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潮干货!里原宿—日本潮流文化的发源地!

关注有货头条账号,get最新潮流资讯,从头到脚,教你搭出绝佳造型!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里原宿,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对于潮流的热爱始于此。里原宿作为日本潮流文化的发源地,在这里面孕育出了影响日本甚至世界的品牌与设计师,将众多传奇人物聚集于此,他们相互交流,互相扶持……里原宿一词最早出现在《 checkmate 》杂志当中,在日本地图中,其实根本找不到里原宿这个地方,它没有完全准确的定位,它只是热爱时尚的年轻人口口相传的名字,在 90 年代具体是指在日本东京都涩谷区神宫前到同区的千駄谷之间,从jr山手线原宿站往明治通下坡方向一带的区域。
其实,我们不能用简单的地名来定义里原宿,它代表了八十年代中期至二十一世纪之间,在日本当时社会的大环境下,众多日本新兴品牌与相关产业应运而生所掀起的一种次文化运动,它耀眼而瞩目,它是日本街头文化兴起的重大转折点。如果没有当时的大环境,那么也许一切都不会存在,没有《 popeye 》,没有藤原浩,没有 nigo和高桥盾……
里原宿起源于 1993 年,很多人将其定为里原宿元年,因为在这一年 nigo 和高桥盾在其中开设了一家名为 nowhere 的 select shop,此后众多里原宿重要人物经常出没于此,很多故事与品牌便从这里开始……
a-z about harajuku
america
美国与日本街头文化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也要追溯到日本战败后,美国对日本发展做出的扶持与帮助。在美国的主导下,日本大力发展科学培养人才,使得战后日本经济突飞猛进,而这也恰恰让日本对美国有着非同一般的情感,日本因此成为了与世界联系最紧密的亚洲国家。在这样一个大环境的背景下,我们可以感受到日本对于美国的崇拜之情,这也同样影响着日本潮流文化的发展,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在里原宿这样一个潮流发源地当中,包含了丰富多样的外来文化,不可否认的是,它们其实就是这样一个大环境下的产物。
bape
bape 全称为 a bathing ape,它是众多潮流爱好者的启蒙品牌。无论你是否喜欢,都无需质疑它在日本甚至全球的强大时尚影响力。但有谁知道,这个品牌其实是在 1993 年 10 月的一个晚上,nigo与sk8thing 两人一拍即合所创立的。
bape三个创立人:mankey(左)、nigo(中)、sk8thing(下)
品牌最早以a bathing ape in lukewarm water为名,名字背后充满了对现实的隐喻——日本安于现状、物质丰富、生活舒适如浸在温水中的年轻人。大家所熟知的猿人头logo是由sk8thing用mac创作出来的。
sk8thing设计的bape标志性猿人logo
品牌成立之初,nowhere工作室只有三个平面设计师:创立品牌的nigo,构建品牌的sk8thing以及另一位低调人物mankey,最开始品牌一直维持着小本、限量的经营模式,随后便开启了不同寻常的发展之路,除了拥有了丰富的产品线外,品牌还创立了各品类分支,其中包括童装支线、女装支线、绅士支线以及年线支线等。
mankey设计的baby milo的卡通形象
同时,bape还善于与其他单位合作,开创了“品牌与品牌联名”的先河。90年代,明星效应让bape成为了炙手可热点品牌,从日本到香港。bape作为里原宿的代表品牌,虽然一直在稳步发展,但在nigo运营期间却发生了严重的财务问题,2011年,bape正式交由香港i.t接任,但nigo仍担任品牌的创意总监,2013年,nigo为bape庆祝了一场轰轰烈烈的20岁生日之后,2014年全身而退,nigo时代的猿人就此结束,新的猿人时代正式开启。
checkmate
创刊于1974年的日本刊物《checkmate》与里原宿有着奇妙的情缘。最初《checkmate》只是一本年轻化的高级情报杂志,随着90年代初期,街头文化日益流行,《checkmate》做出全新尝试,与时代相呼应,街头流行成为了杂志主要报道内容。
《checkmate》创刊号
1996年,《checkmate》首次在杂志中使用“里原宿”一词,从此“里原宿”开始被人们广泛使用。虽然90年代后期,随着街头流行开始走下坡路,使得街头男刊极具萎缩,但开创了原宿文化历史的《checkmate》如今已经成为了一本代表日本年轻男性流行的重要刊物。
《checkmate》杂志内页
dj
dj 文化深刻影响了里原宿的发展,并成为了 90 年代里原宿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说到 dj 文化,不得不提的便是藤原浩,他可以说是日本 dj 文化的先驱者,而这一切都要从藤原浩 18 岁那年,离开家乡来到东京说起。
