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从6.76%到1.95% 余额宝收益率未来还能涨回来吗?

小巴也是余额宝的忠实用户,从它上线的第一天起就买了,也是通过它知道了复利原理,知道了货币基金,并了解了各种不同的理财产品。可以说,是余额宝给了小巴人生第一次理财教育。今天,就来和大家说一说这几个问题:余额宝的收益为啥会越来越低?未来的收益率将会如何变化?如果不投余额宝,又还有哪些理财方式可以选择?于是苹果id贷口子也得到了很多的关注,也想加入到这个行列当中。
从676%到195%,余额宝怎么了?
要理解余额宝的7年之痒,首先就要知道,余额宝的本质是什么。余额宝是一款货币基金,不管是阿里巴巴的信用背书,还是全球买入人数最多的规模背书,都不能改变这一本质。作为基金,余额宝的投资标的是什么呢?根据余额宝的季度报告显示,余额宝六成的资金是作为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三成多则被用来买入返售的金融资产,剩下的一成多则被用来购买固定收益的债券——这三者都是跟市场利率挂钩的。
简单来说,余额宝主要是把从我们这些用户手中筹集到的钱,借给了银行,银行再借给需要钱的企业。当市场上比较缺钱的时候,企业们抢着借钱,利率就高,余额宝的收益也就越高——这是当初余额宝收益高达67%的主要原因。但最近几年,全球经济都进入了疲软期,各国央行陆续开启降息大潮,希望能促进消费、刺激经济。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国债收益率、银行理财的平均收益率都一路向下,余额宝的收益率自然也总体呈下降姿态。
到了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本来就已经非常疲软的全球经济更加疲软。如果不降息,市场上就会非常缺钱,很多中小企业都会因此倒闭,经济衰退风险剧增。这种情况有点像一个士兵中了枪,他知道吸毒不好,但他又需要镇痛,必须要注射吗啡。所以,各国也就只有硬着头皮继续注射吗啡,哦不,降息,以解燃眉之急。这不,美联储作为实际上的“全球央行”,甚至开启了无限制的量化宽松。
在这种大环境下,市场不再缺钱,货币基金的收益也就越低,余额宝的收益率跌破2%便顺理成章了。而且,在疫情带来的冲击消退之前,这种情况都不会有什么变化,余额宝的收益率甚至还会继续走低。
不买余额宝,我们还能买什么?
如果余额宝不再值得购买了,我们应该去买哪些理财产品呢?接下来,小巴就介绍一些。
① 其他货币基金
在市面上,还有不少比余额宝收益更高的货币基金和理财产品,而且发行方同样靠谱。比如,现在各大商业银行都有各自主打的低风险理财产品,目前的年化收益率普遍在3%左右。虽然它们也注定和余额宝一样,收益率会越走越低,但对广大投资者来说,能抓到一点红利的尾巴也是好的。
② 定期理财产品
如果你手边有一笔短期内用不上的钱,可以试试定期理财。目前,在各大互联网金融平台上,都有不少为期数个月、年化收益率在35%左右的产品;在各大银行,也有不少为期3-5年、收益率在4%以上的产品;各大保险也都有收益率在4%左右的定期年金险产品。资产锁定好几年,也只有4%的年化收益率,现在看可能觉得有点低,但如果将来利率持续走低,那么这份“锁死”的收益率就会显得弥足珍贵了。
③ 债券基金
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不同,它大部分投资于债市,少部分投资在股市,因此有可能出现下跌,但总体来说,波动还算温和。根据我国近些年的情况来看,如果能保持一定的耐心和信心,表现好的债券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都在6%左右。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期限、不同产品的收益率差别很大,必须要仔细挑选。
④ 指数基金
指数基金是跟股票挂钩的,但风险却比单只股票小很多。比如上证50指数基金,就是挑选出了证券市场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50只股票,买这个基金,就相当于买了这50只股票的集合,不管这50只股票中,哪一家出了大问题,这个基金的收益都不会受到什么冲击——除非50只股票集体出问题,很明显,只要国家不出大问题,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如果你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有信心,手边又有短期内不用的钱,可以试试投资一些指数基金,要点是在亏损时保持信心,遇到低位时敢于买入。
⑤ 股票、期货、期权信托等
这几种都是收益较高、风险也较高的投资产品,对投资者的知识水平和心态都有相当高的要求。如果你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就不要轻易用大笔资金尝试,否则非常容易“交学费”,更可怕的是还学不到什么东西。
怎么理解并运用各种理财工具?
大家都知道理财的重要性,但真正懂理财的人却少之又少。最典型的例证还是余额宝:即便收益率已经低到只有2%,小巴身边仍有不少朋友还是把自己的主要存款都放在余额宝里,而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根据余额宝的官方公告,余额宝的资产规模仍然高达109万亿。之所以会如此,一是理财习惯差,很多人对理财产品的行情变化并不敏感,还不知道余额宝的收益率已经降了这么多了;二是理财知识不足,对其他投资方式缺乏了解,不敢轻易尝试别的理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