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版!花了5天证明"我妈是我妈",10年前存款才取出


“为了证明‘我妈是我妈’,我花了5天时间,费了好多精力,才终于取出了存款。”昨天,海宁市民王先生对记者说,“这家银行对储户高度负责的精神值得表扬,但证明‘我妈是我妈’的这些手续也的确是太繁琐了!”
10年前,王先生让弟弟在海宁市区的一家银行以母亲的名字存了8000元。如今,86岁的老母亲因病不能前往银行取款,王先生和弟弟带着自己的身份证、母亲的身份证和存折前往银行为老母亲取款,不料遇到了需要证明“你妈是你妈”的大麻烦。
为母取款遇大麻烦
王先生是海宁丁桥人,早年由于当兵,他的户口迁出了所在村子。从部队转业后,王先生分到海宁市区工作,并在市区有了新家,他的户口也落在了海宁市区。
若干年前,王先生的父亲过世,他的母亲凌阿姨得到一笔抚恤金。10年前,凌阿姨想把其中的8000元存起来,但上了年纪,又不识字,外出存钱不方便,王先生便让弟弟帮母亲存钱。存钱时,用了凌阿姨的身份证,存折上当然也写着凌阿姨的姓名。
10多年前,凌阿姨中风,王先生便把老母亲从乡下接到海宁市区和自己同住。孩子们都很孝顺,时不时地给这给那,老人衣食无忧,那笔钱一直都没有动过。
前不久,一条新闻突然让王先生想到母亲的存款。“这条新闻说,一位老人过世后留下一笔存款,子女拿着存折却取不出钱,到后来,他们又是找公证处又是找律师又是打官司的,把人折腾得够呛。”王先生说,这条新闻让他有点不安,“我和我妈、我弟说了这事,我妈让我和弟弟赶紧去银行把这笔钱取出来,换个办法再存。”
“我和弟弟带着自己的身份证、我妈妈的身份证和存折赶到当年的银行网点,发现那家网点已关了,我们又来到这家银行的海宁支行,有关人员了解情况后表示,这笔钱一定要我妈妈本人到网点才能取出,我们说妈妈上了年纪行动不便,没法到场,他们说需要很多证明。”王先生说。
花了5天才开好证明
王先生说,这家银行的服务态度还算不错,“他们给了我一个电话号码,说打这个电话后会有人上门服务,我们当时打了这个电话,没打通,就回家了。”
事后,王先生又打了银行留下的电话,第三天,工作人员终于来到他的家里。“一共来了两个人,他们看着躺在床上的我妈,问我是不是她的儿子,我妈说是;又问我妈是不是委托我去帮她取钱,我妈也说是。他们每问一个问题,都会详细记录下来,根据这份笔录,他们作了一份委托取款书,并让我妈按了手印,我以为到此已证明‘我妈是我妈’,没想到还是不行。”王先生说。
据王先生介绍,当天除了做笔录、按手印,银行工作人员还录了视频、照了相,“他们带着各种装备,除了照相,还录了很多细节,非常认真,一丝不苟。”
“有了这些证据,还不能证明‘我妈是我妈’,他们说还需要户口簿。”王先生说,当他把母亲的户口簿拿出来时,问题又来了,“由于我和弟弟的户口早已从村里迁出,母亲的户口簿上没了我们的姓名,银行人员说,按有关规定,要去村委会开证明。于是,我又去村委会开了非常详细的证明,前前后后花了5天时间,终于在这家银行的网点帮母亲取出了这笔存款,连本带利,一共12000元。”
手续能否简便些
帮母亲拿到存款,王先生的心里五味杂陈,“首先我想说的是,这家银行的服务态度和对储户高度负责的精神绝对是值得肯定的。但这么多的程序,前前后后花了这么长时间,总让人觉得有些繁琐,有点浪费社会资源,也影响效率。”
王先生说,回想起来,像他们的这种情况,其实还算是幸运的,“我妈行动不方便,但头脑还是清爽的。如果遇到老人患了老年痴呆症,那该怎么办?如果存款没有取出,老人却没了,还怎么证明‘你妈是你妈’?”
“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老人生前的存款如没有取出,同时也没有明确的遗嘱,子女要领取老人的存款,就要找公证处公证,找律师,甚至打官司,要知道,这都是要花钱花精力的呀。”王先生说,他以自家的真实故事,为有类似情况的高龄老人及子女提个醒,及早考虑到这种情况,避免产生大麻烦,也希望银行或相关部门能考虑到实际情况,想出更好的办法。(南湖晚报)

这样很合理啊——你妈又不止你一个子女,银行不这么认真的话,没准就要引起官司了!
蛮好的,还上门服务
这个蛮好了,上门服务,必要的证明也是要的,兄弟几个分不清,闹纠纷打官司的老娘舅节目的每天都有.
另一方面也是国人没法律意识
还不错吧能上门服务可见工作做的很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