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微信单月烧掉千万港元,马云李嘉诚联手,腾讯阿里移动支付大战香港
小程序
1分钟前微信单月烧掉千万港元,马云李嘉诚联手,腾讯阿里移动支付大战香港
-shares
分享到微信使用微信扫码将网页分享到微信
微信
支付
支付宝
银联
香港
--
关于第三方支付,你如果不主动,就永远不会有故事。幸好,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在进军海外市场上都表现地极为主动。
处于大陆移动支付出海,和国际移动支付系统抢滩大陆的交火区,在香港,这片只有700万人口但gdp却超过26626亿港元(2017年数据)的弹丸之地,如今正在上演一出移动支付的「倾城之恋」。
早在2007年,支付宝就成功与香港电商网站sasa.com合作,开始接入支付宝付款,就此成为了战争序曲;而随着微信支付的后发崛起,对香港市场展开了更为密集地冲锋;再加上applepay、androidpay以及香港本土服务商的快速转型,港区的移动支付大战正变得越发扑朔迷离。
抢下香港,微信支付罕见大烧钱在海外,微信支付的发展还是比较广的,让很多国人在出境游的时候能比较方便地消费。但其实能拓展这么多的消费场景、实现这些便捷的支付体验也不容易。——马化腾
根据《亚洲时报》的报道,进入2018年,腾讯和阿里巴巴在香港移动支付大战仍在升级,双方都烧掉了大笔资金,试图诱惑香港人扔掉信用卡。
首先是腾讯的子公司wechatpayhk,其注册用户数在2月激增了44%。而为了取得这一成果,微信支付为此付出估计高达3500万港元的成本。
微信支付在香港的促销力度非常大。在2月份,wechatpayhk对麦当劳每餐超过25港元的订单提供10港元的补贴,还在春节期间发放了价值约1000万港元的红包。
微信和支付宝之间的红包大战已经成为中国用户在新年期间最喜闻乐见的游戏,在今年,两家公司合计发出了12亿元人民币的红包。而与打开内地市场的策略一致,微信全面进军香港,正是在2016年春节通过新年红包的方式。
支付补贴只是双方竞争外化的表现,在背后,两家围绕商户的争夺也已经异常激烈。在2015年11月19日,微信支付宣布向境外商户全面开放以来,其海外发展正在提速。微信支付「人民币收款,向境外商家结算外币」的跨境支付模式也开始全面落地。
特别是2016年8月,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和tng(asia)、hktpayment、八达通卡等5家获得首批香港储蓄支付工具牌照,即svf牌照。这为大陆支付机构在香港市场的大规模扩张铺平了道路。
目前,微信支付已经覆盖香港主流的大型商场及连锁品牌,其中包括海洋公园、莎莎、卓悦、colourmix、周大福、六福珠宝、英皇珠宝钟表、奇华饼家、位堂、aesop、maxmara、tsi、百老汇等品牌连锁店。
当然,微信支付在香港的普及度仍待提高。据国际营销信息服务提供商jdpower的调查显示,虽然用户可能很满意微信支付,但在使用率方面它似乎输给了支付宝。
这份调查显示,在用户满意度方面,微信支付以微弱优势击败支付宝,在总分10分的情况下获得了7.7的评分。但是在2371名受访者中,只有8%的人使用微信支付。
相比之下,其中近30%的人都使用支付宝,在所有移动钱包中排名最高。
先来后到,支付宝的城池防御腾讯可能在支付方式上有所作为,但pony(马化腾)的全球化经验不如我们。——马云
尽管遭遇微信支付的一路紧追,但支付宝在香港的渗透仍然有扎实地步骤。
2018年3月8日,蚂蚁金服宣布与长江和记实业在香港组建合资公司alipayhk。蚂蚁金服ceo井贤栋同时表示,支付宝香港版(支付宝hk)在香港用户已超过100万,合作商户突破1万间,这是支付宝hk的第一个里程碑。
alipayhk合资公司在香港正式成立,作为内地版支付宝的姐妹篇,港版支付宝alipayhk其实于2017年5月就已经上线。据悉,「支付宝hk」是支付宝第一次发布境外版本的app,支持港币结算,功能包括个人转账、购买第三方保险、领取网络餐饮点评openrice优惠券等。
