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调整最新消息:油价调整窗口14日开启 加一箱油多花21元


自11月16日国内油价大幅下跌以来,伊拉克和伊朗的能源部长支持限产协议的消息提振了石油市场,国际油价因此出现了大幅上涨,7个交易日累计涨幅高达16%,再次逼近50美元关口。近日,记者从多家社会监测机构了解到,欧佩克达成减产协议的消息持续发酵,近日多头情绪虽有所消退,但国际油价整体仍呈震荡走高趋势,原油变化率持续正值高位震荡,下周三(12月14日)国内成品油价格两连涨几成定局,且幅度或超350元/吨,创年内新高,私家车加满一箱成本将增加约21元。中金网12月9日
在11月30日召开的欧佩克部长级会议上,各方达成减产协议,产量减至3250万桶/日。非欧佩克成员国也已经作出承诺将参与减产协议,总削减量在60万桶/日,俄罗斯承诺减产30万桶/日。受此提振,国际油价一度暴涨8%,并持续数日高位震荡。
而近日这一效应开始减弱。美国上周库存报告整体偏向利空,市场对减产执行力的怀疑加大,不过,美元走弱限制了油价的下行空间。截至12月7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2017年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16美元,收于49.77美元/桶,跌幅为2.28%。2017年2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93美元,收于53.00美元/桶,跌幅为1.72%。
卓创资讯监测的参考原油变化率为10.25%,对应汽柴油的涨幅约在360元/吨,折合成升价,即92#/93#汽油上调约0.28元/升,0#柴油上调约0.31元/升。“若上调落实,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个坏消息。”卓创资讯分析师王芦青测算,私家车车主加满一箱(约50L)92#/93#汽油,成本将增加约14元。如果累加上次(11月30日24时)调价窗口上调的幅度(92#/93#汽油上调0.14元)。近期92#/93#汽油累计上调幅度约0.42元/升,成本将增加约21元/箱。
燃料油:用作锅炉、轮船及工业炉的燃料。商品燃料油用粘度大小区分不同牌号。
煤油:沸点范围为180 ~ 310℃ 主要供照明、生活炊事用。要求火焰平稳、光亮而不冒黑烟,产量不大。
石油沥青:主要供道路、建筑用。
石油焦:用于冶金(钢、铝)、化工(电石)行业做电极。
喷气燃料:主要供喷气式飞机使用。沸点范围为60~280℃或150~315℃(俗称航空汽油和航空煤油)。为适应高空低温高速飞行需要,这类油要求发热量大,在-50C不出现固体结晶。
汽油:消耗量最大的品种。汽油的沸点范围为30 ~ 205°C, 密度为0.70~0.78克/立方厘米,商品汽油按该油在汽缸中燃烧时抗爆震燃烧性能的优劣区分,标记为辛烷值70、80、90或更高。标号逾大,性能逾好,主要用作汽车、摩托车、快艇、直升飞机、农林用飞机的燃料。
柴油:沸点范围有180~370℃和350~410℃两类。对石油及其加工产品,习惯上对沸点或沸点范围低的称为轻,相反称为重。故上述前者称为轻柴油,后者称为重柴油。商品柴油按凝固点分级,如10、0、-10、-20等,表示适用的环境温度,柴油广泛用于使用柴油内燃机的车辆(包含火车)、船舰以及柴油锅炉。由于高速柴油机(汽车用)比汽油机省油,柴油需求量增长速度大于汽油,一些小型汽车也改用柴油。
石油溶剂:指石油醚、190#、200#溶剂油。其中石油醚分30-60度、60-90度、90-120度三种,溶剂油以油品的干点为牌号,分别用于香精、油脂、油漆行业、试剂、橡胶加工、涂料工业做溶剂,或清洗仪器、仪表、机械零件。
润滑油:从石油制得的润滑油约占总润滑剂产量的95%以上。除润滑性能外,还具有冷却、密封、防腐、绝缘、清洗、传递能量的作用。商品润滑油按粘度分级,负荷大,速度低的机械用高粘度油,反之用低粘度油。炼油装置生产的是采取各种精制工艺制成的基础油,再加多种添加剂,因此具有专用功能,附加产值高。
润滑脂:是润滑剂加稠化剂制成的固体或半流体,用于不宜使用润滑油的轴承、齿轮部位。常见的钙基和锂基两种,钙基脂俗称黄油,用量最大,用途最广,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下的设备润滑,锂基脂适用于使用温度相对较高的环境。
石蜡油:包括石蜡(占总消耗量的10%)、地蜡、石油脂等,按用途可分为工业级、化妆级和食品级三档。石蜡主要做包装材料、化妆品原料及蜡制品,也可做为化工原料产脂肪酸(肥皂原料)。
2016国内油价涨多跌少
2016年国际油价从年初每桶20多美元的低谷回升到如今的每桶50美元附近。受此影响,国内成品油调价也涨多跌少。尽管如此,全年大多数时间国内成品油价仍处于“五元时代”,消费者享受到低油价红利。与此同时,我国原油进口量保持两位数高增长,企业进口成本大幅降低。
再看国内市场。随着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不断完善,国内成品油调价愈加透明,与国际市场之间的联动更加紧密。今年以来,国际油价触底回升,我国成品油价格也涨多跌少。
截至目前,今年我国成品油价格一共经历了23轮调价周期,其中八次上调、五次下调、四次搁浅、六次因国际油价低于每桶40美元的“地板价”而不调整,汽、柴油价格每吨累计上调480元和460元,折合升价为0.37元和0.39元。
借助低油价的有利契机,今年我国原油进口稳步增长。前10个月内,我国原油进口量突破3亿吨,同比增长13.6%,进口金额同比下降13.7%。与此同时,我国原油进口主体逐渐多元化,越来越多地炼企业获得原油进口双权资质。
在低油价时代,我国石油公司上游开发步伐收紧,原油产量下滑。根据上市公司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中石油原油产量同比下降3.6%,其中国内产量同比下滑5.1%;中石化原油产量降幅更大,同比下降12.58%;中海油油气净产量同比下降7.7%。
与此同时,油企降本增效,扬长避短。例如,中石油前三季度上游开发单位操作成本同比降低9.9%。
展望明年,专家认为,欧佩克减产协议落实情况、北美页岩油复苏程度、美联储加息节奏、欧洲经济走向……这些未知数都可能影响到明年国际油价走势,进而牵动我国成品油价格起伏。
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市场研究所副所长陈蕊表示,每桶二十几美元的超低油价时代已成为过去,2017年全球石油市场会实现再平衡,甚至会出现供应略小于需求的状况。预计2017年国际原油均价会超过每桶50美元,甚至达到每桶60美元。
复旦大学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吴力波表示,当前国际油价仍处于低位、国内成品油资源供应充裕,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宜再提速,建议在适当的时机放开定价权,让市场成为定价的主体。