧唧的不主动配合,这样的人在领导眼中自然是消极分子,在员工眼中也是“惹不起”的另类。
所谓的“混子”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做的,一部分是老板家的亲属或是某领导的裙带,靠着关系来的工作岗位自然就没那么珍惜。一些饲料厂的老板家亲属都在单位任职,因为是亲属关系,自然在很多事情上也就不客气,多是因为待遇问题而出现埋怨,曾经在一家饲料厂听员工讲:坑老板的都是他自己家人。细细想来也是这么回事,饲料厂老板都是什么人物啊?粘上毛比猴子还精,对外人的防范自然是严格,唯独对自家人信任有加,这也就出现了“漏洞”一般情况下外人没那个胆量去坑老板,如果被发现肯定轻饶不了,说不上要吃官司,只有老板家亲属才不在乎,说到底,一家人总不至于去打官司吧。
还有一部分混日子的人是出于无奈,在他们自己看来,假如不混日子又能干什么呢?相信每个人步入工作岗位的时候都希望把工作做好,而且做出成绩,被领导认可,可是长期的努力不被认同,自然而然也就没有了当初的拼劲。这里面有很多的因素,譬如在车间管理了十年,还是一个生产班长,对班长的工作娴熟的不能再娴熟了,十年了,还没有提升,难免不出现干脆混日子的想法。再就是一个工资标准三年五年的不涨,时间长了也就感觉没什么劲头了,剩下来的日子也就是混了,所以,看不到希望是导致这一部分人选择了混日子。
在很多饲料企业无论规模大小,没有老板或者领导亲属在内任职的找不出几家,我们并不是反对这种任人唯亲,如果这些人任职高管,在工作中出现德不配位现象,那么带来的影响即便短期内表现不出来,但实际上已经暗流涌动,迟早会有爆发的一天。多年前,曾经一家饲料上市公司的总部生产总监亲口对我说:饲料生产有什么好干的?工作就那么回事而已,也就是混点工资,骗辆车开开。此老兄是老板家的亲属,在单位以飞扬跋扈和擅长整人与抠门著称,大家对此君大多敬而远之。
在一些大型的饲料集团企业中,混日子的人自然要比小企业多得多,正是因为企业大了才有空子钻,才能浑水摸鱼。一天不用做什么具体的工作,只要围着领导拍好马屁就可以了。这种情况在饲料企业太常见了,看看领导身边那些人,总有那么几个“混子”,心思不在工作上,而是在领导癖好上,这叫投其所好,也是一种生存智慧。对于大型的饲料企业来说,那么几个人的薪水也无所谓,就权当是古代帝王家皇宫内养的几个丫鬟仆人而已。这个也正是所谓大型饲料企业机构臃肿,转型速度和效率都低的因素之一。
饲料企业出现“混子”是在所难免,每个人的职业素养和追求标准不一样,企业管理人员在为员工积极性上不去而苦恼的时候也需要进行自我反省,为什么同样一个人在你这里干得很平庸,去了其他单位却干的风生水起呢?看看那些在同一家单位干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老员工吧,还有几个能够保持当初的创业激情呢?大部分人不说是“混子”也形同“混子”了,这部分人攀附在单位这只大船上随波逐流。如果让他们返回当初的年华再选择一次,我想很多人都会有不同的选择,为什么现在选择“趴”在那里不动了?因为社会的现实在摆在那里——竞争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