在一次由知名乐评人大贯宪章在 tsubaki house 举办的 london night 派对中,藤原浩因最佳着装奖而赢得的一张免费飞往伦敦的机票,也就是这张机票让藤原浩拥有了一次从日本走向世界的机会。
年少时dj身份的藤原浩
在punk发源地,藤原浩除了结识了一些尚未走红的艺术家外,最重要的还是得到了朋克教父 malcolm mclaren 的指引,因为“london is boring right now,you should go to new york.”的一席话,促使藤原浩从伦敦来到纽约,接触了当时美国流行的hip-hop文化,并将这个音乐类型和先进的scratch打碟技术带回到日本。
藤原浩与朋克教父malcolm mclaren
在当时没有多少dj会带着自己的records出门,而藤原浩是第一个捧着从美国买回来的唱片到 club 里的 dj,是藤原浩将 dj 文化在日本发扬光大。正是在他做 dj 在 club 里打碟的那个年代,才让藤原浩结识了众多与里原宿相关的好朋友们。
electric cottage
无论是藤原浩带领的设计团队fragment design,还是它的经典闪电稻妻logo,都早已让人耳熟能详,但electric cottage如今却少有人提及。直白来讲,electric cottage是fragment design的前身,当下年轻朋友也许对它没有什么概念,因为electric cottage在1995年创立,于2003年就终止,它仅仅只有8年的生命值,双闪电是它最具辨识度的印记。
electric cottage logo与fragment design logo的区别
最初,它只是藤原浩私人办公室的名字,它所出产的单品也只限定内部人员穿着,即便有少数与其他品牌合作的单品,数量也极少,着实可奉为“神级之作”,可遇不可求。在electric cottage终结的同年,fragment design随之诞生,依旧以设计单位为出发点,意在与各大品牌合作提供设计,双闪logo得以延续的同时,外面还出现了圆圈将双闪框于圈内的设计。
electric cottage单品上的印字
《fruits》
创刊于1997年的日本著名街拍杂志《fruits》,用20年的岁月累积,记录了原宿地区年轻人的街头时尚,它是日本流行文化与街头艺术的记录者。1996年开始,包括里原宿在内的原宿时尚开始展露头脚,日本一群年轻人在这里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时尚潮流,他们是设计师,他们创立自己的品牌,他们通过杂志向年轻人分享更多的资讯,从而带动原宿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风格与流行趋势,这不仅影响了日本,更影响了全球的时尚。
《fruits》创刊号
《fruits》创始人兼摄影师青木正最早主要的拍摄地点集中在原宿这一带,90年代你会感受到各种各样的新潮流以每隔三个月一次的速度占领原宿街头,但随着1999年hokoten步行区(西山彻也曾在这里滑板)的关闭,让街拍的生命力开始走向低谷。
《fruits》杂志内页
原宿时尚总是起起伏伏,但《fruits》着实为日本的流行世代带来了强大冲击。2016年,一共发行了233期的《fruits》正式宣布停刊,90年代的原宿街拍成为了原宿文化中最美的印记。
goro’s
高桥吾郎从美国印地安部落回到日本,把店面从东京青山搬到了原宿,至此goro’s就已经开始成为书写里原宿的一部分。
goro’s创建人高桥吾郎
最初被我们所熟悉的与里原宿相关,力捧goro’s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藤原浩,另一个就是木村拓哉。其实早在90年代,藤原浩就已经在杂志专栏向大众介绍了goro’s饰品。
佩戴goro’s的藤原浩
翻开早期杂志,我们也会看到佩戴着goro’s的藤原浩,就连在《迷失东京》的电影客串中也没有放弃“展示”它,2012年,藤原浩还以自己的名义与goro’s、visvim携手带来三方联名fbt,使得这双鞋成为了fbt当中可遇而不可求的“神作”。
佩戴goro’s的木村拓哉
除此之外,你会在90年代木村拓哉拍摄的杂志与剧中看到他频频佩戴goro’s,至今出现在综艺上依旧如此。有人曾说,真正喜欢goro’s的人,最爱的还是品牌背后的情怀,也许藤原浩和木村拓哉就是带着这样的情怀吧。
hiroshi fujiwara
藤原浩(hiroshi fujiwara)出生于1964年2月7日,水瓶座,b型血。拥有包括dj、音乐人、品牌主理人等在内的多重身份,兴趣广泛,身经百战涉足领域之广,潮流、音乐、球鞋、网络、餐饮、极限运动每一样都不放过,被大家奉为神一样的人物,最爱的tittle不是潮流教父,而是音乐人。
goodenough(1990年创立)、a.f.f.a(与高桥盾1994创立)、base control(与泷泽伸介2005创立)、head porter(1998年创立)、uniform experiment(与清永浩文2008创立)、retaw(与村上大介2009创立)都是他本人或者他与其他主理人共同打造的品牌;honeyee、fragment24、ring of color都是他曾经参与建设的网络平台;fragment design是他领导的设计单位,凡是与之合作的品牌都被人们广而熟知;the pool aoyama、the park·ing ginza是他开设的类似pop-up store一样的实体店铺……
