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难借,私车难停——论改善佛山自行车出行问题

公共自行车服务,作为限摩禁摩的一种补偿,作为绿色亚运、广东绿道的配套工程,已经被越来越多市民认可接受。越来越多市民使用这项便民利民服务。只要走上街头,总会看看有人骑着公共自行车在面前晃过。据《南方日报》4月28日的报道,禅城、南海和顺德区的公共自行车数量已超万辆,自行车租赁IC卡已售出13万张以上,公共自行车租赁数量4.5万人次/日,其中南海区达1.8万人次/日,禅城区超过2.5万人次/日。绿色出行已经深入民心,市民享受到实惠。更重要的是令广大中低收入的市民节省了一笔可观的交通支出。
但是,与此同时,在公共自行车启用不到一年,借车却变得越来越困难。以至于,我产生这样的疑问,依靠公共自行车还能不能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一、由于公共自行车使用率提高,公共自行车及时流转变得非常重要。相信有不少市民感受到,公共自行车越来越难借了,常常是想借车的时候,租赁点却空空如也,只见锁桩,不见一辆自行车。譬如,玫瑰小学站点,自6月13日算起,几乎每个工作日上午6点半到7点这个时段,都是一辆车都没有。本人在连续15个日工作日内,能在该时段借到车的只有不过4次。即使有,也只是坏车被锁在一边。据站点工作人员反映,这已经司空见惯!7月6日上午6点半到7点这个时段,本人连续走了3个自行车租赁点(金桂园、市二中、平远直街),竟然无一例外无车可借。
二、各站点设置不合理,自行车租赁需求不均衡。有些点还车多,借车少;有些点借车多,还车少。譬如,世纪莲人流少,却有超过30个锁桩;同济路地铁站人流大,却只有约10个锁桩,配置很不合理。玫瑰小学站往往晚上借车多,换车少,到了早上就无车可借。7月12日晚7点50分左右,季华园地铁站点、好又多站点无车可借,但是附近的平远直街站点几乎停满。
三、自行车调配速度慢,以致经常无车可借。我听工作人员说,她已经向总部打了多次电话要求送车过来。《小强热线》7月4日节目曾报道,站点工作人员需要根据经验,自行计算时间,来回几个站点调配自行车。我很怀疑,公共自行车管理中心真的如此落后?还要靠站点工作人员打电话,才能知道有哪个站点多少车可用吗?管理中心就不能告知站点工作人员哪个站点少车,哪里站点多车吗?难道管理中心没有中央监控系统,无法实时掌握各站点公共自行车存放数量?若真如此,这是我们一直倡导的“智慧佛山”吗?若真如此,难怪调度如此不及时。难怪如此后知后觉后行动。
公共汽车、地铁等作为公共交通服务,都具有固定运行图,具有可预知性,让市民知道什么时候有车,多久有车,可以把握自己的出行计划,如果做不到这点,市民还能指望公共交通什么呢?然而,公共自行车却达不到这点,在某些站点,往往抱住碰运气的心态,走到站点才知道有车无车,假如只是假日悠闲娱乐设施,这倒也没什么影响,但是如果作为出行工具,影响就大了。因为她对出行毫无保障而言。无车可借变成经常性事件,我得考虑备选方案,譬如不得不多花钱打摩托,我可不想因为这个不可靠的公共服务耽误了我的出行。现在,小车停车费加价了,势必有更多人选择骑车出行,公共自行车服务压力更大。摩托给禁了,小车又开不起,依赖那1-2万辆公共自行车真能承担起上百万人的出行吗?如果公共自行车真的紧缺成这样,这项服务如何继续呢?市民还可以指望吗???
市民不是不想骑私家自行车,只是没安全感,被偷车偷怕了。私家自行车好比自家孩子,有谁愿意朝朝忍心任她无人托管,痛心她天天日晒雨淋,担心她随心被人拐卖?在佛山居住多年,哪个家里的自行车没被偷过?被偷5-6辆那是很正常。
现在好了,政府卖大包、送大礼,给大家一个几乎免费的公共自行车服务。大家都是抱着占便宜的心态,不用白不用,有钱人,没钱人;自家有车、无车,反正先用公家的!况且,现在个别市民很不文明,对公共财物不懂爱惜,以至于公共自行车损坏严重,没有几辆是完好的,往往是带伤上阵,铃钟不响,全身响。如此下去,公共自行车服务还能坚持多久呢?
从长远讲,发展绿色出行,不能单靠公共服务,市民应当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更应当为私家自行车出行创造便利条件。可是现在,私家自行车出行比私家轿车好不到哪里去。私家轿车怕停车是怕收费贵,私家自行车怕停车是怕连车都没了!有自行车停车点的地方不多,在每次找停车点,总要绕好几次,停车要么跟摩托挤到一起,要么找个灯柱、要么找栏杆锁车,实在找不到,唯有求菩萨保佑。又如,一些地铁站口附近,譬如季华园、同济路、普君北地铁站口,都没有私家自行车停放点,有的是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现在公车难借,骑私车过来,本想将自家自行车停到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结果被工作人员驱赶了。
公车难借,私车难停,如之奈何?因而,小人物只能来点小聪明,望大人物大智慧们能够予以重视,改善佛山自行车出行。
一、合理调度,科学配置公共自行车。
(一)增加公共自行车数量。对自行车租赁率高的站点,应当增加锁桩,增加可借可还数量。
(二)实现24小时中央实时监控,哪里车少、哪里车多,由监控中心指挥工作人员及早、迅速调配自行车。
(三)运用价格杠杆,提高公共自行车借车成本,促使借车市民加快还车速度。现在,租车2小时才1元,3小时只要2元。租车成本过低,可能导致某些人赖着不还,减少自行车流通量。因此,可以考虑,从第1小时后,将租车费提高到按每小时3元累加计费。
二、在不影响公共自行车服务运营前提下,允许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广告位出租,允许租赁点出租,兼用其他用途,如报刊亭、小卖部等,补贴公共自行车服务运营。
三、为私家自行车出行创造便利条件,增强市民私家自行车出行的信心,减轻公共交通服务的负担,减少公共资源的占用。
(一)在全市范围内,增加自行车保管站、停车点,改造现有摩托、自行车停车点,尤其是设置、增加完备的防盗设施。譬如,对季华园地铁站、同济路地铁站等交通需求大的地点,划定一片范围或借用现有公共自行车停放点,用作私家自行车停放区域,安装锁桩(栏杆也可以,见示意图)、闭路电视监控、遮雨棚等安全设施。现在季华园地铁站点设有围栏作为公共自行车保管区域,但是,实际上在大多数时间都是空荡荡,希望能够充分利用,开放兼作私家自行车停放点,真正实现私家自行车与地铁无缝接驳。
(二)对有需要购买自行车的困难群众,政府可以一次性报销部分购车费。
(三)加强治安管理,严厉打击盗窃自行车行为及非法二手自行车买卖。
望有关部门重视公共自行车难借问题以及私家自行车出行难、停车难问题,拿出具体措施,给出改善时间表,回应市民诉求。
刚细读了您关于解决“公车难借,私车难停”长达2607个字的建议,谢谢您为之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智慧,我们将作为改善公共自行车出行难的参考依据。目前,禅城区和南海区正在研究解决此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2011-07-13 00: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