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想进入一个优秀的企业,但是,要么感觉竞争压力太大,要么感觉自己身处普通院校缺乏自信,要么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没啥本事,要么就是不知道怎么找到好工作。
在我看来,人与人的差距除了在平时的努力以外,还重在毕业前的就业选择问题上的智慧,而如何选择不外乎就是一个应聘渠道的问题罢了。可事实上,让人揪心的是,很多毕业生往往都不懂得如何有效利用自己的应届生身份,通过校园招聘渠道使自己的命运得以改变,而是不慌不忙的迷茫到毕业以后,才去考虑找工作的问题,可是后来却发现,自己在求职市场上要么因为缺乏工作经验而不被录用,要么因为根本没有多少合适的好企业和岗位在招聘,以至于求职无门。而这时,聪明的毕业生们才恍然意识到,自己已经错过了人生中可能唯一的一次转变命运的机会——校园招聘。
校园招聘渠道是几乎所有优秀的国有、私营、外资、合资企业的主要招聘渠道,甚至,有很多优秀的国企和外企的大部分岗位从来不面向社会招聘,如果错过校园招聘机会,可能意味着一生都无法进入这个层面的企业圈。
校园招聘每年招聘时间在9-11月,和3-5月之间,这是校园招聘最火爆的时间,尤其以9月份开始的秋季校招最为突出,往往大部分企业都在秋季校招上完成全部招聘任务。因此,应届毕业生必须在毕业前一年的秋季,也就是大四上学期,研三上学期的9月份开始积极参加各类企业的校招。
校园招聘中的优秀企业几乎对毕业生的工作经验无任何要求,如果工作经验过多,反而不会录用。因为他们想要的是一张白纸,日后便于用企业自身的价值观对其进行系统培养,而社会上的人比较庞杂,往往都是职场老油条,在价值观、职业习惯、工作风格等方面都很难与企业吻合,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这种要求对毫无工作经验的大学生绝对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校园招聘的主要渠道往往在各大名校的校园官方网站的就业网上,此外,还有应届生求职网,智联、前程这三个网站的全国校招界面都会有持续更新,毕业生应当每天都要保持对这些主流校招网站的持续浏览,防止遗漏任何有价值的招聘信息。
参加校招,必须通过这些网站进行网申,网申往往比较麻烦,因为不同企业的网申界面不同,每次都需要重新填写,而且填写时还要回答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平均每次简历申请需要30-60分钟的时间才能投递完成。因此,应届生必须有足够的耐心,谨慎、细致的完成网申环节,否则简历申请关就可能过不去,就不会有后来的笔试、面试机会,也没有任何办法补救。
网申成功后,就是笔试环节,笔试环节往往分为机考和纸质考试两种,考试内容多为公务员行测考试、性格测试、专业考试的结合卷,在规定时间内答完,通过后进入面试。
面试环节,往往分为2-3轮,往往是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有关面试的具体组织内容,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查询,认真学习,这一学习阶段很重要,很多优秀的毕业生面试前都会搜集各类可能的面试问题和内容做充分的准备,比如,搜索各种该企业的面试经验,背诵1分钟和3分钟自我介绍,面试穿着,言谈举止的每一个细节都会进行模拟训练。然后再经过多次面试实践,从而逐渐克服紧张、自卑、笨拙,并最终成熟。
面试通过后,企业会发出录用通知书,然后与企业签订三方就业协议书,正式毕业后直接上岗。很多优秀毕业生都能同时拿到很多优秀企业的录用通知,最终选择1-2家签约。
可能很多人,认为,那些在名校举办的校园宣讲会,只有名校的毕业生才能更容易通过简历申请关,最终被录用,但事实上,有很多优秀企业并不是那么死板一块的,只要你足够自信,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那么就有无限的机会被他们录用,有的时候,名校的学生并不想进入那些你认为很优秀的企业,企业也不想空手而归,因此,机会的光临有时候甚至会超出你的想象,而且这种案例并不少。至少比你直接去社会参加那些不知名企业的社会招聘渠道要容易得多。
无论如何,只要有勇气去尝试,就有机会和出线的可能,如果一个人,连尝试都不敢,或者懒惰到不愿意去尝试那些看似不可能的机会,那就注定要走一段很艰难的弯路了,总之,选择比努力更加重要,能不能突破视野和观念的局限,机会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