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准孩子玩手机、自己却放不下,双重标准的家长在绍兴有点多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这曾是一句网上热门的玩笑话,现在却成了一名小学生的心声。最近,海南儋州市读四年级的小荣写了一篇作文,对只顾玩手机的爸爸,孩子的感想是“你快是手机的爸爸了”。孩子写的这篇作文在网上热传,不少老师和家长看后表示惭愧,也引起一些反思。
新闻回放
爸爸只顾玩手机
小学生写作文“求关注”
前不久一次语文考试中,海南儋州市那大第七小学四年级的作文题目是“××,我想对你说”,学生小荣写了这样一篇作文:“爸爸,我一直想对你说:和我玩一会。每当我看到别人的爸爸带他们出去玩的时候,我是多么羡慕。你就只会玩手机,你已经快不是我爸了,你快是手机的爸爸了。”
据了解,小荣今年10岁,成绩中等,小荣的父亲平时在工地干活,母亲开三轮车载客,小荣心里很清楚,父母平时打工挣钱很辛苦,所以每天放学后,他都会自觉做完作业,想等父亲回来一起玩。可父亲每次回家只顾着玩手机,“让爸爸陪我出去玩一会的时候,爸爸都会说‘走开,别打扰我’。”小荣说。
对于孩子的想法,小荣的父亲表示,下班后确实常常因为玩手机忽略了孩子,“我会争取改掉这个坏毛病,多留一点时间陪孩子。”
新闻调查
不准孩子玩、自己放不下
双重标准的家长有点多
“晚上在家里吃饭,经常是妈妈喂妹妹吃饭,我自己吃饭,爸爸连吃饭时也舍不得放下手机,一手夹菜、一手举着手机看。”在本地一所小学读一年级的小葛告诉记者,爸爸很舍不得放下手机,周末陪自己打羽毛球时,连捡球的时间都不错过,还要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来看一眼。
葛爸爸告诉记者,他不怎么发“朋友圈”,最多看看朋友们发的信息,另外在手机上看得最多的是各种新闻,“有时候自己也没意识到,情不自禁就拿手机出来,已成习惯了。”而对于孩子玩手机的时间,他则有严格控制,“双休日每天给孩子玩10分钟游戏,平时不让孩子玩手机。”
记者在“朋友圈”调查发现,类似不准孩子玩手机、自己却放不下手机的家长有点多。
市民沈先生是“游戏控”,在家经常没事就抱着手机玩游戏,对小学二年级的儿子,他是持放任的态度,有时候也会让孩子上手玩两局,虽然此举遭到孩子妈妈的强烈反对。“我觉得玩游戏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脑力锻炼,但他妈妈就怕儿子沉迷于游戏。”
“也不是放不下手机,孩子上完幼儿园回来大多自己玩,我也没其他事情,就一边做家务,一边在手机上看电视剧。”市民潘女士告诉记者,有一次发现孩子在沙发后盯着自己的手机屏幕跟着一起在看电视剧,这才觉得要在孩子面前收敛一点。
绍兴也有好家长
为孩子多看书少玩手机
相较之下,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市民陈先生在家里尽量少看电视、少玩手机,而选择了多看书。
“孩子读五六年级的时候,晚上要做作业,作为家长也不能多看电视多上网,所以儿子做作业的时候,自己就看书,现在逐渐已经变成习惯。”陈先生告诉记者,他2007年就办了绍兴图书馆的借阅卡,这几年看的书多了起来,业余时间常跑图书馆借还书。
陈先生说,虽然不感兴趣的书不一定都看完,但有一年他在绍兴图书馆总共借了264册书,平均下来大约是3天看2本书的频率。“自己爱好看书,对儿子或多或少也有一些带动作用,儿子平时看少儿读物也比较多,自己喜欢历史方面的书籍,孩子也陆续有涉猎,虽然没达到精读标准,但随着书越读越多,已经偶尔能够一起探讨一些历史问题。”
另一位吴女士也尽量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不准孩子玩手机,自己当然不能总在她面前玩手机,所以重新拾起了年少时的爱好,孩子做作业时,自己就画画。”吴女士说,平时上班节奏快,也希望能有这样静心的时光,拿着画笔的时候就不会想手机,画完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新闻延伸
请家长尽量放下手机
平时多关注孩子感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家长看到小荣的这篇作文后,纷纷反思自己,不少人表示“惭愧”或“脸红”,生活里或多或少有为了手机忽略孩子的时候。另外也有网友评论表示,“不是爸爸们爱玩手机,而是爱玩手机的开始当爸爸了。”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心理咨询科主任医师汪洁告诉记者,平时家长带着一些“网瘾少年”前去接受心理咨询的情况比较多,像小荣这样“吐槽”父亲爱玩手机的情况比较少。
“曾经有遇到的情况是,父母对孩子玩手机管得严,自己却成天抱着手机不放,孩子出于心理不平衡的心态向父母提出意见,其实大部分孩子都有自己的世界,平时并不在意父母干什么,也不会想到责怪父母,有的看到父母玩手机不管自己,反而更乐意。”汪洁说,而像小荣的情况,则是出于内心对陪伴的需求,觉得被父亲忽视,所以对父亲玩手机很有意见。
汪洁告诉记者,从一方面来说,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未来的人生肯定是影响因素之一,但另一方面,只要小孩子心理足够健康,某一时期内父母的某种行为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很有限,毕竟个人心理成长,是一个从小到大的漫长过程。因而建议家长平时对孩子多做正面引导,尽量在孩子面前放下手机,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陪伴。

小句:我好搞手机,就是因为小个辰光书读得着力!

对孩子的要求和对家长的要求能一样吗?

神经,我天天喝酒不准孩子喝酒有错了?

小孩不能看毛片,你却看,为什么,因为不在一个年龄档

大人玩玩是无所谓的,小孩是不能玩,玩了影响学习成绩。

我现在手机是当报纸看

就是说,大人有些地方是不可以跟小孩平起平坐的

我自己也玩手机,我女儿从来不来碰我手机,她有自己可以玩的东西,比如收音机,我教育孩子就是告知孩子爸妈赚钱养育你,你可以有自己想干的事情,但是大人干的事你不一定可以干,你要想干那就快点长大,等你长大成人,再做大人的事

和大人说错说说过,小人说错拷屁股一个道理

我对孩子就这么说,等你长大了也能看电视,也能干你想干的,现在你还小,打不过我,这么一说就服软了,立马就怂,敢不怂就打屁股。

看到个爸爸带女儿吃早餐,叫女儿好好吃别看墙上的电视,说好自己边吃边低头看手机

标准当然可以不一样,我经常和女儿说,你有时候羡慕爸爸妈妈,但你想没想过我和爸爸也是像你这样长大的,小的时候有些事也是不允许做的。
至于手机的问题,印象很深自己读书的时候正是炒股热潮,当时只有电视和收音机,家里整天都放着和股票有关的东西,当时自己特别讨厌父母,觉得他们眼里只有股票,我觉得现在很多孩子看大人玩手机就是这样的心理,觉得手机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在父母心里的地位。
很多爸妈总是会不停的和孩子说:你是我的全部,你是我的宝贝,你知道我有多爱你嘛。然后一转身拿起一个手机开始管自己玩。孩子也是有感受的人,我们自问,甜言蜜语听多了,我们是不是会更相信自己所看到的、感受到的。
所以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和她一起看书、玩耍、聊天吧,不要只是拿着一个手机坐在她身边说:我陪着你,孩子能感受到你的心是否陪着她。

现代人的通病,我们自己也是这样,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