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常厂房楼板承载力鉴定一般性过程如下:
1、厂房的建造、使用和修缮的历史沿革、建筑风格、结构体系等资料。
2、建立总平面图、建筑平面、立面、剖面、结构平面、主要构件截面等资料。
3、抽样检测厂房承重结构材料的性能,构件抽样数量和部位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抽样部位应含有代表性的损坏构件。
4、检测厂房的结构、装修和设备等的完损程度、分析损坏原因。
5、检测厂房倾斜和不均匀沉降现状。
6、根据实测厂房结构材料力学性能,按现有荷载、使用情况和厂房结构体系,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验算厂房现有承载能力。
7、根据实测厂房结构材料力学性能,按现有使用荷载情况和厂房结构体系,以当地地震反应谱特征,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验算房屋现有抗震能力并复核抗震构造措施。
8、检查房屋设备的运行状况。
楼板承载力检测可供执行的标准有《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gb/t 14040-2007)和《乡村建设用混凝土圆孔板》(gb 12987-2008)两个,检验时应依据哪个产品标准进行呢?根据gb/t 14040-2007和gb 12987-2008的适用范围、03zg401结构图集和96eg404设计图集,结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和房屋建筑设计规范,3层以下房屋用作建筑的楼面,可执行gb 12987-2008、gb/t 14040-2007或现浇,而4层以上房屋用作建筑的楼面须执行gb/t 14040-2007或现浇。楼板的检验项目无论楼板执行哪个标准,一级楼板均不允许出现裂缝。按照《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 50081-2008)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方法》(gb 50204-2002)及产品标准之规定,楼板主要检验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混凝土强度、挠度、承载力和抗裂6项指标,而不需用检测裂缝宽度。外观质量:主控项目不应有露筋、孔洞和裂缝等严重缺陷,还应在明显部位标明生产单位、规格型号、生产日期和质量验收标志。尺寸偏差:几何尺寸中高度(±5)、侧向弯曲(l/750且<20)和主筋保护层厚度(+5,-3)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楼板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应不小于30mpa,检验依据《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进行。 力学性能:楼板的力学性能只检验承载力、抗裂和挠度3个参数。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应在0℃以上的温度环境中进行试验;远离振源,场地平整,支墩基础应坚实;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应经检验合格;严禁碰撞受力的楼板用于力学性能检验;混凝土养护时间达到28天。进行力学性能的楼板是在外观质量检验和尺寸偏差检验合格的基础上抽取3块,1块用于检验,另外2块备检。相关的计算方法挠度的检验:挠度是楼板在荷载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检验楼板的挠度不仅是为了在正常使用短期荷载检验值作用下判断挠度指标是否合格,还可以根据挠度增长的快慢判定楼板是否开裂。挠度的计算公式已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方法》(gb 50204-2002)中给出,即a0t=a0q+a0g……(1),但在实际检验中因个人理解的差异将楼板的自重和加荷设备重量引起的挠度a0g往往忽略不计,而直接将在第5级荷载作用下楼板跨中挠度实测值a0q计算为在标准荷载检验值qs作用下楼板跨中短期挠度实测值a0t,导致a0t比实测值要小。a0q可根据楼板在正常使用短期荷载检验值作用下的跨中实测位移值求出,即第5级荷载作用下楼板跨中挠度实测值a0q,而a0g在均布增加荷载时通过下列公式(2)计算a0g =gk/qb×a0b……(2)gk—楼板的自重和加荷设备重量(n);qb—楼板开裂前一级的外加荷载值(n);a0b—楼板开裂前一级的外加荷载产生的跨中挠度实测值(n)
二、厂房楼板承载力鉴定核算,归纳起来有两种方法:1、均摊载荷验算法该方法的原理是:将设备的重量均摊到每一个设备的平均占地面积上,然后将该均摊的载荷与楼房的设计承重(单位面积)进行对比,如果均摊载荷小于设计承重,则楼房是安全的,反之则是不安全的。例:一台设备重量q=1000公斤,外形尺寸:长×宽×高=600mm×800mm×2200mm,设备四周均有走道,走道宽度均为800mm,楼房的设计承重是p=600kg/m2。q = 1000 kga =(0.6+0.8/2+0.8/2)×(0.8+0.8/2+0.8/2)=2.24 m2 设备对地面产生的均摊荷载q=q/a=1000/2.24=446 kg/m2由于q <=,设备可以安全安装。对于我们的情况:lvg1200设备的重量:q=6800kg,平均占地面积(将过道均摊):a=18m2,楼房设计承重:p = 1000kg/m2设备对地面产生的均摊荷载q=q/a=6800/18=377 kg/m2 由于q <=p,设备可以安全安装。该方法不是很准确,因为它是将设备的重量均摊在总的占地面积上,它没有考虑把设备集中一点放置时情况,因此不是很科学,只能作为一个简单的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