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的辛苦是众所周知的,以药养医也是现实,不过,同一种药品(同厂家同型号同批次,一句话,就是一模一样的药品),张家界市人民医院比外面的大药房贵了百分之五十,是不是也太过了呢??不是说医院对药品只加价百分之十吗?
我有收据为证,要是谁不相信,我可以把在张家界市人民医院和在外面大药房买的收据照片贴出来,但是我不想给当值医生添麻烦(因为这实在与医生个人关系不大),所以就只说药品不上传照片了。随便举一种药品吧:格列美脲片,规格,2mg,12粒装,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国药准字H20010275.这种药在张家界市人民医院购买是单价18元,在大药房买是12元,张家界市人民医院整整比外面贵了百分之五十,我想问道理何在?相信这不是个例,估计市人民医院销售的绝大多数药品都是这样的情况。
当前 医患关系紧张,不是一句“要严肃处理医闹”就能解决问题的,要是医院觉得每种药品要比药房贵百分之五十以上才能生存,那就公开对患者说,或者要政府彻底实现医药两条线,合理提高诊疗费用,减少药品加价,不要口里说“只加价百分之十”而暗中又漫天要价,否则的话,医患关系只有越来越紧张——因为你失去了公众最起码的信任。
期待张家界市人民医院的回复。
第一张是市人民医院的,第二张是家药房的,两张小票购买的同一种药品。出于对医生的尊重,没有传上小票整张扫描图
以药养医是根源。
哎,我上次在外面买药,结果买到假的了,回家被骂死
楼上的,药房有假药,医院也会有,而且也只能是个别现象,没有普遍的意义。
我觉得,在一时改变不了以药养医的局面的情况下,医院必须对药品应该加价多少做出规范,让公众有知情权,像现在这样一边喊“只加价百分之十”,一边又加价百分之五十以上(其它的药品加价多少不清楚,但是我估计只会比例更高,尤其是少数新特药),给人的感觉就是戏弄和欺诈,这只会加重医患对立。
同时,也要适当提高医疗费用,长沙几所医院的一些专家门诊,挂号100块,看病3分钟,排队的照样绵延不绝,医患关系好像比我们这里要和谐一些,因为这算是明码标价。北上广是多少?估计只会更高。
据闻:
医院药价确实是只能加成百分之十几 那是在招标价的基础上加成
药厂给零售商的价格和进医院的招标价 那是两码事
进医院的程序和中间环节太多 厂家必须要给自己留足利润空间
当然是招标价的基础上加价百分之十。可是,如果招标价格比药房采购的药品还要高许多的话,那招标还有什么意义?那还叫“招标”吗?应该没有这样的所谓“招标”吧?招标的主要目的,不就是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价格吗?
现在可以自己到药房去买。
以药养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