他是里原宿时代的构建者。从美国将最先进的scratch打碟技术带回日本,写杂志专栏通过文字对文化、流行进行传播,早期力捧了nigo、中村世纪、高桥盾、清永浩文、岩永光等一众里原宿大咖,为他们搭建平台,对他们的品牌进行扶持……他是整个里原宿时代的带动者。将藤原浩的经历翻来覆去的讲显得过于俗套,仅仅只列出这些,就可以完全感受到藤原浩无处不在的身影,可以说,他贯穿了整个里原宿时代。
《i bought》
创刊于2013年《i bought》是一本导购类的杂志,但它并非寻常的导购类杂志,杂志上所推荐的单品涉及方方面面,推荐人也都是日本各个领域的大佬们。 杂志第一期就邀请来教父藤原浩为其拍摄封面,之后不论是封面还是内容,除了藤原浩外,像江川芳文、nigo、西山彻等对里原宿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也都是《i bought》的常客。
杂志每一期都会根据不同主题来介绍大佬们「最近他买了什么」以及「如果要推荐会是什么」,从而让我们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他们在生活中的品味。
虽然日本潮流杂志发展已经有一段时间的累积,90年代里原宿也诞生了很多不同风格与种类的杂志,里原宿大佬们为其拍摄封面早已不足为奇,但是这个出生于21世纪的《i bought》却是以一种疯狂的方式,让人们更加贴近这些从里原宿走出来的、神一样级别的人物。杂志目前有12期,从每月一刊到之后不定期发行,据悉《i bought》现已停刊。
jonio
jonio是藤原浩给高桥盾起的一个外号。两人在夜店“london night”party上结识,当时藤原浩觉得高桥盾穿着时髦,与sex pistols的主唱johnny rotten神似,jonio(johnny)从此就成为了高桥盾的另一个名字。
神似johnny rotten的jonio
而当时,除了高桥盾之外,长尾智明以及岩永光都是在夜店与藤原浩认识,那时候高桥盾、长尾智明和岩永光已经组建了名为“tokyo sex pistols”的乐队。这也就有了之后,“tokyo sex pistols”在vivienne westwood第一次在日本举办时装秀上时的表演,而为之牵线的人就是藤原浩,这次不同寻常的经历奠定了三人与藤原浩之间的关系。
无论是2go(因为长相酷似藤原浩,被称为藤原浩二代。2go由此而来)和jonio成为了last orgy 2专栏的接班人,还是藤原浩鼓励岩永光创立bounty hunter以及与高桥盾共同打造的a.f.f.a,都可以从中看出藤原浩对他们三人特别的情谊。
kimura takuya
木村拓哉(kimura takuya)可以说对里原宿文化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明星效应也许从那时就已经形成。a bathing ape、number (n)ine、goro’s等品牌单品的热卖都与他有着必然的联系。
无论是在《恋爱世纪》和《hero 1》中穿着的a bathing ape checker cpo shirt和leather classic down jacket number (n)ine,还是在《pride》中穿着的number (n)ine tee,都被贴上了属于他的标签,两个品牌也因此风靡日本,火遍日本的大街小巷。除此之外,converse one star、redwing等鞋款也因为“木村效应”而在亚洲大红。
last orgy/last orgy 2/last orgy 3
last orgy是1987年,藤原浩与高木完共同以tinnie punks(1986年藤原浩与高木完两人组成的punk单位,后改名为tiny panx)的名义在《宝岛》杂志上打造的音乐连载专栏,1990年,last orgy专栏结束连载。
第二年,藤原浩指名要junio和2go(长尾智明已将2go改为nigo)作为他们的接班人,继承杂志专栏并改名“last orgy 2”,虽然是继承,但是两人一改过去方向,分享的内容以他们所喜欢的风格为主。
1993年,随着两人创立店铺nowhere的开启,last orgy 2也宣布停止连载。但大家的杂志缘分并没有因此结束,随着1993年的《asayan》的创刊,藤原浩、高桥盾、nigo三人再续前缘,共同在《asayan》上开启了《last orgy 3》的专栏,分享内容主要围绕nowhere以及三人发布的最新单品,a.f.f.a、undercover……《last orgy 3》成了无可替代的里原宿发信地,将他们所接触与喜爱的事物分享给读者。
major force
major force是索尼旗下的于1988年创立的日本最早的舞曲独立音乐厂牌,该厂牌云集了藤原浩、高木完、中西俊夫、工藤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