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母年纪大,住在高层无电梯楼,出入不方便。看到广州帮旧楼加装电梯的政策基本失败,我对我们的旧楼加装电梯已经没有信心。父母年轻的时候可能觉得爬高楼没什么,但随着年龄增大这已经成为生活的一种负担,换房子我们现在又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
我相信这种情况也同样发生在多数高层住户身上,我觉得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上世纪80年代~本世纪初,社会建设规划的重大失策导致的,当时为了多卖几套单位,不惜起多几层,但是又没有提供电梯。看看以前的人哪有起那么高的楼?高层住户生活不便,造成幸福感缺失,比住在旧矮房感觉更。这是当年建设规划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
而且高层的业主,因为房屋太高不方便,房子很难卖出,租出去也难!
既然政府不能为高层住户解决行动问题,不如每月发放300~500元的补贴,让住户起码有点补偿作为安慰,在生活上也可利用这笔款项请人代为购物送货之类的费用。
[ 本帖最后由 lain-gfm 于 2010-06-1816:16 编辑 ]
这位朋友,为了体现社会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你的设想,那么是否所有的旧楼都要发放高层津贴?以那个年代为界限划分旧楼?在同一栋楼中,几楼以上的是高层?低楼层的住户是否需要发放津贴?如要,要按照高层的多少比例发放?如不需要,理由又是什么?如果你有一个公正、合理、可行的方案,建议你可以提交给财政行政主管部门;也欢迎你直接提交给我局转交。
另外,按照你的逻辑思维,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凡是政府解决不了的社会问题,是否就要给予津贴或补助呢?
[ 本帖最后由 fsghxw 于 2010-06-2215:00 编辑 ]
2010-06-18 14: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