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行业云平台怎样建,又如何精准地服务企业,助推经济社会发展?10月21日上午,一场以“轴承云”平台建设为话题的“巅峰”论坛在新昌县陀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毛光烈,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等10多位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专家把脉问诊。
新昌是全国轴承之乡,有大大小小近千家轴承企业,轴承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而全国轴承行业更是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陀曼精密机械”董事长俞朝杰正是基于轴承产业的市场前景,提出“轴承云”建设。
在“巅峰”论坛上,俞朝杰从平台架构、价值意义等6方面作了汇报。他说,“轴承云”是为轴承产业量身定制的基于云服务的产业生态化整体解决方案,覆盖从原料采购、磨前制造、磨后制造、批发零售商到终端用户的整个产业链。
“云平台拿什么去吸引轴承企业。”俞朝杰话音刚落,浙江理工大学新昌创新技术研究院院长、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派驻新昌指导组组长胡旭东抛出问题。
“轴承行业有哪几个薄弱环节,要找到应用解决的方案,不必求全。”浙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谭建荣坦言,关键要体制机制、盈利模式上下功夫,要成立一个第三方跨界经营的企业,主要业务脱离,这样规避与轴承行业的厉害关系。
“我非常看好这个项目,做好了未来可以在每个细分行业进行推广的话,前景非常可观。”许多专家表达了这样的观点。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卢耀辉建议,一定要从解决制造企业的痛点难点入手,云平台才能真正成为客户的云。
在现场的智慧碰撞中,专家们观点鲜明、一针见血。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傅建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亚林、浙江理工大学副教授向忠等专家从云数据的采集、借鉴其他云平台的经验、增加造血功能等方面对提出自己的建议。
“用电子商务的思维,作复杂的工业数据工作,无法切入制造过程。”等专家们和新昌县政府主要领导的发言后,作为智能制造领域的专家,毛光烈离开座位走上讲台,拿起笔在白板上开启讲课。毛光烈介绍,开发云平台为客户提供新的价值作为首要任务,技术决定胜负,实现形式靠一流的团队。他在看好行业方向的大数据,行业制造方向的云服务的同时,建议做高附加值,长寿命的产品。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讲课中,毛光烈多次提到建技术平台的重要性。
“轴承行业云,建设比较复杂,做系统性服务千头万绪。通过专家们的指导,以技术服务为主的主攻方向比较清楚,要让这朵云成为全国轴承行业的云平台,是应该求真求精。”在长达3个小时的“轴承云”“巅峰”论坛中,俞朝杰不时认真的笔记。
专家们为俞朝杰指明的是一条“轴承云”建设的全新道路,更开启了新昌轴承二次跨越式发展的新征程。
连轴承都做不好的社会,还在吹厉害了,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