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考核基数]央行决定自2016年7月15日起,进一步完善平均法考核存款准备金。(央行)
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决定:自2016年7月15日起,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的考核基数由考核期末一般存款时点数调整为考核期内一般存款日终余额的算术平均值。同时,按季交纳存款准备金的境外人民币业务参加行存放境内代理行人民币存款,其交存基数也调整为上季度境外参加行人民币存放日终余额的算术平均值。
央行本次改革,将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的考核基数由考核期末一般存款时点数调整为考核期内一般存款日终余额的算术平均值,影响在于:
(1)有助于进一步熨平境内因缴准引发的资金面波动(利好),有助于银行降低资金备付率、提高超储资金利用效率;
(2)堵住CNH缴准的漏洞,熨平缴准前后离岸人民币资金利率的大幅波动。具体来看:
(1)CNY市场:熨平境内因冲存款、缴准引发的资金面波动
2015年9月15日,央行已对境内的存款准备金已经是从时点法改为平均法考核,但当时改的是分子而非分母,即15年9月要求“金融机构按法人存入的存款准备金日终余额算术平均值(分子为均值)与准备金考核基数(分母为时点)之比,不得低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本次考核修改之后,意味着分母的准备金考核基数由考核期末时点数调整为考核期内算术平均数。
[影响]考虑14年9月已执行存款偏离度考核,且14年以来不断逐步放松贷存比考核的约束,使得过去月末、季末商业银行冲存款的现象明显下降,旬度与月末的差异已较小。然而,如果把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的考核基数(分母)由考核期末时点数调整为考核期内算术平均数,有助于进一步熨平境内资金面波动,有利于银行降低资金备付率、提高超储资金利用效率。
(2)CNH市场:离岸钻漏洞而引发的拆借负利率现象或消失,有助于平滑CNH拆借利率的波动
1月18日央行宣布对CNH缴准,不过针对CNH当时执行的是时点考核。即当时CNH缴准的存款基数是“2015年末核算”,其存款准备金率是“行境内代理行/外资银行/境内母行现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于时点的基数作为考核,导致3月末缴准的时点上,境外银行不愿月底持有人民币,进而导致3月末CNH隔夜拆借利率大跌4.77个百分点至-3.725%(可参见20160331的日报)。变为平均法考核之后,有助于漏洞堵上,则考核时离岸人民币季末的头寸不会出现大幅变动,离岸人民币拆借利率也会更加稳定。
[影响]虽然在香港的离岸人民币有7000-8000亿,但仅存在托管行的离岸人民币才需缴准,其缴准的基数仅小几千亿。且3月末已初次缴准,本次变动虽然会带来基数的小幅上升,但新增缴准的规模应该在十几亿的量级;同时,从离岸人民币规模变动来看,4月香港人民币存款进一步下降至7230亿元,缴准的基数或也在下降。且从所属权来看是境外的人民币,影响很小。此外,7月15日执行,频率为季度,意味着六月末离岸人民币拆借不会出现3月末负利率的情景,也有助于平滑离岸人民币拆借利率的波动。
券商观点认为:准备金存款利率考核基数的调整,是为了应对人民币出现流动性问题。
华创证券债券团队表示:今年5-6月份资金面的处境可谓“内忧外患”。“外患”在于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总量资金将有所收缩。“内忧”方面,国内银行业将再次迎来MPA考核,这将使得6月份存在结构性的资金紧张的压力。
此次调整缴准基数,对上中下旬缴准的影响不尽相同。由于银行季末“冲存款”的行为仍在,因此在3月、6月、9月、12月的下旬末,其缴准基数就会低于以往;而上中旬末的存款是减少的,平均后反而可能需要多缴准备金。
据市场人士测算,在季末几个关键时点,从旬末值改为旬均值,缴准规模波动在1万亿元左右,按15%的平均存款准备金率推算,大致相当于释放了1700亿元左右的流动性。对于流动性的影响相当于降准,但比降准的规模小得多。此外,从旬末值改至旬均值,银行缴超额准备金的规模也将减少,不过影响也不太大。
一夜之间,人民币贬值近2%,如果你有1000万,一夜之间损失了一辆宝马1系,如果只有100块,可能早餐就没有了......
2016年新房交易量大涨,房价上涨,报告称今年房价将再上涨11%!观望的,等待的注意了,几个月工作又白忙了。结合身边朋友的事实看一看,绝对不夸张! 那些犹豫不决的客户,你们是买不到啦......
哪来的放水??
提准,收银根,紧放贷,利空房市,保汇率。
原来是季末考核,现在是按日考核,这怎么成了放水1700亿?
转发500次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