事实上,围绕支付宝出海后的本土化,迄今,已经有7个海外版支付宝落地。它们分别是,印度版支付宝paytm、菲律宾版支付宝gcash、泰国版支付宝truemoney、韩国版支付宝kakaopay和香港版支付宝(支付宝hk)。此外,印尼和马来西亚的本地钱包产品也在筹备中。
与香港首富李嘉诚的合作使得支付宝迅速占领了众多香港用户的日常消费场景。资料显示,长江和记旗下拥有超过600家店铺,业务涵盖地产、电力、自来水、通讯、食品、电器、零售等各方面,触及用户多达660万人,相当于香港总人口的九成左右。上述协议达成后,长江和记旗下香港的零售业务,如屈臣氏、百佳超市等已接入「支付宝hk」,并签订独家协议。
目前,支付宝在香港的商户包括了星巴克、pacificcoffee、扭蛋机、吉野家、屈臣氏、出租车等,以及港铁的罗湖站、落马洲站、尖沙咀站、尖沙咀东站都开通了支付宝售票。甚至,2018年春节期间,香港市民都可以用alipayhk在黄大仙付香油钱了。
港区乱战:全球第三方支付的局部战争除了微信支付和支付宝,香港第三方支付战局的混乱程度远超想象。
2016年10月,google的移动支付系统androidpay正式在香港推出,正面与苹果的applepay和支付宝、微信支付竞争。
图片来自「雷锋网」
内置nfc,系统在4.4及以上的android手机用户,可以下载androidpay,在香港约5000个商店消费,包括711,麦当劳和太平洋咖啡等。
在香港,androidpay支持六家银行(汇丰,恒生,渣打,大新,星展和东亚银行)的万事达或visa信用卡,只要将卡与支付应用绑定即可。androidpay是继googlewallet之后的移动支付应用,不过现在后者已经成了一个独立应用,功能是好友之间借钱转账,而且仅服务美国市场。
google比苹果来得晚一些,在2016年7月applepay正式推出。同时,applepay正与香港本土服务商八达通合作,未来会像支持日本西瓜卡一样,支持八达通。
面对境外支付工具的疯狂涌入,八达通也在全面拥抱互联网,推出了互联网支付应用「好易畀」。八达通,其储值卡是香港居民在通勤和购物时最常用的支付手段之一。根据八达通公司2016年度业绩报告,这家从公交卡起家的公司,目前在港共流通3280万张八达通卡,日平均交易1410万笔,采用八达通的香港商户逾7000家,涵盖约2万家商店。
与此同时,本土支付服务商还要迎战大陆更多的入局者。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发放的第二批svf牌照中,易票联支付为唯一的内地机构获得资格。
易票联官网信息显示,其成立于1999年,2011年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银行卡收单及互联网支付业务许可证,目前与国内30多家主要的银行开展了全面的第三方支付业务合作,快卡,是中国银联(unionpay)和万事达卡(mastercard)国际清算组织成员机构。此前,易票联支付已在香港设立了分支机构。
及至2018年2月22日,银联「云闪付」继在中国澳门、韩国发行之后,银联国际宣布与中国银行(香港)合作,首次在中国香港推出银联「云闪付」产品。香港持卡人可通过手机绑定中银香港发行的银联双币信用卡。
一方面,「云闪付」的受理范围不断扩大,境外已有40多万台pos终端支持「云闪付」,覆盖中国港澳台地区、韩国、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阿联酋等;另一方面,银联国际已在东北亚、东南亚等银联卡发行数量较大的地区,发行「云闪付」产品,支持本地居民使用。
中国香港是银联卡使用较为普遍的市场,当地已累计发行1600万张银联卡,这意味着每个香港人平均拥有2张银联卡。目前,「云闪付」可在崇光百货、7-11、万宁、翠华餐厅等众多日常消费类商家、近2万台pos终端使用。
附:微信支付、支付宝在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